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肾炎50例的体会

柯传发

关键词:小儿慢性肾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小儿慢性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往往是由于肾炎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缠绵日久不愈而转入慢性肾炎。笔者于1996年,用中医中药治疗50例小儿慢性肾炎,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选自1996年1月~1996年12月在我院……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运用

    1 止泻汤的组成与加减运用 组成:火炭母草,炒山楂,乌梅,藿香,木香,白芍,葛根,薏苡仁。加减:夹热加川连、白头翁、银花、连翘,夹寒加肉桂、肉豆蔻、补骨脂,夹滞加神曲、谷麦芽、鸡内金、莱菔子,脾虚甚加党参、淮山、附子、黄芪、白术,泄泻甚加诃子、石榴皮,兼呕加法夏、竹茹,口渴加天花粉,腹痛甚加川楝,大便酸臭加晚蚕砂,大便不畅加槟榔,兼咳嗽加川贝,善后巩固疗效用……

    作者:欧阳瑞;黄国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葛根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8-D-吡喃葡萄糖-4,7-二羟基异黄酮。在临床上葛根素注射液又名普乐林注射液。由于本品具有明显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1 缺血性脑疾病 1.1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常……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近视有效穴位新探

    笔者自1984年至今,摸索探讨一种针刺治疗近视的有效穴位组合,治疗青少年真、假近视71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10例均系门诊患者,并有完整记录。男380例,女330例,共1382只眼(其中有38只单眼……

    作者:陈世红;陈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毒症辨证施护的体会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不愈,导致肾脏的排泌功能受到损害,使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伤,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甚至发生酸中毒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危及病人生命而致死亡。 肾脏病患者一旦进入了尿毒症期,对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朋友的打击是很大的。许多患者平时疏忽……

    作者:饶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血康胶囊由单味中草药肿节风经提取、加工而成,为血康口服液改剂型研制的中药四类新药,功能为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止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的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用薄层色谱对制剂进行了薄层鉴别,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指标和方法。……

    作者:陈根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加灸足三里治疗糖尿病腹泻临床观察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发病率达16.7%。这类病人一般病程长,病情重,多发生在发现糖尿病8年以上的患者,且多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自1996年以来我们治疗观察了33例糖尿病腹泻病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人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

    作者:高包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40~84岁,平均55岁;其中基底节区脑梗死29例,丘脑梗死2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2例,多发性梗死10例;起病至用药时间6小时内3例,6~12小时11例,12~24小时25例,24小时以上8例。 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43~75……

    作者:丁丹;朱学鹏;王征;冷辉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肾炎50例的体会

    小儿慢性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往往是由于肾炎在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缠绵日久不愈而转入慢性肾炎。笔者于1996年,用中医中药治疗50例小儿慢性肾炎,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选自1996年1月~1996年12月在我院……

    作者:柯传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痔术后尿潴留38例

    笔者自1998年7月至今,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为主,配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痔术后尿潴留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治38例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21~30岁4例,31~40岁9例,41~59岁19例,60岁以上6例。其中混合痔手术者25例,肛裂手术8……

    作者:袁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温中通气散外敷治脘腹闷胀的临床验证

    刘义生主任医师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自拟温中通气散外敷,广泛应用于胃肠疾病的治疗,主要适用于胃脘或肠道闷胀久用汤剂无效者,疗效显著,现掇2例报告如下: 例1.付某,女,14岁,因急性阑尾炎术后4个月反复并发肠梗阻2次,在外院用“松解汤”治疗后梗……

    作者:龚向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妊娠发热不退30例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方,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探究,以本方加减治疗妊娠发热不退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年龄22~30岁,妊娠5个月6例、6个月8例、7个月9例、8个月7例;所有病例均未查到疟原虫,白细胞总数偏高者17例,正常者13例;病程长3个月,短20天;30例患者均用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作者:龚苏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32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9~2001年采用抗组胺类等西药联合疏风止痒、活血软坚中药治疗结节性痒疹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门诊结节性痒疹患者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20~74岁,病程短为2周,长3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症状体征方面无显著差异性。……

    作者:曾桂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升脾疏肝法治疗胃下垂的体会

    胃下垂表现为胃脘痞满、疼痛,尤以进食后为甚,暖气,纳差,消瘦,并常伴有夜寐不安、忧郁等症,属中医“胃缓”范畴。世人治疗胃下垂,多采用东垣补中益气汤。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补中升提法或有不效者,甚至反见脘腹胀满加重,而将升脾与疏肝两法相结合,则疗效颇佳。……

    作者:胡珂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0年6月~2001年6月,用鱼腥草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2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干咳或有痰,发热可高可低,有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等;咽部多有充……

    作者:曾莺;邓丽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通络开痹片致中毒急救1例

    通络开痹片系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散结之功,其主要成分为马钱子粉、川牛膝、当归、全蝎等。常规用量:每日1次,每次3片。虽使用说明提示个别患者可以发生头晕,舌、唇麻,肌肉抽动,全身发紧感,但临床运用出现不良反应者极少。笔者近两年临证用该药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共35例,遇上1例因过量……

    作者:林元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胡杰峰治痹证经验

    司师胡杰峰主任中医师,从医三十余载,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辨病,在痹证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分述于下: 1 乌头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以腰痛牵及下肢,或屈伸不利,或麻木等为主症,或有闪伤劳累史,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药以制川乌、制草乌、白芥子、姜黄、麻黄、细辛、……

    作者:丁淑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总管多发性结石临床观察

    我院消化科在2000年11月~2002年4月先后对52例胆总管多发性结石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52例病人,均为1年半内在我科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诊断为胆总管多发性结石的病例。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3岁;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大肝功能、B超、CT或磁共振等),胆总管多发……

    作者:杨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80例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养血清脑颗粒是以当归、川芎、白芍、细辛等为主药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滋阴补血、平肝潜阳、活血通络、解除头晕、制止头痛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紧张型头痛及偏头痛。本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在偏头痛患者中筛选出152例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痉挛者以养血清脑颗粒治疗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华;胡喜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痹证87例临床观察

    痹证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后,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等处酸痛、麻木、重着或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笔者十多年来采用活络效灵丹在活血通络的基础上按辨证加味治疗各种痹证8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万根保;陶炳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为了让中药走出国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准确反映中药疗效的质量评价的新方法。中药指纹图谱因其具有整体性、模糊性和可以量化的特点,可以充分地、全面地反映中药的整体质量,是目前佳的控制中药质量的模式,也是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中药质量的方法。本文就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

    作者:宋国跃;尹小英;罗永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