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文丽兰;徐桂娟;魏迎东;王雪梅

关键词:米氮平, 氟西汀, 抑郁症,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患者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HAMD (17项)进行评分以及效果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6.89±2.16),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1.17±4.46),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t=7.923,P<0.05)。结论米氮平临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髓核摘除大小与后路腰椎微创手术临床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髓核摘除大小与后路腰椎微创手术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根据患者术中的髓核摘除量分为甲乙两组,将髓核摘除量≥6立方厘米的患者分为甲组,共40例,将髓核摘除量<6立方厘米的患者分为乙组,共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以及行髓核摘除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腰痛VAS评分、下肢VAS评分和ODI评分等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术前评分(均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根据我院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所记录的椎间隙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等椎间隙高度变化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后路腰椎微创手术中,不需要刻意地追求髓核的摘除量,只需要对退变突出的责任髓核进行摘除以充分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即可。

    作者:高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证指南医案应用六味地黄丸及类方之方证辨析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辑录的医案展示了叶天士的诊疗经验和思想且包括许多方症具备的案例,反映了叶天士对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心得。

    作者:孙巧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和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客观评分为(18.52±2.65)分、主观评分为(26.50±5.42)分,总评分为(42.92±5.78)分。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客观评分为(17.42±2.25)分、主观评分为(22.50±5.36)分,总评分为(39.90±5.82)分。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主观积分、客观计分以及总积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即QOL)的影响。方法选择应用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2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对照组208例(传统肺癌根治术),在手术前后应用FACT-L量表、LCSS评分法和VAs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均有改善,观察组FACT-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为、LCSS评分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44%)显著低于对照组(19.7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能够在有效切除肿瘤病灶的同时,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大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症感染运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的分析

    目的:探究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受诊治的重症感染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结合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应用药物的起效时间以及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77%与对照组93.5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应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对比中可见利奈唑胺的起效更快,同时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振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100例前臂与手部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参照股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皮下感染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应用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中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且皮瓣断蒂时间较短,皮下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琪;张斌;关颖;王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2月对象取血液透析室52例,抽签分组。26例施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6例施行舒适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抑郁及焦虑改善更明显,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 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应用效果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姜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判断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和复发等并发症,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下降( 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预防、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大幅提升( P<0.05),并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医疗成本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作者:林丽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6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对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心理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法以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两种方式,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消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Foley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Foley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引产的100例足月产妇(2013年10月~2015年11月)作为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引产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48例足月产妇于Foley球囊脱落后直接行缩宫素引产,实验组52例足月产妇于Foley球囊脱落后行人工破膜,再行缩宫素引产,分析比较两组足月引产产妇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时间、总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8例产妇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9.17%、27.08%,实验组52例产妇的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分别为100.00%、11.54%;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比较可得,组间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且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比较可得,组间缩宫素使用时间的结果存在差异,P<0.05,但组间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Foley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引产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缩宫素使用时间,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其NOSIE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观察量表,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卢春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自发性腹膜炎患者66例,将其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诺氟沙星治疗,实验组给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基本恢复至正常;用药安全性方面,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一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12%;用药后疗效对比,实验组疗效更好,总有效率为96.97%。结论口服莫西沙星治疗自发性腹膜炎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郭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并发率以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前位护理模式患者的心律失常并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5,P<0.05)。而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 P>0.05)。对两组AMI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前位护理模式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卧床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780,17.452,7.691;P <0.05)。结论前位护理能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8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患者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氮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HAMD (17项)进行评分以及效果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6.89±2.16),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1.17±4.46),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t=7.923,P<0.05)。结论米氮平临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丽兰;徐桂娟;魏迎东;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共12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活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能力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值得推荐。

    作者:董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急诊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0.5~3 d内急诊去除血肿,并实施去骨瓣减压,研究组患者在4 h~1 d内实施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78%:40%),植物生存率与致死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合并综合治疗的改良治疗方法比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迟峰;王心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中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干预组采用细节管理方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健康教育、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术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满意人数32例,护理管理满意度为68.1%,干预组的护理满意人数有41例,护理管理满意度为87.2%,87.2%>68.1%,干预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其效果明显,患者对其满意度比较高,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经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成越;施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治疗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96例患者,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率(83.33%)、护理依从率(93.75%)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小于0.05。结论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后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依从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