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地高辛治疗扩张性心肌病102例的疗效观察

张勇军;康莉

关键词:扩心病, 芪苈强心胶囊, 地高辛, 螺内酯
摘要: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与地高辛联用对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诊断标准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地高辛,共4周;对照组50例:用卡托普利和地高辛,共4周.结果 治疗组心力衰竭程度显著改善.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地高辛能显著改善扩张性心肌病的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取根管内断针术的四手操作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给予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取根管内断针术患者四手操作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接受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取根管内断针术治疗的口腔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四手操作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取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取根管内断针术中给予患者四手操作护理能够提高取针率及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石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科病房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79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儿科病房79例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Diarrhea,AAD)临床观察.方法 分析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共1340例,其中共有79例患者发生AAD作为AAD组,未发生AAD的为对照组.分析AAD组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AAD组,引起AAD常见抗生素种类为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其中美洛西林舒巴坦高(17.7%),其次是美洛西林(15.2%)、 头抱哌酮舒巴坦(13.9%)、及阿奇霉素(13.9%);AAD的发生与性别无关(P>0.05),但是低龄患儿、体重较轻的而患儿、抗生素联用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的患儿更容易出现ADD(P<0.05)并且导致重要脏器损害和住院时间延长(P<0.05).结论 儿科病房临床上应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AAD的发生.

    作者:李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临床转归分析

    目的 对新生儿高促甲状腺激素血症(高TSH血症)的临床转归情况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对450例高TSH血症新生儿展开为期3~6年的随访,对其甲状腺功能及体格发育等情况展开观察与评估.结果 450例新生儿中,428例甲状腺功能处于正常水平,20例确诊为高TSH血症,另有2例确诊为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此外,新生儿随访结束时的TSH浓度与随访起始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高TSH血症患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恢复正常,少数患儿则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对其展开密切随访,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张文娟;张春丽;陈俊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用方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复方甲硝唑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用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01月~2016年05月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5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老年性阴道炎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对照组:甲硝唑栓;通过对比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以突出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的临床联用价值.结果 在临床症状以及性激素水平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复方甲硝唑栓+结合雌激素软膏,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淑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因素.方法 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ETV治疗,实验组采用ETV联合PEG-IFN-α 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基线期与治疗期间血清HBVDNA、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下降幅度(0.63±0.10 lg IU/mL)明显大于对照组(0.25±0.06 lg IU/mL),(P<0.05);实验组HBV DNA下降幅度(5.46±1.37 copies/mL)明显高于对照组(4.34±1.55 copies/mL),(P<0.05);实验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sAg转阴率和HBV DNA转阴率(56.67%,46.67%,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30.0%,66.67%),(P<0.05).结论 使用ETV联合PEG-IFN-α 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敖白音那木位;高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以收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开腹手术)、试验组(腹腔镜手术)各24例.比较手术和恢复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为(50.6±7.8)min、(42.5±6.0)h、(4.5±1.2)d,对照组为(38.4±5.5)min、(58.3±9.4)h、(7.0±1.8)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优先选用.

    作者:辛永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与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和地西泮在治疗小儿惊厥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处置小儿惊厥的更佳方法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收集儿科惊厥患儿1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地西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嗜睡、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的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与地西泮相似,但其发生嗜睡、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更安全.

    作者:谭佳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71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碳酸锂治疗,治疗组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PANSS以及CPT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1.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6.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与碳酸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部分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T与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CT和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CT和MRI诊断资料,对比分析CT和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的结果 的差异.结果 CT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共发现80个病灶,其中脑深部病灶和大脑皮层下病灶分别有8例(10.00%)和72例(90.00%),非出血病灶和出血病灶分别有15例(18.75%)和65例(81.25%);通过MRI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进行检测共发现212个病灶,其中脑深部病灶和大脑皮层下病灶分别有42(19.81)和170(80.19),非出血病灶和出血病灶分别有40例(18.87%)和172例(81.13%);CT和MRI对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检测数据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与CT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进行诊断,MRI诊断数据更加准确、全面和可靠.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放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泻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29例,占93.5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1例,占67.74%,两组在总有效率上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采用放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立辉;徐野;李娇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方法在小儿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 择期行儿童腹股沟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11岁,ASAⅠ~Ⅱ级.予以0.25%布比卡因2 mg/kg,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第一组中,针被插入置于髂前上棘至脐连接线外侧四分之一和内侧四分之三交点处,第二组中,在第一组穿刺点内侧上方1 cm处.两组分别记录各时间点HR、NIBP、SpO2,并记录术后1~2 h、3~4 h、4 h后的镇痛效应.阻滞失败定义为操作过程中需要镇痛.结果 在研究观察期间,ILIH神经阻滞在第一组中的成功率为94.8%,在第二组中成功率94.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SPO2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P>0.5).复苏后,两组间疼痛变化的严重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儿童腹股沟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两种阻滞效果及成功率是相似.

