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红;吕微;勾宝晶
目的 分析给予妊高征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治疗的妊高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0.2)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1±0.3)分高,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使新生儿结局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压,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②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数值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均P<0.05).③观察组总有效率(87.1%)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分级诊疗成为医疗改革的焦点,各省市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然而,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推动形成合理就医秩序成为当今大的问题.本文对分级诊疗现状及各省政策进行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希萌;张超;陈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食品污染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康平县的主要餐饮机构、大卖场、超市、农贸市场食物中随机选取1400份食物样品,对其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生禽类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和其他食物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不同食物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其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食物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多数食物中存在着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因此,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以及控制,对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十分有益.
作者:杨伟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56例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及常规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结果 以及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详细诊断情况.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良性结节50个,恶性结节21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16个.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率分别为93.1%、92.3%、98.2%、75.0%以及93.0%,常规超声分别为77.6%、61.5%、90.0%、38.1%以及74.6%.超声弹性成像各指标明显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率明显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分辨更精确,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提供了重要价值.
作者:吴巍;任艳;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某水力发电厂的职业卫生现状,对该厂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对从事有职业特征工作的人群危险因素、健康受损程度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和探讨.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规范和标准,对某水力发电厂生产工艺等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1],从而提高职业危害性敏感度和识别力.结果 所有作业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和工频电场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结论 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
作者:牛玉红;王国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用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01月~2016年05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5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对照组:甲硝唑栓;通过对比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以突出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的临床联用价值.结果 在临床症状以及性激素水平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淑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1月采用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固定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门轴侧关节突螺钉锚定法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58.6岁,病程11.3±3.7个月;术前JOA评分(8.11±1.32)分,颈椎曲度指数(15.78±1.41)%.B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法,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60.3岁,病程10.9±3.5个月,术前JOA评分(7.77±1.34)分,颈椎曲度指数(15.16±1.20)%.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12~18个月,平均14.7个月,术后12月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JOA评分为12.8±0.79分、改善率为(53.11±5.93)%,B组JOA评分为12.59±0.91分、改善率为(53.55±4.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9例、B组8例出现轴性症状,发生率:A组50%,B组为36%,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12月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22±0.79)%,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3.97±0.7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开门侧关门发生,B组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结论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门轴侧关节突螺钉锚定法与微型钛板固定法均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两组术后远期均有部分病例出现轴性症状;相对于门轴侧关节突螺钉锚定法,微型钛板固定法更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作者:杨丹;廖志辉;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治疗的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13年10月~2015年12月)作为实验的目标对象,对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45例患者和实验组4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3.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比较可得,组间治疗前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常规组4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实验组45例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张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COPD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噻托溴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氨茶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D-二聚体、肺功能、急性加重例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华法林组D-二聚体下降显著,肺功能FEV1%上升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华法林组急性加重率为27.5%,对照组急性加重率为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降低COPD患者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血液高凝滞状态,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云霞;李男;加慧;夏书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阿托伐他汀单一治疗,给予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等心脏超声指标,脑利钠肽(BNP)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为(46.75±5.16)%、LVEDD为(62.08±6.12)mm、LVESD为(46.57±8.02)mm及BNP为(212.89±145.21)ng/mL,均优于对照组,不仅如此,其总好转率为96.67%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及脑利钠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CT和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CT和MRI诊断资料,对比分析CT和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的结果 的差异.结果 CT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共发现80个病灶,其中脑深部病灶和大脑皮层下病灶分别有8例(10.00%)和72例(90.00%),非出血病灶和出血病灶分别有15例(18.75%)和65例(81.25%);通过MRI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共发现212个病灶,其中脑深部病灶和大脑皮层下病灶分别有42(19.81)和170(80.19),非出血病灶和出血病灶分别有40例(18.87%)和172例(81.13%);CT和MRI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检测数据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与CT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进行诊断,MRI诊断数据更加准确、全面和可靠.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为有效治疗偏头痛,临床探究A型肉毒毒素疾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经诊断为偏头痛入院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注射A型肉毒毒素,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组治疗率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恢复好,P<0.05;服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治疗组为20.0%,对照组为25.0%,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偏头痛患者治疗时使用A型肉毒毒素,可有效缓解病患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邢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ranibizumab)后再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情况及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方法 自2014年2月~2015年12月共收集PDR病例22例(30只眼)进行临床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3~7 d行玻璃体切割术.观察注药术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及给手术带来的影响,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22例(30只眼)均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药术后1 d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较玻璃体腔注药前明显消退的有11只眼(36.67%),19只眼(63.33%)无明显变化.注药术后3 d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较玻璃体腔注药前明显消退的有25只眼(83.33%),5只眼(16.67%)无明显变化.注药术后7 d发现,仅2只眼(6.67%)视网膜新生血管无明显变化.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3 m矫正视力,比较术后3个月的BCVA与入院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4,P=0.005).结论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明显消退.PDR在玻璃体切割术前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相对缩短,在提高术后视力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并且延缓了术后病情的快速进展.
作者:赵艳霞;王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眼科门诊接收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n=40)与实验组(中西医治疗,n=40),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力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总治疗时间、角膜云翳程度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 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马德志;隋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2010 版消化系统 WHO 分类肝脏及肝内胆管肿瘤中列出了胆管的导管内乳头 状 肿 瘤 ( intr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IPN),分为低、中、高度病变及相关的浸润性癌[1] .胆管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 B) 约占 IPN 得1/3,而发生于肝内胆管的IPMN-B尤其罕见.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手术室4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风险意识培训,提高相关护士的风险意识,然后选取风险意识培训前与培训后的各5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提高风险意识后手术室护理差错率有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高风险意识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助于降低手术室相关护理差错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输卵管积脓的CT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2例经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卵管积液患者的CT表现,对其病变部位、形态、周围毗邻关系及CT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见附件区一侧或双侧囊性、囊实性包块,增强扫描囊壁多呈较明显均匀强化,部分周围可见渗出、粘连及盆腔积液.结论 CT检查在输卵管积脓的定位、定性诊断及病情评估上有明显优势.
作者:刘芳芳;王端福;黄文玉;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加味知柏地黄汤与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用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甲巯咪唑进行治疗,一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甲巯咪唑与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结果得知,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越,P值小于0.05;研究组治疗后TT3(2.64±1.08)mmol/L、TT4(85.34±35.19)mmol/L、FT3(6.30±1.18)mmol/L、FT4(17.49±5.35)mmol/L均比对照组更低;FSH(2.10±0.73)mlU/L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采用加味知柏地黄汤与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各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柏丽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甲组患者在乙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护理后,甲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高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骨质疏松疼痛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