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杨

关键词: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解剖中心点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骨科收治的3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膝关节镜下利用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1-5年.采用理学检查、Lysholm及Tegner评分等方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稳定性及活动度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随访时Lysholm及Tegner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双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膝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安全可靠,对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疗效确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联合脉血康治疗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脉血康治疗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6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每组43例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脉血康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期峰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联合脉血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状况,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利于后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故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卜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无痛分娩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无痛分娩产妇共8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将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程时间均更短;在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无痛分娩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分娩进程,优化分娩舒适度.

    作者:丁正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骨科收治的3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膝关节镜下利用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1-5年.采用理学检查、Lysholm及Tegner评分等方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稳定性及活动度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随访时Lysholm及Tegner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双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膝关节镜下解剖中心点定位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安全可靠,对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赵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胎儿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胎儿中晚孕期行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进行产前超声检查820例孕妇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与胎儿中、晚孕期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胎儿畸形筛查,并将筛查结果与终分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中晚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胎儿中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率为1.56%,晚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率为1.8%,分娩结果证实820例孕妇共计分娩820名新生儿,其中15例为胎儿畸形,中孕期漏检2例,漏检率为13.3%.结论 超声产前胎儿畸形筛查能够有效检出胎儿畸形,在不同孕周进行超声检查,能够提高畸形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进行治疗的患有肿瘤相关性贫血的56例患者(2011年12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红细胞生成素组与联合铁剂治疗组,每组各28例.其中红细胞生成素组患者采取单纯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而联合铁剂治疗组患者则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铁剂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铁剂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红蛋白等情况显著优于红细胞生成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姜丹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接受宫腔镜下联合Cook导丝插管治疗后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接受宫腔镜下联合Cook导丝插管治疗后受孕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输卵管不孕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联合Cook导丝插管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通畅率、受孕率、并发症、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通畅率86%,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4%,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为12%,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a,观察组的受孕率为7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4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输卵管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联合Cook导丝插管治疗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地提高其受孕率.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对于重症患者开展应急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所接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24 h应急护理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通过应急护理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应急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

    作者:迟桂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对妇科肿瘤采取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的结果作分析.方法 在体检的健康人员中选取30例作为健康组;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体检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体检的良性肿瘤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良性肿瘤组.对3组人员均行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对其血清水平、单项和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以及ROC曲线的分析结果作比较.结果 与恶性肿瘤组相比较,健康组和良性肿瘤组的CA125、CA199、CEA水平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单项检查的阳性率相比于联合检查的阳性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其曲线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的结果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结论 对妇科肿瘤采取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使阳性率增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韦昕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疗效与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梗死后失语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语言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Q与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93.75%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显著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郭丽莎;郝文丽;戴雁;朱艳玲;孙强;刑惠捐;刘晓琳;方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观察对比两组自我护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护理开展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91.3±6.9)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开展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90.1±6.3)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符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一例羊水栓塞合并DIC的抢救与护理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于足月妊娠时产妇死亡率高达70% ~80%[1].于2018年5月收治一名二胎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出现羊水栓塞,急诊剖宫产术中发生DIC,经过及时治疗,全院大抢救,产妇转危为安.将有关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蔚;曾佳;李艳超;周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脑梗死患者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自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21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以及自尊情况,并分析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自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患者自尊与家庭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亲密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理想亲密度、理想适应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学历以及病程影响患者家庭紧密度、适应性以及自尊情况,且患者自尊与家庭紧密度、适应性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中,家庭成员应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给与患者充分关怀,以促进患者康复和预后.

    作者:胡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发生针刺伤的3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作年限、针刺伤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段、刺伤原因、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发生针刺伤频率高.结论 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培训、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科学安排工作各时间段、建立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减少针刺伤,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金雪梅;赵巧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FAN内固定术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PFAN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收治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28例.对照组通过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AN内固定术),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2、P=0.001);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t=3.571、t=13.068,t=12.590、t=8.608),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PFAN内固定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骨折愈合.

    作者:王晓光;高文博;常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从个体心理到人际互动——航天任务中的心理学问题

    航天任务需要在狭小、封闭、隔离、失重等恶劣的条件下,完成各种重要的精细操作和任务,同时还会面对许多无法预测的风险.这种情境对航天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世界各国载人航天任务的日益频繁和复杂化,对航天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总结相关资料,对航天员在航天任务中的个体心理和人际互动两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期望对航天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朱映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中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进行治疗的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正常小儿对照组,将两组小儿的肺功能指标、确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缓解期间的肺功能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慢性持续期间以及急性发作期间的FVC、PEF、FEV以及FEV1/FVC%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RV/TLC%、RV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诊断方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行肺功能检测能够将小儿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朱艳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对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SLN)活检术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37例行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待检查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为阴性以后,再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其检出率、灵敏度、准确性、阴阳性检出率以及假阴性率进行观察.结果 37例患者中成功检出SLN的患者共32例(86.49%),其中有14例SLN阳性(43.75%),2例为仅有阳性(6.25%),18例为SLN阴性(56.25%);此外,准确率为84.38%,2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2.50%,灵敏度为87.50%.结论 对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SLNB与早期乳腺癌患者SLNB的效果类似.

    作者:陆咏江;谢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观察5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治疗的疗效,研究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5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均分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一般情况,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下肢血栓及转ICU等情况,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下肢血栓情况发生,仅有1例患者转ICU,妊娠结局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能有效预防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雪莹;曹海英;赵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T、APTT、TT、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与D-二聚体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警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PT、APTT、TT、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与D-二聚体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警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分娩产妇,根据是否有PPH分为产后出血组和对照组.于产前3天和产后1天内分别采集两组分娩产妇的静脉血标本,检测两组产前及产后FPT、APTT、TT、FBG、FDP、D-Dimer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组分娩产妇产前、产后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组分娩产妇产前、产后FDP、D-Dim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PT、APTT、TT、FBG、FDP、D-Dimer能够共同反映孕妇体内的凝血-纤溶平衡情况,是对产妇PPH进行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值得临床科室大规模推广应用.

    作者:曹黎娜;石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单眼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近年来收治的4例以单眼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4例患者均以单眼上睑下垂原因收入我科全部行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随访1~6月3例患者眼睑恢复正常、1例较前改善.结论 以单眼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患者应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尽早行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后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疗效好、术后无复发.

    作者:桂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