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航空性牙痛的研究现状及对飞行员口腔健康管理的提示

李伟?;张惠;李娇

关键词:航空性牙痛, 飞行员, 健康管理
摘要:航空性牙痛用来描述在飞行中出现的牙痛现象,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飞行员航空性牙痛的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航空性牙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及诊断做一综述,并对飞行员口腔健康管理以及出现航空性牙痛后的飞行限制提出建议.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有效率评价

    目的 研究评价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有效率.方法 选取收治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患者经不同方式用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联合用药后,其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娄晓春;金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严重低氧血症患者SpO2较长时间低于70%1例报告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作为评估患者乏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监护治疗中,缺氧程度根据以下标准进行分类:SpO2 在96 -100%为正常, SpO2 介于86%和96%之间为低氧血症, SpO2 小于或等于85%为严重低氧血症[1]. 收治肿瘤终末期患者过程中,对重危患者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发现,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85%,应积极给予呼吸兴奋剂救治,如果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70%,给予呼吸兴奋剂静点,未见好转,患者生存时间极少超过24 h. 收治了1 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SpO2 较长时间低于70%,报导如下.

    作者:初少光;刘亦研;黄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调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恢复较快且创伤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铎;孙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替加环素经验性方案用于复杂腹腔感染病人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经验性方案在于复杂腹腔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行单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ICU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血清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对复杂腹腔镜感染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生锋;祁绍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通外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普通外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病患54例,对病患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病患手术前心肺功能的情况,对病患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4例病患在手术之后需要进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病患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相较于治疗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病患给予适当的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患的心肺功能状况,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景平;刘文丽;王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理想,有利于改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保障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沙盘游戏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现状研究

    沙盘游戏治疗是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通过沙盘、沙以及各种模型的摆放,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沙盘治疗以往多在语言表达欠缺的儿童中应用,现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成人群体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成清;徐桂娟;魏迎东;宋震;关泽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用作对象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然后分别为其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者:南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98例小儿骨科患儿,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依据快速康复理念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92%(47/49),对照组为81.63%(40/4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小儿骨科围手术期中,可缩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奥洛他定与西替利嗪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11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奥洛他定治疗,n=55)和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n=5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 奥洛他定在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晚期青光眼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2组为观察组,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相比,观察组(96.88%)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晚期青光眼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关明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在70%以上,符合药物支架植入术适应症并实施支架植入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及丹红组各50例.常规组支架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丹红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药物应用10天,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复查有无血管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随访比较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丹红组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的例数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CI)术后可以防治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并降低患者术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秦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目的 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ICU收治的134例气管插管患儿分组研究,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49%,相比参照组11.94%明显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相比参照组83.58%也明更高(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ICU小儿气管插管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玮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心理护理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主要分析在患有自闭症的患儿中应用心理护理方案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分析对象为医治的56例自闭症患儿,收集起止、终止时间分别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以例数对等的标准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心理组,对照组28例患儿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案,心理组28例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条件下,再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分析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后患儿孤独症行为与神经心理发育各项评分的变化.结果 心理组患儿的ABC测评分为(56.3±9.0)分、PEP测评分为(56.0±9.4)分,均优于对照组指标,P<0.05.心理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自闭症患儿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还可提升患儿的言语评分和运动评分.

    作者:杜为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剖宫产初产妇110例,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后首次哺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72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剖宫产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升母乳喂养率,改善满意度.

    作者:周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血液肿瘤科诊治的白血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研究对象,均予以PICC置管,并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则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就2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以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平均PICC置管时间是(102.56±7.32)d,短于研究组的(117.25±10.57)d(P<0.05);②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8.89%,低于研究组的100.00%(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缩短其PICC置管时间,并提升满意度.

    作者:王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使用手术治疗的11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7,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n=57,实施常规护理),将这两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研究

    目的 研究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方法 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CD检查和DSA检查的正常率、异常率19.0%(4/21)、81.0%(14/21)vs23.8%(5/21)、76.2%(16/21)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TCD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结果类似于DSA.

    作者:武娟;张明耿;宋施岐;谢小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9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并进行NIHSS评分评定,行头颅核磁检查,每例患者出院时进行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MBI)表进行评分,MBI<60分为生活功能障碍组,MBI≥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对前后二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选209例,前循环134例,后循环75例.前后循环二组中糖尿病、饮酒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前循环组中MBI等级与年龄、糖尿病、吸烟、NIHSS的有统计学意义.在后循环组中MBI等级与危险因素和NI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前后循环的预后的影响不同.

    作者:郭咏娣;吴瑞;赵丽玲;蒋大帅;王晓棠;武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析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n=71,先就诊)与实验组(n=71,后就诊),对照组患者口服康妇炎胶囊,实验组联合康妇炎胶囊与保妇康栓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另外经随访了解患者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84.5%,2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联合康妇炎胶囊与保妇康栓治疗,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安全可靠.

    作者:李岩;李凤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