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友兰
目的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还给予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在入组前后治疗遵从率的变化.结果 入组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不遵从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遵医行为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服从性,改善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沧源佤族高血压好发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治疗的500例沧源佤族高血压患者,通过分析法对患者的好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沧源佤族多分布在半山区或者是山区中,对于高血压专业知识的了解较少,且由于受到傣族土司统治的影响,经济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导致沧源佤族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喜吃槟榔、喝酒以及喝浓茶的习惯,且喜欢吃舂制盐含量较高食品,生活中习惯将牲畜关闭在两层住房的下层,因此导致沧源佤族多发高血压,且与内分泌、神经学说、精神等方面的关系不明确.结论 沧源佤族居住地的医院要加大高血压的危害以及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意识,提高沧源佤族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有效降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的致死致残率,提高沧源佤族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度.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48例二尖辩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7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相比,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二尖瓣病变手术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程昊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医院合理使用血液的措施.方法 抽取输血病例共有220份,外科102份、产科74份、内科44份.手术病人158份占71.8%,非手术病人62份占28.2%,对220分输血病例进行统计以及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血46例占20.9%,其中外科21例(20.6%),产科15例(20.3%),内科10例(22.7%);手术病人输血时出血量低于输入量31例(19.6%),非手术病人超量输血15例(24.1%),搭配输血28例(12.7%),输注营养血19例(8.6%),无效输血5例(2.3%),效果评价资料不全33例(15%).结论 输血已经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病人生命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血液当中的成分输注、输注血液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输注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出现已经引起相关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中不合理用血主要包括有超量输血、搭配输血等,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对应预防措施,使合理用血得到保障.
作者:张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病理学分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和p53的相关性.方法 骨外科自2004年~ 2012年手术切除的46例骨巨细胞瘤标本.根据GCT分级标准,Ⅰ级:22例,Ⅱ级:9例,Ⅲ级:15例.采用病理学手段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GCT进行了PCNA、Ki-67和p53分析.结果 ①GCT的Ⅰ级以多核巨细胞为主,Ⅱ级核分裂象增多,多核巨细胞数目减少,Ⅲ级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甚多,多核巨细胞甚少.②46例GCT中,PCNA在22例Ⅰ级的GCT中100%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88.9%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73.33%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表达略减少,但彼此间无差异.③46例GCT中,Ki-67在22例Ⅰ级的GCT中36.37%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44.44%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66.67%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表达亦略减少,而彼此间无差异.④46例GCT中,p53在22例Ⅰ级的GCT中4.55%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33.33%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40.0%表达,Ⅰ级与Ⅱ级和Ⅲ级间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GC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GCT的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强.PCNA是细胞增殖核抗原的标记物,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Ki-67是肿瘤细胞生长活跃程度的标志,Ki-67表达越高,肿瘤细胞生长越活跃,但均与GCT的级别无相关性.p53在GCT的Ⅲ级别明显的高表达,所以,p53可以判断GCT的恶性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浩;于泓波;李景先;张健;公伟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以将其称为慢性病,实质上就是一种难以自愈、发病潜伏期长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的有着较大影响.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发现,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已经占据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是我国居民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社区环境下慢性病的预防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基于社区环境下慢性病预防思路的构建,以此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作者:单翠平;赵志魁;王福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2名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n=43),细菌性肺炎(n=50),混合感染组(n=59).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混合感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小儿肺炎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D-二聚体可作为肺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作者:郭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与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实验组(卡维地洛与螺内酯组)38例,药物治疗20周,然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步行距离改变情况及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与螺内酯联合治疗,不仅能改善心功能,且长期使用更安全.