    作者:张素红;吕微;勾宝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R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后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ranibizumab)后再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情况及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方法 自2014年2月~2015年12月共收集PDR病例22例(30只眼)进行临床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3~7 d行玻璃体切割术.观察注药术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及给手术带来的影响,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22例(30只眼)均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注药术后1 d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较玻璃体腔注药前明显消退的有11只眼(36.67%),19只眼(63.33%)无明显变化.注药术后3 d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较玻璃体腔注药前明显消退的有25只眼(83.33%),5只眼(16.67%)无明显变化.注药术后7 d发现,仅2只眼(6.67%)视网膜新生血管无明显变化.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3 m矫正视力,比较术后3个月的BCVA与入院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4,P=0.005).结论 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明显消退.PDR在玻璃体切割术前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相对缩短,在提高术后视力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并且延缓了术后病情的快速进展.

    作者:赵艳霞;王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针对80例临床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观察检测的结果 以及病理分期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94%、83.33%、98.61%、62.5%和98.64%、66.67%、97.33%、80%;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病程的急性以及亚急性期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期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可以作为临床诊断DVT的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DVT的首选检测方法,两者结合检查,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虹;白连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培菲康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培菲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治疗CMV性肝炎患儿8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培菲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CMV-IgM、CM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损害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菲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红梅;黄雅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显微镜辅助与单纯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显微镜辅助下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与常规应用Dynesys的手术,探讨显微镜辅助手术的有效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25例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4年,其中12例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应用Dynesys系统减压术,另13例采用标准Dynesys系统减压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神经学、影像学评估,比较减压效果.结果 采用显微镜手术的12例患者,手术时间(120.5±25.0)min,术中出血量(396.61±165.492)mL,术后切口引流量(153±75.2)mL.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7.43±1.8,末次随访1.7±1.5.采用标准手术的1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30.6±3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52±179.352)mL,平均术后切口引流量(250±90.6)mL.VAS评分术前7.50±1.5,末次随访1.70±1.4.两种手术方式在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时间及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辅助下应用Dyne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术中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安全性高,出血量少,术后腰椎稳定性恢复好,效果佳.

    作者:付大鹏;廉皓屹;杨圣;芦健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1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单纯放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近期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3.33%的临床近期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级和2级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研究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总发生率分别为53.33%和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6.67%和20.00%)(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崔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具有多方面的多重耐药菌易感因素,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人群.为了更好的护理该类患者,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及报道,对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以期给予长期卧床患者对多重耐药感染进行有效的前期预防及感染后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高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3年~2015年沈阳市康平县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构成比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肠道门诊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中随机抽取6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这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患者进行病原菌监测,对病原菌的菌种进行鉴定,采用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并分析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结果 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经病原菌培养,共分离出285株病原菌,包括276株细菌菌株、9株病毒菌株,菌种占比从高至低排列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鲍氏志贺菌、痢疾志贺菌、轮状病毒、霍乱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普遍较低,而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均较为敏感.发病特点: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所占比例为63.67%;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多见于21~40岁人群,沙门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结论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卫生部门应在夏季加强感染性腹泻的安全教育和食品卫生监督.

    作者:苗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动机性访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的方法.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除饮食的自我管理能力外,其余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作为一种以改变患者动机的干预方法,动机性访谈应推广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作者:肖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8月~2014年1月采用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均采用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固定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门轴侧关节突螺钉锚定法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58.6岁,病程11.3±3.7个月;术前JOA评分(8.11±1.32)分,颈椎曲度指数(15.78±1.41)%.B组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法,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60.3岁,病程10.9±3.5个月,术前JOA评分(7.77±1.34)分,颈椎曲度指数(15.16±1.20)%.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并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12~18个月,平均14.7个月,术后12月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JOA评分为12.8±0.79分、改善率为(53.11±5.93)%,B组JOA评分为12.59±0.91分、改善率为(53.55±4.6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9例、B组8例出现轴性症状,发生率:A组50%,B组为36%,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12月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22±0.79)%,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3.97±0.7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开门侧关门发生,B组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结论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门轴侧关节突螺钉锚定法与微型钛板固定法均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两组术后远期均有部分病例出现轴性症状;相对于门轴侧关节突螺钉锚定法,微型钛板固定法更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作者:杨丹;廖志辉;李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