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刘荣荣;彭洪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β2-微球蛋白, TNF-α, CRP, IL-6
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选取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35例经过健康体验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比正常健康人有明显的变化,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对临床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重要的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色素染色和窄带成像技术的放大内镜对早期结直肠肿瘤的诊治价值

    目的 评价靛胭酯增强的放大内镜(AIM-ME)和窄带成像增强的放大内镜(NIB-ME)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WLE筛查疑有结直肠肿物或息肉性疾病的680例患者分别行NIB-ME和AIM-ME检查,金标准为活检病理学结果,对比NIB-ME和AIM-ME两种检查方法在早期结直肠肿瘤诊断的价值.结果 NBI-ME诊断癌性变病的准确率为94.2%,敏感性90.2%,特异性95.3%.普通光镜诊断癌性变病的准确率65.8%,敏感性63.2%,特异性68.2%.色素内镜诊断癌性变病的准确性为88.9%,敏感性83.8%,特异性91.5%.经McNemar检验、符号检验方法等统计分析,NBI-ME对癌性变病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普通光镜和色素内镜,P<0.001.结论 NBI-ME能够显著提高早期结直肠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准确地进行靶向活检或尽可能地避免无意义的活检.

    作者:王蔚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三种联合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三种联合用药方案(痰热清+头孢替唑、痰热清+头孢呋辛、痰热清+头孢曲松)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56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三组,每组各52例,A组使用痰热清+头孢替唑药物治疗方案,B组使用痰热清+头孢呋辛治疗方案,C组使用痰热清+头孢曲松治疗方案,分析三组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成本.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48/52)、94.23%(49/52)、96.15%(50/52);A组、B组、C组患者治疗成本分别为1454.85元、1372.49元、1402.54元.结论 痰热清+头孢呋辛是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经济性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接受优等护理,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有效治疗为57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治疗为50例.有效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用药相同的基础上,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系数.

    作者:雷哲;杨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39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39例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 ①相比较经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但是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②相比较经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热、伤口剧烈疼痛、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减少.③相比较经腹组患者,腹腔镜组患者术中肌瘤平均直径为6.0±1.6 cm,子宫肌瘤残留率、再次手术率相对较高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于大直径肿瘤难以剔除,因此不能完全替代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叶彩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对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治疗的76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患者均采用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76例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1%,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畸形、软组织坏死、手指坏死、血管危象、坏死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指体创面感染,经过再次治疗后恢复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结论 采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拇指近节完全离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恢复了患指的外形和功能,手指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作者:于清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经过所有患者同意后,均对其进行23G微创玻切联合手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治疗,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眼压、前房角深度发现,患者术后1周眼压为(18.64±3.16)mmHg、术后1个月眼压为(17.49±2.43)mmHg、术后3个月眼压为(13.22±2.67)mmHg,均与术前存在差异,P<0.05;且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前房角深度分别为(2.15±0.34)mm、(2.24±0.13)mm、(2.61±0.35)mm,均较术前加深,P<0.05.结论 使用23G微创玻切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切开术治疗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作者:孙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积极临床干预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

    目的 总结老年性肌肉减少症患者接受积极的临床干预对其下肢肌力和功能性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骨科接诊的老年性肌肉减少症患者40例开展分析,对比40例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下肢肌群,包括腘绳肌、髂腰肌以及股四头肌肌力情况和下肢活动能力与平衡功能,通过徒手肌力测定对40例患者的肌力情况加以检测,通过单腿站立测试、功能性步态测试、计时直立行走测试以及Berg平衡量表检测40例患者的下肢功能情况.结果 患者接受积极临床干预之后,双下肢肌力与干预之前对比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单腿站立测试与接受临床干预之前对比显著延长,计时直立行走测试与临床干预之前对比显著减少,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性步态测试与临床干预之前对比显著增大,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患者给予其积极的临床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下肢活动功能,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宇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CT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档案室存档的35例均进行CT检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CT影像学扫面范围为:髂翼至耻骨联合下缘,5~10 mm为层距与层厚,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结果 参与研究的35例病例中,卵巢异位、子宫腺肌症、腹壁切口异位、膀胱内异位、外阴处异位、直肠异位患者分别为12例、8例、8例、2例、4例及1例.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及相应的辅助检查进行确诊,并做好与子宫肌瘤、囊腺瘤、卵巢单纯性囊肿、囊腺癌等疾病的鉴别,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邵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40例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的情况,以此来判断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完成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以及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有着显著性的差异,统计具有意义(P<0.05).结论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过程中相较于普通手术治疗方式有着更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后期的快速康复,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迟发性血肿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迟发性血肿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颅脑外伤迟发性血肿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对血肿进行清除,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对血肿进行清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迟发性血肿采取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盘锦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盘锦市124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10例无手足口病病史的非肠道传染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研究,儿童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发病高峰期在6-9月,且多为CoxA16型病毒感染.另外,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口、家长手足口病教育缺乏、便前饭后不经常洗手、1周内有去公共场所以及吮吸手指及玩具.结论 为有效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盘锦市应准确分析该病流行特征,掌握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儿童手足口病.

    作者:白洪杰;刘亮;汪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将76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两组,38例/组.一组患者单一实施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照组),另一组加用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2.08±0.79分)、体征评分(0.38±0.20分)、白介素-4(37.95±12.68 ng/L)、γ干扰素水平(88.07±19.27 ng/L)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2.11%)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复发率数据相近(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春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治疗的4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在患者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的44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完全复位(88.64%),其余5例患者是90%复位(11.36%).患者手术时间(129.25±5.67)min;患者的出血量(183.14±11.63)mL出血有点多;在术中以及术后均未给予患者输血.食管和大血管均未出现意外损伤,未发生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82%),给予患者雾化、营养神经、激素等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治疗中,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复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少量出血灶在磁敏感加权序列的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序列(SWI)在显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出血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利用SWI序列检测出血灶,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不同部位出血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SWI检出HIBD足月儿颅内出血(12例),早产儿颅内出血(41例);其中侧脑室内出血(23例)、脑实质内出血(14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16例).结论 SWI对于新生儿HIBD中出血的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静石;刘艳;于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全视网膜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给予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治疗视力恢复情况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vs79.2%),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vs33.3%),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有效降低个体玻璃体积血、黄斑水肿、黄斑部花瓣状高荧光渗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护视网膜血管,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患者症状体征及炎性因子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显效比率为52.08%(25/48),总有效率为91.67%(44/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5%(15/48),77.08%(37/48);两组患者均有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未作任何处理,症状均自行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的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抗生素对治疗CPID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霞;邹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病例学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为冬春季节多发病,主要由EB病毒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 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6 岁以下小儿得病后大多表现为阴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成典型症状. 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并且其早期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因此误诊率较高[1]. 就2例相似病例的比较中再次学习IM,以期加深大家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杨俊营;李锦霞;田京晓;熊小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入住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腺肿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沉及甲功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按照实验设计完成治疗后,统计观察指标并分析所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简便易行,可显著改善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症状,促进腺肿消失及指标回复正常.

    作者:张一夫;秦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 讨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慢性支气管炎的76例老年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健康教育.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94%,并且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加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作者:程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应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使用左卡尼汀进行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以往3年之内所接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和治疗之前比较显著升高,其中研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同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在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左卡尼汀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提高了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尿毒症患者的住院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