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探究

高巍

关键词:妊高征, 优质护理, 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妊高征患者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治疗的妊高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0.2)分,明显比对照组的(7.1±0.3)分高,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使新生儿结局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压,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地高辛治疗扩张性心肌病102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与地高辛联用对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地高辛,共4周;对照组50例:用卡托普利和地高辛,共4周.结果 治疗组心力衰竭程度显著改善.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地高辛能显著改善扩张性心肌病的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张勇军;康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复位术结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微创复位术联合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作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加长型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NA),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微创复位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占优(P<0.05).结论 采用微创复位术联合PFNA作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恢复快,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史广强;马健;陈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具有多方面的多重耐药菌易感因素,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人群.为了更好的护理该类患者,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及报道,对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以期给予长期卧床患者对多重耐药感染进行有效的前期预防及感染后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单纯放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近期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3.33%的临床近期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级和2级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研究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总发生率分别为53.33%和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6.67%和20.00%)(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崔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眼科门诊接收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n=40)与实验组(中西医治疗,n=40),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视力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总治疗时间、角膜云翳程度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 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马德志;隋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②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数值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均P<0.05).③观察组总有效率(87.1%)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水力发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评价

    目的 为了解某水力发电厂的职业卫生现状,对该厂进行了职业病危害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对从事有职业特征工作的人群危险因素、健康受损程度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和探讨.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规范和标准,对某水力发电厂生产工艺等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1],从而提高职业危害性敏感度和识别力.结果 所有作业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和工频电场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结论 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

    作者:牛玉红;王国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2名作为研究对照组,通过运用尿酸酶比色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运用NIHSS评分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比较不同程度神经缺损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神经缺损患者与重度神经缺损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要明显高于轻度神经缺损患者(P<0.05),重度神经缺损患者的血清UA与hs-CRP水平要明显高于中度神经缺损患者(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且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临床防治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作者:廖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71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碳酸锂治疗,治疗组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PANSS以及CPT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1.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6.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部分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因素.方法 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ETV治疗,实验组采用ETV联合PEG-IFN-α 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基线期与治疗期间血清HBVDNA、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下降幅度(0.63±0.10 lg IU/mL)明显大于对照组(0.25±0.06 lg IU/mL),(P<0.05);实验组HBV DNA下降幅度(5.46±1.37 copies/mL)明显高于对照组(4.34±1.55 copies/mL),(P<0.05);实验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56.67%,46.67%,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30.0%,66.67%),(P<0.05).结论 使用ETV联合PEG-IFN-α 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敖白音那木位;高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放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泻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29例,占93.5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1例,占67.74%,两组在总有效率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采用放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立辉;徐野;李娇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雌激素及CA125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雌激素及CA125水平影响.方法 70例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少腹逐瘀汤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CA125水平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盆腔包块大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FSH、LH及E2水平较低(P<0.05),血清CA125水平及盆腔包块大小较低(P<0.01).结论 少腹逐瘀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性激素水平,且改善盆腔包块,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谢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治疗的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13年10月~2015年12月)作为实验的目标对象,对9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45例患者和实验组4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3.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比较可得,组间治疗前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治疗后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常规组4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实验组45例患者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张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阿托伐他汀单一治疗,给予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等心脏超声指标,脑利钠肽(BNP)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为(46.75±5.16)%、LVEDD为(62.08±6.12)mm、LVESD为(46.57±8.02)mm及BNP为(212.89±145.21)ng/mL,均优于对照组,不仅如此,其总好转率为96.67%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及脑利钠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用方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用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01月~2016年05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5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对照组:甲硝唑栓;通过对比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以突出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的临床联用价值.结果 在临床症状以及性激素水平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淑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方法在小儿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 择期行儿童腹股沟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11岁,ASAⅠ~Ⅱ级.予以0.25%布比卡因2 mg/kg,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第一组中,针被插入置于髂前上棘至脐连接线外侧四分之一和内侧四分之三交点处,第二组中,在第一组穿刺点内侧上方1 cm处.两组分别记录各时间点HR、NIBP、SpO2,并记录术后1~2 h、3~4 h、4 h后的镇痛效应.阻滞失败定义为操作过程中需要镇痛.结果 在研究观察期间,ILIH神经阻滞在第一组中的成功率为94.8%,在第二组中成功率94.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SPO2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P>0.5).复苏后,两组间疼痛变化的严重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儿童腹股沟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两种阻滞效果及成功率是相似.

    作者:张素红;吕微;勾宝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3年-2015年康平县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食品污染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康平县的主要餐饮机构、大卖场、超市、农贸市场食物中随机选取1400份食物样品,对其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生禽类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和其他食物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不同食物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其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食物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多数食物中存在着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因此,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以及控制,对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十分有益.

    作者:杨伟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10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手术患者55例.予以基础护理的手术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人性化护理的手术患者设为研究组,后比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进行比对,前者明显较高,研究中SAS、SDS改善情况好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宏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知柏地黄汤与小剂量甲巯咪唑联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加味知柏地黄汤与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用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甲巯咪唑进行治疗,一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甲巯咪唑与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结果得知,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越,P值小于0.05;研究组治疗后TT3(2.64±1.08)mmol/L、TT4(85.34±35.19)mmol/L、FT3(6.30±1.18)mmol/L、FT4(17.49±5.35)mmol/L均比对照组更低;FSH(2.10±0.73)mlU/L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采用加味知柏地黄汤与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各指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柏丽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肾细胞癌中Ki-67抗原表达与多层螺旋CT部分征象的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肾细胞癌(RCC)中Ki-67抗原表达与多层螺旋CT(MSCT)部分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RCC患者资料,观察所有RCC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包括肿瘤的大小,有无坏死、液化、囊变情况,强化峰值,肿瘤边界是否清楚,肾周脂肪有无浸润、淋巴结是否肿大,静脉腔是否侵犯,邻近器官有无侵犯或/和远处转移),以此分析肾细胞癌MSCT征象与Ki-67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64例RCC中Ki-67阳性表达率与部分MSCT征象有关(P<0.05).结论 肾细胞癌的部分多层螺旋CT征象与Ki-67抗原的表达存在关联,由此说明肾细胞癌的部分多层螺旋CT征象,能够间接反映肾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钱安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