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斌;赖卉
目的 定量分析对比FS-LASIK和LASIK手术前后角膜瓣边缘密度值变化.方法 非随机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自愿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且随诊3个月以上,资料完整者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FS-LASIK组患者58例(115只眼),LASIK组共55例(11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术眼角膜密度的平均值,使用SPSS13.0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术前及术后裸眼及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与LASIK组术前、术后1天、1周、1月、3月角膜密度较术前均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角膜密度值逐渐减小,组间差距逐渐缩小.结论 FS-LASIK与LASIK两种手术后早期角膜瓣边缘平均密度值较术前均有所增加,FS-LASIK组较LASIK组角膜瓣密度值更高,但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作者:魏静;李卫涛;秦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CT成像(CTA),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CTA检查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及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病变支数(单支、双支、三支)、斑块性质(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1.40 mg/L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状况.
作者:夏野;徐新华;徐小栋;徐正平;刘欢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民航空勤人员眼外伤的分类和治疗情况及防护方式,为空勤人员减少外伤后停飞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各分子公司11例眼外伤民航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结果 眼外伤共计11例(13眼),均为钝挫伤.现就所有患者的BCVA转归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该组患者中,无丧失视觉功能案例,经治疗后患者光感-0.4之间患者中(7眼)有4例患者的BCVA值恢复到了0.5以上,占总数的76.92%.经治疗之后,有3例BCVA上升至0.2,出院之后于就诊前的BCVA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空勤人员之所以出现眼外伤情况,大都和平时运动密切相关,使用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在大程度上防止眼外伤出现,但绝大部分患者无法达到民航飞行的标准要求,建议转岗.
作者:李旻昊;徐静;张亚辉;彭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将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躁动程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次/min)88.1±7.6,收缩压(mmHg)134.2±12.8;舒张压(mmHg)150.0±10.7,观察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苏醒躁动程度等指标上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采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 心率,改善患者躁动症状.
作者:尹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收治的108例肝衰竭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即时好转率为11例(52.38%),出院后好转率为10例(47.6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6例(48.48%)、出院后好转率为17例(51.52%);药物性肝炎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4例(46.67%),出院后好转率为16例(53.33%),乙肝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3例(54.17%),出院后好转率为11例(45.83%).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均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肝衰竭疾病的辅助疗法.
作者:韩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腹股沟区肿块的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腹股沟肿块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 经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后,结果为有33例腹股沟疝患者,有18例隐睾(腹股沟型)患者,有21例精索鞘膜积液患者,有15例炎性淋巴结肿大患者,有8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有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其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8.00%(98/100).结论 对腹股沟肿块患者来说,采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上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倪文璐;胡玉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综合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的小儿呼吸性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重症监护室接诊的小儿呼吸性衰竭患儿中随机抽出7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8.11%和27.0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明显段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内的小儿呼吸性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
作者:陈魁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86例缺血性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在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血管血流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相对于药物治疗可有效患者患者颈内、颈外血管压力和血流量,保护脑组织功能,减缓疾病进展.
