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刘雪峰

关键词:富马酸喹硫平片,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摘要:目的 探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71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碳酸锂治疗,治疗组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PANSS以及CPT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1.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6.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部分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2016年5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0%)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律时间(26.64±12.13)与对照组(13.02±6.46)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律率(70.00%)与对照组(67.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总有效率与复律率无显著差异,但普罗帕酮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多,适用于治疗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而胺碘酮起效较慢并且不良反应较少,为心功能较差患者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李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甲组患者在乙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护理后,甲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高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骨质疏松疼痛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T与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CT和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CT和MRI诊断资料,对比分析CT和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的结果 的差异.结果 CT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共发现80个病灶,其中脑深部病灶和大脑皮层下病灶分别有8例(10.00%)和72例(90.00%),非出血病灶和出血病灶分别有15例(18.75%)和65例(81.25%);通过MRI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共发现212个病灶,其中脑深部病灶和大脑皮层下病灶分别有42(19.81)和170(80.19),非出血病灶和出血病灶分别有40例(18.87%)和172例(81.13%);CT和MRI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检测数据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与CT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进行诊断,MRI诊断数据更加准确、全面和可靠.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具有多方面的多重耐药菌易感因素,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人群.为了更好的护理该类患者,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及报道,对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以期给予长期卧床患者对多重耐药感染进行有效的前期预防及感染后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源性脑梗塞应用联合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等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抗凝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组,两组之比为:(2.41±1.75)分vs.(5.63±2.79)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B组为73.53%.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崔玉凤;关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IPMN-B两例与文献复习

    2010 版消化系统 WHO 分类肝脏及肝内胆管肿瘤中列出了胆管的导管内乳头 状 肿 瘤 ( intr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IPN),分为低、中、高度病变及相关的浸润性癌[1] .胆管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 B) 约占 IPN 得1/3,而发生于肝内胆管的IPMN-B尤其罕见.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Mirena)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从2014年7月~2016年3月就诊的AEH患者中选取11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AEH患者采用GnRHa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AEH患者采用GnRHa联合Mirena进行治疗,探究110例AEH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在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子宫内膜厚度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nRHa与Mirena联合应用方案治疗AEH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地高辛治疗扩张性心肌病102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与地高辛联用对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地高辛,共4周;对照组50例:用卡托普利和地高辛,共4周.结果 治疗组心力衰竭程度显著改善.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地高辛能显著改善扩张性心肌病的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张勇军;康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56例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及常规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结果 以及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详细诊断情况.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良性结节50个,恶性结节21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16个.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率分别为93.1%、92.3%、98.2%、75.0%以及93.0%,常规超声分别为77.6%、61.5%、90.0%、38.1%以及74.6%.超声弹性成像各指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率明显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分辨更精确,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提供了重要价值.

    作者:吴巍;任艳;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分级诊疗成为医疗改革的焦点,各省市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然而,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推动形成合理就医秩序成为当今大的问题.本文对分级诊疗现状及各省政策进行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希萌;张超;陈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探究

    目的 分析给予妊高征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治疗的妊高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0.2)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1±0.3)分高,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使新生儿结局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压,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10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手术患者55例.予以基础护理的手术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人性化护理的手术患者设为研究组,后比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进行比对,前者明显较高,研究中SAS、SDS改善情况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宏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方法在小儿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 择期行儿童腹股沟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11岁,ASAⅠ~Ⅱ级.予以0.25%布比卡因2 mg/kg,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第一组中,针被插入置于髂前上棘至脐连接线外侧四分之一和内侧四分之三交点处,第二组中,在第一组穿刺点内侧上方1 cm处.两组分别记录各时间点HR、NIBP、SpO2,并记录术后1~2 h、3~4 h、4 h后的镇痛效应.阻滞失败定义为操作过程中需要镇痛.结果 在研究观察期间,ILIH神经阻滞在第一组中的成功率为94.8%,在第二组中成功率94.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SPO2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P>0.5).复苏后,两组间疼痛变化的严重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儿童腹股沟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两种阻滞效果及成功率是相似.

    作者:张素红;吕微;勾宝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重度烧伤82例临床治疗

    目的 分析小儿烧伤的特点,探讨小儿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共收治5岁以内重度烧伤患儿82例的临床治疗,总结致伤因素、致伤程度、烧伤部位、好发月份、患儿家庭情况及临床治疗.结果 本地区小儿烧伤住院率在本地区住院病人中约占35%,其中5岁以内的患儿约占本地区小儿烧伤70%,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为主,好发于远离城镇的农村,致伤原因已烫伤为主,多为深二度创面,以颈部及前胸部位居多,82例平稳度过休克期,治愈81例,死亡1例,死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结论 小儿烧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和照顾不周所致,重在预防,尤其是农村1~5岁小儿;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并对热源的妥善管理,了解伤后的急救处理,是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发生、伤情加重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紹琴;刘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肾细胞癌中Ki-67抗原表达与多层螺旋CT部分征象的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肾细胞癌(RCC)中Ki-67抗原表达与多层螺旋CT(MSCT)部分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RCC患者资料,观察所有RCC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包括肿瘤的大小,有无坏死、液化、囊变情况,强化峰值,肿瘤边界是否清楚,肾周脂肪有无浸润、淋巴结是否肿大,静脉腔是否侵犯,邻近器官有无侵犯或/和远处转移),以此分析肾细胞癌MSCT征象与Ki-67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64例RCC中Ki-67阳性表达率与部分MSCT征象有关(P<0.05).结论 肾细胞癌的部分多层螺旋CT征象与Ki-67抗原的表达存在关联,由此说明肾细胞癌的部分多层螺旋CT征象,能够间接反映肾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钱安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开腹手术)、试验组(腹腔镜手术)各24例.比较手术和恢复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为(50.6±7.8)min、(42.5±6.0)h、(4.5±1.2)d,对照组为(38.4±5.5)min、(58.3±9.4)h、(7.0±1.8)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优先选用.

    作者:辛永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2名作为研究对照组,通过运用尿酸酶比色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运用NIHSS评分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比较不同程度神经缺损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神经缺损患者与重度神经缺损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要明显高于轻度神经缺损患者(P<0.05),重度神经缺损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要明显高于中度神经缺损患者(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且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临床防治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作者:廖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眼科门诊接收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n=40)与实验组(中西医治疗,n=40),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力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总治疗时间、角膜云翳程度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 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马德志;隋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治疗的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13年10月~2015年12月)作为实验的目标对象,对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45例患者和实验组4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3.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比较可得,组间治疗前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常规组4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实验组45例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张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单纯放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近期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3.33%的临床近期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级和2级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研究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总发生率分别为53.33%和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6.67%和20.00%)(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崔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