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昆山治肝病经验

喻建平

关键词:肝病, 辨证论治, 陈昆山
摘要:陈昆山主任中医师、教授为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从医四十余年,擅长内科,专攻肝胆、风湿病,学验俱丰。余有幸随师三载,获益非浅,现将其治疗肝病经验介绍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后急性骨萎缩

    创伤后急性骨萎缩症又称Sudeck's症,是骨折较为少见的一种并发症,多由于腕关节、肘关节、跖趾关节骨折损伤后固定时间过长或者缺乏功能锻炼,或主动功能锻炼不当所造成的。临床上常见典型症状有:皮肤呈暗红色、发亮而缺乏光泽,肿胀长期不消退,肌肉萎缩,疼痛并有烧灼感,其程度无法用损伤程度来解释,其性质与周围神经痛相类似,且以夜间为甚,常常难以入睡,关节僵硬并伴较严重的功能障碍。……

    作者:周盛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布皮炎临床观察

    尿布皮炎是婴儿在尿布覆盖部位发生的一种局限性皮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新生儿及较小婴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多因护理不当,如换洗尿布不勤或用塑料薄膜、橡皮布做尿布垫及尿布粗糙,以致汗液、大小便刺激皮肤所致。中医学称此为“湮(疒九)疮”、“尿灶火丹”等。……

    作者:何文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治疗过敏性鼻炎108例临床报告

    笔者临证三十余年,用上病取下法治疗过敏性鼻炎108例,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08例系1978~2000年门诊患者,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小13岁,大75岁;发病时间短6个月,长31年;常年发作变应性鼻炎者48例;季节性发作者30例;灰尘、鱼虾、绒毛、油漆等异味过敏刺激发作者20例;因气候突变诱发者10例。主要症状为一侧或两侧鼻塞、流清水涕、时打喷嚏,遇风尤甚,鼻腔粘膜色淡与不同程度水肿。……

    作者:刘正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膈下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膈下逐瘀汤由炒灵脂、当归、川芎、桃仁泥、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组成,《医林改错》云:“此方治腹部积块疼痛或不痛,小儿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等。”辨证要点:(1)所见经血其色或黑或紫,其质有块;(2)腹痛,少腹尤甚,多见绞痛、冷痛、胀痛或刺痛,痛处不移,且疼痛拒按;(3)瘀结不散,瘀久成块,故腹腔可触到积块;(4)舌尖、边或体有瘀点或瘀斑,或舌质紫暗,脉沉弦或沉涩。……

    作者:朱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80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男性为41例,女性为39例;年龄小为8岁,大为75岁;病程短为1天,长为20天。根据临床症状划分为A(内听道和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B(膝状神经节和蹬骨之间:面瘫,唾液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累及膝状神经节时,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部与耳道感觉……

    作者:谢文霞;郎伟;叶天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浮刺围针温照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1例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患者发现大腿前外侧有手掌大小皮肤麻木区,甚者伴有刺痛、酸胀、板滞、蚁行感或烧灼感而就诊,大多呈单侧性发作,迁延不愈。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浮刺围针温照法治疗本症,疗效较为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洪晓瑜;冯时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自1999~2001年,笔者运用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74岁,平均52岁;病程短为7天,长20年。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病程短为8天,长20年。两组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应杰;范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清咽下痰汤与青霉素治疗麻疹合并喉炎

    唐某某,男,2.5岁,患儿发热5天,出麻疹3天,并开始收疹,但发热不退,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气喘痰鸣,呼吸困难,吸气时有明显的三凹症,面色青紫,涕泪交流,烦躁不安,疹点密集,赤紫滞暗,指纹紫红。诊断为麻疹合并喉炎并发喉阻塞。属麻毒过盛、热毒上攻、痰热互结于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降火下痰。方用清咽下痰汤加味:玄参10 g,桔梗、……

    作者:兰金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骨折

    我院从1995年1月~2001年3月,采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仲嘉教授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陈旧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共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志强;杨源中;李民;王亚生;徐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王春生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体会

    近3年来,我们运用江西省名中医王春生老师自拟经验方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波;王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8例

    笔者从2000年2月~2001年8月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既往高血压10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

    作者:周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陈昆山治肝病经验

    陈昆山主任中医师、教授为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从医四十余年,擅长内科,专攻肝胆、风湿病,学验俱丰。余有幸随师三载,获益非浅,现将其治疗肝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喻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对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化疗同时应用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虽不能明显提高化疗疗效,但具一定减毒作用,并有利于体力状况改善。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加用自拟益气养阴固本汤可减轻化疗部分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王兆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八草八根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关节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热痹,治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自拟八草八根汤治疗6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遗尿散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0例

    笔者近5年来,以遗尿散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门诊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5~15岁之间。每夜均尿床者19例,间隔尿床者11例;小便清长者26例,尿黄腥臊者4例;病程1~5年;肾气不足证5例,脾肺气虚证10例,肝经湿热证4例,无明显证型者11例。……

    作者:许慧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析阳虚盗汗

    盗汗是指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自不知觉的一种病证。医学界向来认为盗汗是由于阴血亏虚,虚火内扰,或阴亏不能制阳,虚火内动逼津外泄所致,或由于湿热内扰,浸淫肌肤而盗汗。如《丹溪篡要》:“自汗属气虚,属湿与热,盗汗属血虚、阴虚。”《医学正传·汗证篇》亦云:“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血、荣血之所主也。”均明确提出了盗汗一证乃营血不足、阴虚火旺所引起。笔者数年临床中,根据先哲阴虚盗汗的理论用于指导盗汗证的治疗,屡获显效,获益良多,但依据该理论投之临床罔效者亦不乏其例。1993年经治一盗汗患者,先亦以为盗……

    作者:周盛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肠动力不足30例

    笔者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肠动力不足30例(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6个月~10年)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月岚;周云彪;韩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天香丹治气虚血瘀证冠心病临床观察

    天香丹系张绚邦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精选新疆地产中药和维吾尔药为主组成,治疗冠心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安冬青;李必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近况

    腰腿痛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瑞典的统计资料表明,腰痛在轻劳动者中占53%,在重劳动者中占64%,腰痛患者有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目前认为,本病约占腰痛门诊就医的10%~15%,占因腰痛住院治疗者25%~40%。本病自1934年被描述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对其发生的生物力学基础、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兹就近年来对LDH的一些新的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李素明;周福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风预防浅谈

    中风一证,病重且急,现代医学称之“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以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所占比例高,是老年人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一旦中风,轻者瘫废,重者卒死,致死致残率很高,《医门法律.中风门》说:“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而中风一旦发生,其治疗,不论是中医、西医均颇棘手。因此,对中风病应重在预防。……

    作者:边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