作者:唐涛;赵博;单继东;宋守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后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 、2015年2、016年每年第一季度住院分娩病例,共计3100例.对这些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及指征和母婴结局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每年上半年剖宫产率分别为59.8%(569/952)、53.8%(535/994)、48.9%(565/1154),产房中转剖宫产率分别为14.1%(54/383)、11.3%(52/459)、9.7%(5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年同期以瘢痕子宫、多胎、孕妇合并症及并发症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逐年递增,以巨大儿、社会因素、高龄初产、脐带绕颈和珍贵儿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逐年递减.2016年第一季度以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宫内感染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较前两年同期降低.三年同期分娩结局比较,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产程标准后,通过严格观察产程,认真把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按照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重症监护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到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中,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且可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
作者:李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沙利度胺在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一星期后依然存活的患者22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以及沙利度胺药物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两个月之内的死亡率以及胸部CT检验结果变化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胸部CT检验结果均呈现片状密度增高影,条索状改变,毛玻璃样以及双肺网格状均呈现加重发展态势,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纵膈气肿和双侧气胸症状,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研究组患者的胸部CT检验结果均呈现片状密度增高影,条索状改变,毛玻璃样以及双肺网格状均呈现逐渐减轻发展态势,有1例患者出现纵膈气肿和双侧气胸症状,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8.18%.结论 对于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患者使用沙利度胺药物治疗,能够极大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情况,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向GLENN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行双向GLENN术治疗的50例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中未有患者死亡,手术中有创动脉测压显示平均动脉压为(16.9±1.5)mmHg,手术后有创动脉测压显示平均动脉压为(18.3±2.0)mmHg,手术后平均SaO2为(82.5±2.1)%;患者紫绀症状显著减轻,手术后发生2例乳糜胸,经胸腔引流3周和素食后均痊愈,所有患者均无颅脑并发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手术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显示吻合口畅通,血液流动速度正常,未见血栓形成.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双向GLENN术是临床上一种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亚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参芎葡糖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前列地尔10 ug加入0.9%NS10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治疗14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酸碱度(PH)]、肺动脉收缩压(PASP)、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92.0%、对照组7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PASP、NT-proBNP、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PaO2、pH值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降低肺动脉压及及血液粘度,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磊;李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中药配合温针灸调整女性HPOA轴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经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30例为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开展中药配合温针灸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卵与妊娠概率,分析其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卵概率及妊娠概率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中药配合温针灸调整女性HPOA轴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可观.
作者:褚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清创水刀对开放性骨折创面清创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50例,其中使用清创水刀的患者24例,传统清创的患者26例,所有患者在行急诊清创手术均不超过入院后2~6h.对两组患者的创面准备时间、清创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率 、手术过程中的清创时间及清创次数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 、骨折分型、 年龄、受伤时间及骨折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水刀组平均创面准备时间及术中清创时间均比传统清创组的时间短,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水刀组在手术中的清创时间(41.25±7.58 min)低于传统清创所需的清创时间为(20.89±7.31 min)(P<0.05);清创水刀进行清创后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传统清创的阳性率有效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清创水刀对开放性骨折创面在手术中的清创时间有效地减少,可以使患者的创面炎症反应有所减轻,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也会有效降低.
作者:张仕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增加基层医师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糖尿病足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查阅文献及结合工作实际对糖尿病足诊断、治疗等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糖尿病足早起诊断治疗及清创的时机选择重要性,减轻糖尿病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晚期经济费用昂贵,早期综合治疗,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罗永斌;赖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奥美拉唑对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月1月-2017年2月诊治的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①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腹内高压、腹痛腹胀及肠道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腹内高、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早期应用在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助于降低腹内高压水平及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伏添;王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脑出血患者hs-CRP、TNF-α、IL-8及MEP水平的影响.方法从选取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实施研究,以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的置管吸引术式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普通的方式实施相应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不同方式治疗后作用效果以及对hs-CRP、TNF-α、IL-8及MEP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优者为60.34%(35/58),优良率为98.28%(57/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20/58)以及75.86%(44/58)(P<0.05).观察组患者当中发生呕吐,头痛以及食欲不佳的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评分在实施治疗之后均得到较为明显的调节,并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优于对照组效果较为明显(P<0.05).两组的TNF-α、IL-8及hs-CRP水平以及MEP潜伏期在治疗之后均得到有效减少,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能够有效调节脑出血TNF-α、IL-8及hs-CRP水平以及MEP潜伏期水平,并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小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较好.
作者:尹小雨;张冬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35%,是国内外常见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表现常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1 ]. 膜性肾病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议, 初始治疗建议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 近年来不少学者报道了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 但长期应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易引起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药学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1 例膜性肾病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用药依从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药学监护,以期临床药师可以更好的为此类患者做好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孟菲;苏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非晶状体及玻璃体源性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36例(36只眼),按照每组18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眼压为(39.46±5.1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一周患者的眼压为(18.50±4.36)mmHg,对照组患者术前眼压为38.38±5.21 mmHg,术后眼压为25.45±4.37 mmHg,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平均为0.78±0.11.术中和术后前房出血2例(2只眼)(11.11%),脉络膜脱离1例(1只眼)(5.55%),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平均为0.76±0.14,术中和术后前房出血5例(27.78%),脉络膜脱离3例(16.67%),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结膜瘘、角膜损害等手术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晶状体及玻璃体源性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萍;卢跃兵;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