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保真;吕宇
“斑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学称“油风”,俗称“鬼剃头”。笔者自1990年以来自拟养血祛风生发汤,治疗斑秃46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阳升;张秋;田永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肠动力不足30例(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6个月~10年)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月岚;周云彪;韩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用葛根素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周,并进行用药前后Scr、BUN及Ccr的比较。结果: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病人,经葛根素治疗后BUN和Scr明显下降(P<0.05),Ccr明显上升(P<0.05);而肾功能衰竭期病人经葛根素治疗1个疗程后,其BUN、Scr、Ccr没有明显改善(P>0.05)。
作者:鄢艳;王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黄调钧主任中医师为我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学验俱丰。余随师侍诊,受益匪浅,谨举治痰验案三则以窥其一斑。……
作者:黄纡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化疗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患者认为严重的化疗副作用,可因此导致化疗中止。为使化疗顺利进行,我们利用生姜捣烂成末外敷穴位治疗恶性淋巴瘤化疗呕吐,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保真;吕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唐某某,男,2.5岁,患儿发热5天,出麻疹3天,并开始收疹,但发热不退,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气喘痰鸣,呼吸困难,吸气时有明显的三凹症,面色青紫,涕泪交流,烦躁不安,疹点密集,赤紫滞暗,指纹紫红。诊断为麻疹合并喉炎并发喉阻塞。属麻毒过盛、热毒上攻、痰热互结于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降火下痰。方用清咽下痰汤加味:玄参10 g,桔梗、……
作者:兰金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的古代医籍中,没有“肾小球硬化”或“肾功能衰竭”的病名或病证,但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类似于“水肿”、“癃闭”、“关格”、“肾劳”、“虚劳”、“溺毒”、“腰痛”、“尿血”等。如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钠潴留时,属“水肿”范畴;肾小球滤过减少,出现少尿或无尿则属“癃闭”;若又同时出现尿毒素的胃肠刺激症,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
作者:张光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膈下逐瘀汤由炒灵脂、当归、川芎、桃仁泥、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组成,《医林改错》云:“此方治腹部积块疼痛或不痛,小儿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等。”辨证要点:(1)所见经血其色或黑或紫,其质有块;(2)腹痛,少腹尤甚,多见绞痛、冷痛、胀痛或刺痛,痛处不移,且疼痛拒按;(3)瘀结不散,瘀久成块,故腹腔可触到积块;(4)舌尖、边或体有瘀点或瘀斑,或舌质紫暗,脉沉弦或沉涩。……
作者:朱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学称为“绝经”或“经断前后诸证”,是妇女50岁左右常见病之一。笔者在二十余年的临床中,选用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方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说明咳嗽一症,不但是肺脏功能失调所致,而且其他脏器的变化均可影响及肺而引起咳嗽。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咳嗽时,每每加入治肝之品,总能见到一些奇效,特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慢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性或粘脓性涕,伴头痛、头晕,嗅觉及记忆力减退,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身体健康,尤其为青少年患者所苦恼。我科应用鼻渊舒口服液(成都中医药大学华神制药厂生产)进行超声雾化以及口服鼻渊舒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晖;李华;林丽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盗汗是指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自不知觉的一种病证。医学界向来认为盗汗是由于阴血亏虚,虚火内扰,或阴亏不能制阳,虚火内动逼津外泄所致,或由于湿热内扰,浸淫肌肤而盗汗。如《丹溪篡要》:“自汗属气虚,属湿与热,盗汗属血虚、阴虚。”《医学正传·汗证篇》亦云:“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血、荣血之所主也。”均明确提出了盗汗一证乃营血不足、阴虚火旺所引起。笔者数年临床中,根据先哲阴虚盗汗的理论用于指导盗汗证的治疗,屡获显效,获益良多,但依据该理论投之临床罔效者亦不乏其例。1993年经治一盗汗患者,先亦以为盗……
作者:周盛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医学将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之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此多见于未婚青年以及婚后未育者。一般认为,本病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过度倾屈、颈口狭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性收缩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机理由气滞血瘀、寒凝胞宫等因素导致瘀阻胞宫、胞脉,使行经阻滞,不通则痛。……
作者:叶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因病程缠绵,并有剧烈的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电针火罐疗法治疗本病,可以缩短病程,迅速止痛,不留后遗症,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于下:……
作者:贺芳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9~2001年,笔者运用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74岁,平均52岁;病程短为7天,长20年。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病程短为8天,长20年。两组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应杰;范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眼科急症以气滞血瘀之实证为多见,常因眼部血络受损与脉络受阻而引发。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眼科急症,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耀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1年8月25日初诊。患急性肾小球肾炎2个月余,现眼睑、颜面浮肿已退,面色(白光)白无华,腰酸痛,倦怠纳少,尿淡红,口干,舌质淡红,脉象沉细。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辨为肾阴损伤,肾气亦弱,阴虚生热,热入血分。拟滋肾凉血,佐以益气。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各15 g,淮山15 g,山萸肉10 g,茯苓15 g,丹皮10g,炒黄柏8 g,小蓟15 g,太子参12 g,琥珀屑1.5 g(分吞)。……
作者:孙治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根据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的临床特点,应用加味四妙散治疗22例,疗程中未服用排尿酸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经服用加味四妙散后,血尿酸下降迅速,疼痛迅速缓解,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时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方剂组成:胆南星40 g,黄芩40 g,磁石60 g,代赭石30g,朱砂20 g,全蝎30 g,蜈蚣6 g,白芍14 g,神曲20 g,甘草6g。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备用,每粒0.5 g,每次服5 g,每日2次,疗程90天。……
作者:魏绪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3年来,我们运用江西省名中医王春生老师自拟经验方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波;王漪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