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莹莹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治疗效果,为剖宫产术中出血总结可行性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出血量>1000 mL,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及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治疗,观察患者所采取的止血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产妇术中出血量均超过1000 mL,其中62例(68.9%)出血量介于1000 mL~2000 mL,28例(31.1%)出血量>2000 mL,所采取的止血措施包括联合止血(22.2%)、缝合止血(31.1%)、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止血(21.1%)、宫腔填纱术(24.2%)、子宫切除(1.1%),经相应止血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止血效果较好.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较多,需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母婴安全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讨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在小儿呼吸衰竭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按照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重症监护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重症监护护理应用到小儿呼吸衰竭患者中,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且可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
作者:李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引入PDCA循环理念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5月某医学院校定点教学医院开展PDCA循环教学管理,2011年6月~2013年5月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学习,均选择35名实习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优良率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vs 74.3%,97.5%vs 86.3%),经χ2检验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4.280/21.154,P<0.05).结论 引入PDCA循环指导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实习护生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凤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头痛宁胶囊与谷维素片联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后组接受尼莫地平片实施治疗,前组接受头痛宁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4%;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每月头痛发作次数以及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头痛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4%,对照组复发率18%.结论 头痛宁胶囊与谷维素片联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以更明显帮助患者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减轻疼痛程度,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倪磊;路金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方法 收集妇产科高危妊娠孕妇患者320例,并将她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参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而参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20例高危妊娠孕妇护理需求率高的为胎儿的状况,需求率为82.73%;其次为孕妇自身的状况,需求率为62.42%,两组患者的需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要求,采用精细的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96.23%,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为87.42%,实验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满意率,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对胎儿和自身身体状况的护理需求率高,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35%,是国内外常见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表现常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1 ]. 膜性肾病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议, 初始治疗建议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 近年来不少学者报道了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 但长期应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易引起患者免疫力低下,出现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2]. 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药学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1 例膜性肾病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选择、用药依从性、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护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药学监护,以期临床药师可以更好的为此类患者做好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孟菲;苏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将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躁动程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次/min)88.1±7.6,收缩压(mmHg)134.2±12.8;舒张压(mmHg)150.0±10.7,观察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苏醒躁动程度等指标上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采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血压、 心率,改善患者躁动症状.
作者:尹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儿童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组研讨,分组后区分两组患儿护理方式,40例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40例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各患儿状况,并对比护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87.5%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后SAS、SDS评分状况,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心率指数(85±2)次/分低于对照组(109±1)次,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可显著改善患儿和其家属心理负面情绪,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确保治疗和护理工作实施的顺利性,提升疗效.
作者:张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9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中的病人在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实行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使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的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手术后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黄体酮胶囊、保胎灵胶囊,观察两组保胎结局、治疗前后β-HCG水平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vs 75.6%),且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14.6%vs 17.1%),P>0.05,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能够有效改善保胎结局,提升β-HCG水平,而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盖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增加基层医师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探讨糖尿病足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查阅文献及结合工作实际对糖尿病足诊断、治疗等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糖尿病足早起诊断治疗及清创的时机选择重要性,减轻糖尿病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晚期经济费用昂贵,早期综合治疗,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罗永斌;赖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严重创伤患者施以全程优化护理模式,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100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提供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及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急救所需时间、有效救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研究组急救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为患者争取佳的抢救时机,对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巧云;宗岩;吴雪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收治的108例肝衰竭患者,分析其一般资料,观察疗效.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即时好转率为11例(52.38%),出院后好转率为10例(47.62%);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6例(48.48%)、出院后好转率为17例(51.52%);药物性肝炎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4例(46.67%),出院后好转率为16例(53.33%),乙肝肝硬化患者即时好转率为13例(54.17%),出院后好转率为11例(45.83%).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治疗不同基础疾病诱发的肝衰竭均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肝衰竭疾病的辅助疗法.
作者:韩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腹股沟区肿块的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腹股沟肿块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其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 经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后,结果为有33例腹股沟疝患者,有18例隐睾(腹股沟型)患者,有21例精索鞘膜积液患者,有15例炎性淋巴结肿大患者,有8例淋巴结转移癌患者,有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其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8.00%(98/100).结论 对腹股沟肿块患者来说,采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上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倪文璐;胡玉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基底核区脑出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研究两组,每组人数为42例,其中对照组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研究组以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用药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统计研究组发生率为4.8%与对照组14.3% 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少,P<0.05.结论 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老年患者以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并发症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高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CHD患者中选出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前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后者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家用瑞舒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瑞舒伐他汀不近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
作者:张海文;杭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常规组),行B-Lynch子宫捆绑式缝合;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研究组),行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高达90.91%,比较常规组72.73%的止血有效率更高,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或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横向环行捆绑式缝扎子宫术,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止血,避免子宫切除,且此种术式止血效果好、术式简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护理操作配合.结果 本组6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出现心室颤动,电除颤2次,转为窦怍心律,术后循环平稳顺利返回ICU病房.结论 加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配合,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李纪萍;苏学媛;刘莉;陶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策略,对照组则以常规方式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手术用时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9.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策略护理剖宫产手术产妇,具有促进产妇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治疗方式进行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对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心理健康评分状况以及对胃溃疡穿孔的病理、预防、治疗等知识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出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溃疡穿孔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使治疗效率得到提升,治疗进程得到加快,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卢婧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