作者:张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肌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肌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NRS、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等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程度,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际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临床指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治疗的94例需要生化检验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临床生化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质量严格控制的生化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异常明显为8.5%,对照组为51.1%,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现性、时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通过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异常率,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赖琼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妇产科的工作效率,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孕妇及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妇产科就诊的54例胎盘早剥患者,收集其就诊期间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验结果,记录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相关结论分析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致病因素,占51.85%,与其他致病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妊娠期外伤和性生活,占20.37%.由于胎盘早剥多发病较急且进展迅速,因此多采取剖宫产分娩,本次研究中有42例(77.78%)行剖宫产分娩,12例(22.22%)阴道分娩.出现1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6例轻度窒息,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3例.3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经救治后好转.结论 严密细致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降低围产期患儿的死亡率,改善胎盘早剥的围生结局.
作者:王丹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闭合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的闭合性腹部创伤100例病人,对100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病人全部采取临床腹腔穿刺术进行诊断,当中临床腹腔穿刺呈现阳性的有92例,其阳性率92%.临床腹部B超检查呈现阳性的有87例,其阳性率87%.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和透视检查共25例,显示存在膈下游离气体13例.100例病人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后,其中治愈有98例,占总体的98%,死亡2例,占总体的2%.其中死亡2例病人全部伴有颅脑外伤,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手术以后并发症包括有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腹部切口感染,它们依次为2例、1例、2例.结论 闭合性腹部创伤采取临床腹腔穿刺术、B超以及CT等相关临床检查,可以使临床确诊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临床初期应该主要采取抗休克治疗,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手术方式,在临床手术以后合理采取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而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行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接诊30例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均给予牙种植修复(植入75颗种植体),并给予二期修复,负载进行随访3年.结果 负载一年后,成功率为96.00%,负载3年后成功率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成功率均分别高于即刻种植组、GBR患者(P<0.05).负载1年后的吸收量为(0.78±0.24)mm,明显低于负载3年后吸收量(1.29±0.31)mm(P <0.05).且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吸收量分别显著低于即刻种植、GBR患者(P<0.05).结论 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进行较完善的治疗,在其病情得到控制后进行牙种植修复,在早期及长期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罗华渊;牛晓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生血糖浆联合维生素C泡腾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生血糖浆联合维生素C泡腾片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生血糖浆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血糖浆联合维生素C泡腾片有助于改善贫血,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路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收治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对照组1),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0例,健康群体30例(对照组2).分别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hs-CRP)、血糖水平等进行检测.将观察组平均分为两组,第1组行单纯降血糖治疗,第2组行牙周病基础+一般降血糖治疗.结果观察组HbAlc、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的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显著改善.观察组1 HbAlc显著改善,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2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1.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可促使病情加重恶化.故对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等危险因素有效干预对其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 2014年11月收治的10例进行ELAPE手术的直肠癌患者(ELAPE组),另选择11例进行传统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传统组).结果 ELAPE组手术时间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术中出血量、ASA评分均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10例中,发生并发症1例,其中尿潴留1例.传统组发生并发症1例,术中穿孔1例伤口延迟愈合.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伤口均愈合,有并发症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ELAPE可减少术中肠穿孔的发生率,减少会阴切口延迟愈合.
作者:钱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ku1000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假阳性的原因.方法 选取2114例尿标本,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标本,再使用显微镜进行尿沉渣复检.结果 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阳性率为22.8%(483/2114),显微镜法红细胞阳性率为15.9%(337/2114),经统计学分析,P<0.001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检测中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沉渣分析仪应与人工镜检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尹丽娟;常丽;胡海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90岁,42 kg,ASAⅢ级,右(R)股骨粗隆,股骨颈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动力髋钢板内固定术.既往有房颤,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脊柱轻度变形,一般情况可,生化检查基本正常.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右(R)下肢股浅静脉附壁血栓.腰椎CT提示:L5/S1 L3/L4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选择L2-3节点,直入无间隙,旁开顺利,分3次给药8 mL(0.89%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平面在T10,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100 min.
作者:邓凯;王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接收的患有COPD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联合BiPAP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分压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分压、呼吸以及心率频率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使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