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葳葳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保留尿管拔管时机与输液余量关系.方法 分析行剖宫产的96例产妇临床资料,依据输液余量分为3组,分别为、250-500 mL、>500 mL,每组32例产妇.术后2天拔出尿管,观察对比3组产妇拔管后排尿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输液余量为250-500 mL是佳的拔管时机,该组产妇排尿效果佳,尿潴留、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输液余量为250-500 mL为佳拔管时机,此时拔管可有效促进患者自行排尿,减少膀胱充盈不厚或充盈过度引起的排尿困难和重插尿管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和关注.
作者:郭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间断光疗方法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50例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希望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进行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根据患儿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患儿行分次光疗,每次进行6h的蓝光双面照射,间隔6h后再行反复照射;对照组患儿25例行单次光疗,新生儿每天接受12 h的双面光疗.两组患儿均接受5天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之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为(168.3±23.8) umol/L,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为(211.6±25.4) umol/L,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实验组共5例患儿出现副作用,而对照组共出现11例副作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对照组的单次光疗,实验组的分次光疗退黄效果更佳,有效提升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收治的15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26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7.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房颤病史、有糖尿病史、有高脂血症病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NIHSS评分≥14分均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抗栓治疗、NIHSS评分均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有关,提示我们在临床上针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上,根据患者合并症综合考虑用药,谨慎使用溶栓、抗凝药物以减少出血转化的可能.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16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研究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数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数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面小,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疾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科病患184例发放调查问卷,统计病患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及健康知识普及情况,并且计算护理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普及率,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在护理改革前病患总体护理满意率远远低于护理改革后总体护理满意率;改革前的护理质量评分为远远低于改革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而护理差错评分方面,则是管理改革前远远高于管理改革后,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传统常规护理而言,落实团队管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能够大程度提升护理的效果以及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美娟;陈智萍;罗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两组手术中和手术后一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48 h血红蛋白值、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两组延迟愈合例数,术后并发症情况(膝关节疼痛、感染、固定针脱落).结果 根据kolmert功能评价,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3.33%,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降低延迟愈合率,减少术后48 h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为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患者雌二醇水平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并比较绝经后女性CH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出non-HDL-C水平,并对E2和non-HDL-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TC、TG和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non-HDL-C水平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2与non-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绝经后女性雌二醇水平下降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相关,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莉;胡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临床免疫检验58例,根据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检验时,对甲组29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对乙组29例进行常规检验,未进行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甲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检验质量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韦慧玲;时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提高药房药师的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创导优质服务,提升临床及患者的满意度.按照国家对于医院药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我院药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建立健全药学服务条例,使药师跳出单一“发药”模式,从而实施多元化的药学服务工作,实时考评药师综合服务素质,调查患者满意度变化.通过创新认识,积极改进药学服务模式,使药师的综合服务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临床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作者:贾迟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增加对老年腹痛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86例老年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住院病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的内科疾病病变部位:腹腔内脏器疾病70例(占81.40%),其常见病因为急性胃肠炎(占20.93%).腹腔外脏器疾病14例(占16.28%),全身性疾病2例(占总例数2.32%).结论 老年腹痛患者病因复杂,特征缺乏典型,病情变化快,预后较差,应重视其诊断及治疗.
作者:卜巧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将收治的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对比两组疗效、手术与并发症状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与81.2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与并发症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各项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应用于临床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率较低,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聂晓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服药护理指导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6年5月~11月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干预组:给予服药护理指导,对照组:常规服药护理,对两组服药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BPR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服药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实施内容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住院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全方面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治疗总有效率(96.55%)均高于对照组的各项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治疗总有效率(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面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能够使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大大得到升高,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合理、准确的依据,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于红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在膝关节软骨3D打印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成像,并将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STL格式,然后利用高精度3D打印机进行膝关节软骨打印建模,根据模型的质量以及精确度分析该序列的应用价值.结果 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可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利用该序列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软骨3D打印,可完整精确的打印出软骨模型.结论 利用脂肪抑制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FFE)序列进行膝关节软骨3D打印可得到理想的三维软骨模型,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建宇;李志奎;高洪波;邱兆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4.23±12.32)分、(59.68±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9.63)分、(42.36±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应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作者:候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宫腔镜手术综合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7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为主,综合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127例患者经过治疗,手术以后对本研究所有患者随访1年,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例数为99例,仍然闭经的患者2例,26例患者月经仍偏少.对患者的宫腔形态进行了解,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患者76例,基本恢复正常患者50例,1例患者未恢复.结论 临床上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为患者选择宫腔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的再粘连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和活产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赵惠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为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胸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与临床治疗前相对比,两组患者在大通气量(MVV)和每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患者提升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具有良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地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应在临床治疗中对胸腔镜手术进行广泛运用.
作者:杨晟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干涸时间、结痂时间和VAS疼痛评分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时间、干涸时间和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并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作者:张晋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宫腔镜在宫腔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376例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阴道超声诊断治疗,将其按照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进行分组,原发性不孕为A组,继发性不孕为B组.对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376例不孕不育患者中,宫腔异常的发生率为67.02%.其中B组中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发生宫腔异常的比率为72.66%,A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发生宫腔异常的比率为53.21%,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13.24,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因素所致的不孕不育的治疗诊断中更直观、简便且准确度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常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脑部肿瘤手术后出现凝血异常的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输血,观察组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输血.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后凝血情况、输血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在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输血后,患者的凝血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输血后经血栓弹力图检测,其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部肿瘤术后,使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患者实际情况然后进行输血,可以改善血凝异常患者的输血情况,提高患者的血液使用情况,增加患者的血凝质量,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磊;李燕;孙伟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