周明
从高脂血症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验方、食疗方、养生调摄六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本病症属脾虚痰湿、瘀血证,分内外二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清浊不分,病理产物为痰浊瘀血,治疗上不仅重视辨证,还讲究痰瘀同冶,辅以理气.
作者:陈炯华;王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创伤,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 000人患有严重的脊髓损伤,大多数损伤源于交通创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损伤.脊髓损伤患者多是健康的青壮年,常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2],在中国,脊髓损伤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脊髓损伤的后遗症(截瘫和四肢瘫及其合并症截瘫性疼痛、二便功能失常)年发生率约20~40/100万.针刺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疏经活络,调节脏腑气血平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的功效,现笔者就近年来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远华;董江川;苏红梅;朱广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山;金钟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丹毒是由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内或粘膜内网状淋巴管炎,中医称为流火,好发于头面及下肢部.内在原因为免疫力下降,外因常由于皮炎、脓疱病或皮肤真菌病继发感染引起,局部水肿或淋巴引流不畅则增强易感性.
作者:王辉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青黄调是我院老中医杨泰生主任医师家传的外用药,主要由青黛、大黄、煅石膏等组成,外敷治疗糜烂型皮肤病已10年,疗效显著,现精选数例于下.
作者:程祖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8~2002年笔者运用疏肝健脾活血汤治疗脂肪肝,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椎动脉型(颈脑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其中一型,以下简称颈脑型CS,症状以眩晕、头痛常见,常引起椎基底动脉短暂脑缺血发作(TIAs),远期脑梗死及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脑型CS,疗效满意.
作者:刘存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火郁证是具有温热特性的内科常见病证,发病原因复杂,病机有其特殊性,其中郁是其重要特点.常见临床症状有高热不退,头微汗出,而遍身无汗,胸腹灼热,而四肢逆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糙裂起刺,脉沉有力等.不同于一般的火热表现,因而临床多有误治.
作者:代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探讨了张锡纯对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和发病特点的认识,即胃为脾-胃的核心,为消化的枢纽,并在其它脏腑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总结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的理气降逆、健胃、清热、通结、化饮、补中、养阴、活血等恢复胃之通降功能的治法及药物,以及治疗吐血、胁痛、内伤黄疸、臌胀、虚劳、消渴等疾病的拟方用药经验.
作者:粟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山海螺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四叶参Condonop-sis lanceolata [(sieb. et Zucc) Trautv( Cam panumoealanceolata Sieb.et Zucc)]Benth.et Hook的干燥根.本品为常用补中益气药,有消肿、解毒、排脓、催乳、抗疲劳等作用.国内外对山海螺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有一定研究.现将其近年来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余雄英;任启生;宋新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联合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治疗重症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13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29次血浆置换支持治疗,联合128次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治疗,抢救成功¨例,死亡2例.结论:人工肝联合肠道水疗中药肠浴是治疗重症肝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谢胜;朱初良;张志杰;宁庆云;曾均;颜春艳;殷小兰;盛桂琴;杨文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应用中药止溢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和头皮糠疹56例,并与采乐治疗4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清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刘义生老师,江西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年余,有扎实的中西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善治疑难病症.他融中西医学理论,对许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重新认识,认为对各种疾病都应首先辨病,洞察其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规律,再结合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病人体质所反应的不同证候进行辨证,从而把握每个疾病的自身规律,使得许多疾病的疗效明显提高.本文但举数病案,以飨读者.
作者:张卫华;龚向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起病急、病情重,多为混合感染,过去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不易治愈.我院应用洁利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盆腔炎122例(治疗组),并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的12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及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经验,研制出了纯中药制剂胃痛速愈丸,并与西药雷尼替丁进行对比观察,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钟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12年来,我们对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病人,术中坚持不使结石残留,术后辨证与辨病结合,以连钱草为主泡服代茶,防治术后胆石复发,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放射治疗目前仍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疗效较满意,5年生存率50%~60%,但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和放疗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咽痛、口腔糜烂,以致溃疡等症状,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有的还拖延疗程,以致影响疗效和日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龚春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应用驳骨油纱外敷治疗骨折病人近20年,为了观察其促进骨折的愈合作用,从1998年以来对56例骨折延迟愈合的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火林;朱锦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报道疗效不一.为了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随机选择90例功血患者分组用西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个疗程,停药随访观察2年以上,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李爱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8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23~34岁,多于产后2~4周发病,伴有乳汁不行.多由肝气郁结,或兼胃热,或久而气郁化火,或因产妇乳头破裂疼痛,而不能使乳儿吸尽乳汁,或初产妇乳络不畅,致使乳汁积滞不通,邪热壅滞而引起.
作者:强士哲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