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护卫汤对哮喘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兰智慧;洪广祥;郭德华;付向春

关键词:益气护卫汤, Th1/Th2型细胞
摘要:益气护卫汤是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洪广祥教授根据哮喘的发病特点创制的用于哮喘防治的有效方剂,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益气护卫汤可以降低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AHR),显著延长豚鼠卵蛋白雾化引喘潜伏期;降低豚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M-1)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平衡,并能有效抑制T细胞活化。……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浮刺围针温照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21例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患者发现大腿前外侧有手掌大小皮肤麻木区,甚者伴有刺痛、酸胀、板滞、蚁行感或烧灼感而就诊,大多呈单侧性发作,迁延不愈。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浮刺围针温照法治疗本症,疗效较为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洪晓瑜;冯时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愈尿血1例

    2001年8月25日初诊。患急性肾小球肾炎2个月余,现眼睑、颜面浮肿已退,面色(白光)白无华,腰酸痛,倦怠纳少,尿淡红,口干,舌质淡红,脉象沉细。尿检: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辨为肾阴损伤,肾气亦弱,阴虚生热,热入血分。拟滋肾凉血,佐以益气。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各15 g,淮山15 g,山萸肉10 g,茯苓15 g,丹皮10g,炒黄柏8 g,小蓟15 g,太子参12 g,琥珀屑1.5 g(分吞)。……

    作者:孙治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对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研究概况

    男性性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这一病症中有独特的方法与功效,随着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已经从传统肾虚证,以补阴、补阳等抽象概念深入到细胞/分子的水平阐述肾虚与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揭示中医药调整肾阴阳而防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客观联系,现概述如下:……

    作者:陆飞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王春生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体会

    近3年来,我们运用江西省名中医王春生老师自拟经验方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波;王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0例

    偏头痛属中医学类风、类脑风、偏头风等范畴。笔者70年代在民间偶得一验方(暂名散偏汤)治疗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每获疗效。兹简介如下:……

    作者:金亚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紫癜性肾炎治验

    张某,女,6岁。1997年5月8日初诊。父代诉:血尿2个月。于1997年3月初发现两下肢对称性紫癜,压之不退色,开始未作重视,10天后出现两下肢关节疼痛,腓肠肌痛胀,到某市级医院治疗,诊断为紫癜并发紫癜性肾炎。住院治疗30天,疗效不显,后转某省级医院经中西医治疗,屡治罔效。经人介绍,邀余诊治。诊见:面色(白光)白无华,形体消瘦,皮下紫癜已不明显,脉细弱,舌淡红、苔薄白。诉:出汗发……

    作者:李林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电针火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0例

    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因病程缠绵,并有剧烈的疼痛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电针火罐疗法治疗本病,可以缩短病程,迅速止痛,不留后遗症,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于下:……

    作者:贺芳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8例

    笔者从2000年2月~2001年8月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既往高血压10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3例。……

    作者:周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急症中应用举隅

    眼科急症以气滞血瘀之实证为多见,常因眼部血络受损与脉络受阻而引发。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眼科急症,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刘耀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加神灯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163例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属中医痹证范畴,由风寒湿邪及劳损、外伤等所致。可发生在一侧或双侧,患侧关节可出现疼痛、弹响、张口受限、咀嚼肌酸胀无力,关节区肌肉压痛,但不红肿。针灸治疗可使颞下颌关节拘紧的筋脉放松,气血阻滞的经脉畅通,由“通则不痛”而痊愈。笔者于1998年以来用针灸加神灯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16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治愈系统性硬皮病1例

    刘某某,男,37岁,2001年4月10日初诊,患者四肢皮肤肿胀,颜面部有浮肿发紧感,逐渐僵硬,并且由四肢远端向近端蔓延,曾在我市多家医院确诊为“硬皮病”,经予雷公藤多甙片、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病情逐渐加重。近4个月来自觉四肢僵硬、发紧,神疲乏力,双下肢软弱,行走困难,张口受限,吞咽不利,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作者:周绎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棱针耳部放血配合抗生素治疗麦粒肿

    我院自2000年4月~2001年10月采用三棱针耳部放血配合抗生素治疗麦粒肿30例疗效满意。本组年龄4~30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病程1~3天。选患侧耳部按摩至充血,常规消毒,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耳甲艇、耳甲腔6~8针及点刺耳尖,挤压放血数滴,上眼睑患病取耳甲艇及耳尖,下眼睑患病取耳甲腔及耳尖。放血完毕,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酌情配合红霉素0.25 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30~50mg),每日3次,口服。脓肿形成者,予切开引流。……

    作者:黄国忠;林一雄;林天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肾小球硬化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的古代医籍中,没有“肾小球硬化”或“肾功能衰竭”的病名或病证,但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类似于“水肿”、“癃闭”、“关格”、“肾劳”、“虚劳”、“溺毒”、“腰痛”、“尿血”等。如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钠潴留时,属“水肿”范畴;肾小球滤过减少,出现少尿或无尿则属“癃闭”;若又同时出现尿毒素的胃肠刺激症,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

    作者:张光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咳嗽从肝论治的体会

    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说明咳嗽一症,不但是肺脏功能失调所致,而且其他脏器的变化均可影响及肺而引起咳嗽。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咳嗽时,每每加入治肝之品,总能见到一些奇效,特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布皮炎临床观察

    尿布皮炎是婴儿在尿布覆盖部位发生的一种局限性皮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新生儿及较小婴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多因护理不当,如换洗尿布不勤或用塑料薄膜、橡皮布做尿布垫及尿布粗糙,以致汗液、大小便刺激皮肤所致。中医学称此为“湮(疒九)疮”、“尿灶火丹”等。……

    作者:何文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气胸的中医研究概况

    历代中医文献并无专文对气胸进行阐述,但根据其发作症状及基础病变的情况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文字。“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胀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其证气胀满,膨膨而咳喘”(《圣济总录·肺胀门》)。“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有嗽而肺胀壅遏不得眠者,难治”(《丹溪心法·咳嗽》)。……

    作者:时乐;吴晓琪;程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补中益气汤验案二则

    补中益气汤为内伤脾胃、中虚气陷而设。方以黄芪补益中气为主,辅以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助黄芪补中益气;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助黄芪升阳之力;当归养血,陈皮调气。可是,从对人体气机升降的作用来看,方中黄芪、党参、炙甘草性味甘温,均为补气药配伍同用,大补中气,更加入白术健运脾胃,助中气化生,使气机升降的动力来源有了保障。……

    作者:王西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80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男性为41例,女性为39例;年龄小为8岁,大为75岁;病程短为1天,长为20天。根据临床症状划分为A(内听道和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B(膝状神经节和蹬骨之间:面瘫,唾液分泌减少,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累及膝状神经节时,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部与耳道感觉……

    作者:谢文霞;郎伟;叶天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味四妙散对痛风血尿酸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8年以来,根据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的临床特点,应用加味四妙散治疗22例,疗程中未服用排尿酸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经服用加味四妙散后,血尿酸下降迅速,疼痛迅速缓解,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时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慢性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临床上服用常规药物,病情好转,停药后又复发,治愈率不高。病人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病程长短不一,可有数月至数十年,且少数病人合并胃炎,既往有出血史,除有上腹部典型症状外还有嗳气、泛酸,胃镜检查均有溃疡存在。其治疗需中西医结合,方法为:呋喃唑酮0.2g,维生素B1 20mg,维生素B6 20 mg,每日4次,连服1周;停药1天,再维持原药原量,加服胃舒平2片,一日3次,连服1周。……

    作者:刘红江;燕家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