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吕强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灸+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针灸+康复训练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干预进行探讨.方法 对泌尿外科接诊的72例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66例患者术日便可离床活动,2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现象,2天后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疼痛给予口服止痛药处理,2例原位新膀胱患者出现轻度尿失禁,经进行新膀胱排尿训练2周后好转,无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不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提高治疗效果的特点.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妇产科高危妊娠孕妇患者320例,并将她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而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20例高危妊娠孕妇护理需求率高的为胎儿的状况,需求率为82.73%;其次为孕妇自身的状况,需求率为62.42%,两组患者的需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96.2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87.42%,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率,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对胎儿和自身身体状况的护理需求率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甲状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将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FTS理念)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品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后生活品质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护理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FTS理念)对甲状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理,能够让患者的心理处于较好的状态,增强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生活品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按照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重症监护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到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中,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且可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

    作者:李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综合性护理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ICU小儿气管插管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分组讨论以便区分护理方式,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0例研究组(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5%高于对照组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综合护理应用到ICU小儿气管插管中,非计划性拔管可能性和并发生,发生率均得到降低,确保患儿治疗安全,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建立并维持护患关系的和谐性.

    作者:王启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将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躁动程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次/min)88.1±7.6,收缩压(mmHg)134.2±12.8;舒张压(mmHg)150.0±10.7,观察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苏醒躁动程度等指标上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采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 心率,改善患者躁动症状.

    作者:尹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严重创伤患者急救的全程优化护理

    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患者施以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100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提供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急救所需时间、有效救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研究组急救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为患者争取佳的抢救时机,对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巧云;宗岩;吴雪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剖宫产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与分析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策略,对照组则以常规方式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手术用时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9.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策略护理剖宫产手术产妇,具有促进产妇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整体护理对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讨对产褥期妇女实施整体护理后对预防产后抑郁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妇产科接诊的10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讨论,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产前1dEPDS评分,两组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观察组EP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预防或减少产褥期妇女产后抑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抗生素应用的临床合理性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抗生素应用的临床合理性与耐药性.方法 选取急诊内科开具的1356张抗生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其中200例患者行抗生素药敏试验与细菌培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临床应用中抗生素2种以上联合应用者的使用率明显高于1中抗生素或者3种以上(包含3种)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患者的使用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孢类抗生素的应用比例高于其他种类抗生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例抗生素中不合理用药现象12例,占总比例的6%,其中多为药物配伍不合理、溶媒错误、给药方式不合理等现象.结论 虽然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严格的应用原则,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用药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时不仅要考虑耐药性,对于药物种类也要合理进行选择.

    作者:颜成果;温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收治的108例肝衰竭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即时好转率为11例(52.38%),出院后好转率为10例(47.6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6例(48.48%)、出院后好转率为17例(51.52%);药物性肝炎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4例(46.67%),出院后好转率为16例(53.33%),乙肝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3例(54.17%),出院后好转率为11例(45.83%).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均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肝衰竭疾病的辅助疗法.

    作者:韩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黄体酮胶囊、保胎灵胶囊,观察两组保胎结局、治疗前后β-HCG水平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vs 75.6%),且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14.6%vs 17.1%),P>0.05,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能够有效改善保胎结局,提升β-HCG水平,而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盖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儿童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组研讨,分组后区分两组患儿护理方式,40例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40例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各患儿状况,并对比护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7.5%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后SAS、SDS评分状况,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心率指数(85±2)次/分低于对照组(109±1)次,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可显著改善患儿和其家属心理负面情绪,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治疗和护理工作实施的顺利性,提升疗效.

    作者:张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对膜性肾病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服务探讨

    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35%,是国内外常见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表现常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1 ]. 膜性肾病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议, 初始治疗建议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 近年来不少学者报道了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 但长期应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易引起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药学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1 例膜性肾病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用药依从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药学监护,以期临床药师可以更好的为此类患者做好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孟菲;苏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析糖尿病足诊疗

    目的 增加基层医师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糖尿病足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查阅文献及结合工作实际对糖尿病足诊断、治疗等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糖尿病足早起诊断治疗及清创的时机选择重要性,减轻糖尿病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晚期经济费用昂贵,早期综合治疗,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罗永斌;赖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9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中的病人在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实行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使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的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析法对入组的160例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左室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等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及心律失常情况、假性梗死Q波等心电图检查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30.00%的患者病变累及肾脏,36.25%的患者病变累及脂肪,33.75%的患者病变累及直肠粘膜,18.75%的患者尿液中游离单克隆轻链含量明显升高.35.00%的患者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30.00%的患者伴随有胸前导联低电压,35.00%的患者出现假性梗死Q波.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3.12±6.24)mm,舒张末期内径为(42.21±2.43)mm.22.50%的患者出现左心房增大,32.50%的患者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45.00%的患者合并心包积液.结论 心脏超声在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当心脏超声检查可见心内膜下出现心肌颗粒样反光增强时,需慎重考虑心脏淀粉样变,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确诊.

    作者:杨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4月-2017年7月进行双源CT检查的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所收集患者均采用双源CT低辐射扫描方案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4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中,70例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急性阑尾炎,1例为盲肠憩室炎,4例为正常阑尾(含盲肠憩室炎患者),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67例,正确诊断64例;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91.4%(64/70)、特异度为80%(4/5),诊断符合率为94.4%(68/72).结论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以有效的减少漏诊与误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于洪涛;陶智慧;马勇;谢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非晶状体及玻璃体源性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非晶状体及玻璃体源性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36例(36只眼),按照每组18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眼压为(39.46±5.1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一周患者的眼压为(18.50±4.36)mmHg,对照组患者术前眼压为38.38±5.21 mmHg,术后眼压为25.45±4.37 mmHg,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平均为0.78±0.11.术中和术后前房出血2例(2只眼)(11.11%),脉络膜脱离1例(1只眼)(5.55%),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平均为0.76±0.14,术中和术后前房出血5例(27.78%),脉络膜脱离3例(16.67%),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结膜瘘、角膜损害等手术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晶状体及玻璃体源性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萍;卢跃兵;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鼻饲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此基础之上进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综合护理,观察并对照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荆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