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如何提高口腔技工的职业素养

张建玲

关键词:提高, 口腔技工, 职业素养
摘要:口腔技工是指从事义齿制作的工艺技术人员,可分为初级口腔技工、中级口腔技工和高级口腔技工.口腔技工的工作影响了义齿加工的质量,决定了口腔科病人的健康,因此提高口腔技工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从口腔技工培养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当前口腔技工的现状开展了调查分析,提出提高口腔技工职业素养的措施,旨在促进口腔技师更好的为口腔科病人提供优质的义齿,保证患者的口腔健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X线平片和CT检查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对66例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各存在的优势与缺点.结果 X线表现:66例患者的X线平片影像结果均有明显的骨折改变显示,其中,16例显示椎管内有小骨片压迫骨髓,21例椎体有骨折线显示,9例椎管狭窄,48例横突、棘突合并骨折.CT表现:CT影像检查66例患者均提示存在椎体横径及前后径异常及骨折线信号,其中:54例提示椎体横径增宽,52例椎管内有小骨片,53例椎管狭窄,28例提示有合并横突、棘突骨折.结论 对脊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检查,CT效果明显优于X线平片,虽然CT检查相比于X线检查范围狭窄且操作复杂,但其对微小骨折信号及脊髓变化显示精准,临床应用价值高于X线平片.

    作者:张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钛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时,在非植骨情况下克氏针应用与否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SandersⅢ~Ⅳ型87例(98足)跟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是42例(46足)采用钛板加克氏针固定治疗,B组是45例(52足)单纯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另外选择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患者28例(32足)为对照组(C组).测量术前及术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按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评分,比较各组术后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术后各组患者AOFA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2;P=0.852).结论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时,无论是否植骨及是否加用克氏针固定,对骨折功能恢复及皮肤浅表坏死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对于非植骨的患者,加用克氏针固定能有效防止术后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角度丢失.

    作者:文海昭;石少辉;吴国平;李茂廷;曹三利;李海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航空性牙痛的研究现状及对飞行员口腔健康管理的提示

    航空性牙痛用来描述在飞行中出现的牙痛现象,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飞行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航空性牙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及诊断做一综述,并对飞行员口腔健康管理以及出现航空性牙痛后的飞行限制提出建议.

    作者:李伟?;张惠;李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调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恢复较快且创伤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铎;孙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20里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发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少量输血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大量输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输血后1 d比较,观察组患者PT、TT、APTT等均明显长于对照组,FIB、PLT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后6 d,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大量输血方式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可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明显影响,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做好预防处理工作,以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张静;孙战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选取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150例,按其用药方式分为单一组(75例)及联合组(75例),单一组仅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联合组TC、LDL-C、TG水平显著低于单一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能相较单一用药疗效更佳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循证护理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的效果

    目的 观察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统一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根据两组患儿疗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相关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优于治疗前,两组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预后具显著效果,不仅有利于减少疾病复发率,还能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黄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式剖宫产术对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VAS评分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术中出血量少,创伤性小,避免了医疗的浪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严重低氧血症患者SpO2较长时间低于70%1例报告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作为评估患者乏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监护治疗中,缺氧程度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分类:SpO2 在96 -100%为正常, SpO2 介于86%和96%之间为低氧血症, SpO2 小于或等于85%为严重低氧血症[1]. 收治肿瘤终末期患者过程中,对重危患者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发现,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85%,应积极给予呼吸兴奋剂救治,如果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70%,给予呼吸兴奋剂静点,未见好转,患者生存时间极少超过24 h. 收治了1 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SpO2 较长时间低于70%,报导如下.

    作者:初少光;刘亦研;黄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慢性胃溃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护理效果.方法 接受诊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成效予以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和18.0%,与观察组的94.0%和4.0%相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过程中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张丁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喹硫平和碳酸锂治疗双相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对照

    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碳酸锂治疗双相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双相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患者,根据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喹硫平+碳酸锂)与对照组(单纯碳酸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 双向心境障碍急性躁狂发作采用喹硫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琴琴;陶俊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方法 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D检查和DSA检查的正常率、异常率19.0%(4/21)、81.0%(14/21)vs23.8%(5/21)、76.2%(16/21)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类似于DSA.

    作者:武娟;张明耿;宋施岐;谢小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110例,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后首次哺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72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剖宫产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母乳喂养率,改善满意度.

    作者:周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使用手术治疗的11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7,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n=57,实施常规护理),将这两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采用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当中,随机将50例患者为常规急救组与院前急救组,常规急救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式,院前急救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治疗,将两组患者死亡率、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结果 院前急救组患者与常规急救组在急救后死亡率、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明显,而院前急救组患者急救效果明显优异于常规急救组(P<0.05).结论 研究证明,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降低换则会死亡率,建议在临床急救中作为首选方法推广.

    作者:黄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沙盘游戏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现状研究

    沙盘游戏治疗是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通过沙盘、沙以及各种模型的摆放,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沙盘治疗以往多在语言表达欠缺的儿童中应用,现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成人群体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成清;徐桂娟;魏迎东;宋震;关泽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晚期青光眼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2组为观察组,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相比,观察组(96.88%)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关明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术后瘤床出血情况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开颅切除术后瘤床出血情况.方法 对201例行开颅手术的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比较不同亚型术后瘤床出血情况.结果 20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30例,出血率为14.93%,其中I级出血率(17.75%)高于Ⅱ级、Ⅲ级(均为0,P<0.05),其中血管瘤型(35.71%)、分泌型(33.33%)、过渡型(34.62%)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结论 在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中,血管瘤型、分泌型、过渡型术后发生出血的几率较大,应加强预防.

    作者:相恒新;江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ICU收治的134例气管插管患儿分组研究,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49%,相比参照组11.94%明显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相比参照组83.58%也明更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玮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儿科收治的72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时间,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儿伤残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意识障碍、肢体障碍、惊厥、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残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7.22%)(P<0.05).结论 对小儿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时间,降低患儿伤残发生率.

    作者:郑海珍;赵洁;李晓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