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霞
目的 研究生血糖浆联合维生素C泡腾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生血糖浆联合维生素C泡腾片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生血糖浆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血糖浆联合维生素C泡腾片有助于改善贫血,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路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的58例,并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接受手术治疗后,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在82 ~216 min之间,平均(148±38) min,出血量为12~ 125 mL之间,平均(68±8)mL.手术后3~ 10天拔出了引流管.2例患者发生胆汁漏,接受引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5~ 10天,平均(6.5±3.5)天.留置T管患者,并在手术后的第2周~第4周拔除T管.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发生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具有创面小、术后疼痛轻微、疗效显著等优点,配合系统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巩固术后效果.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3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占27.91%),其中腹腔出血4例,腹腔积液6例,切口感染2例,经治疗均好转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4±2.6)天.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通过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及联合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适应症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对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1月,根据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Harris评分由治疗前(50 ~ 84分),提高到治疗后(75 ~9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影像学检查示:股骨头轮廓光滑,无坏死进展.结论 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支撑,缓解症状,改善股骨头的供血,促进骨长入,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治同;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53例闭合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5例行常规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相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2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0.114,P=0.736).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葛洪刚;周里;孙铁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收治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对照组1),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0例,健康群体30例(对照组2).分别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hs-CRP)、血糖水平等进行检测.将观察组平均分为两组,第1组行单纯降血糖治疗,第2组行牙周病基础+一般降血糖治疗.结果观察组HbAlc、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的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显著改善.观察组1 HbAlc显著改善,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2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1.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可促使病情加重恶化.故对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等危险因素有效干预对其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医院合理使用血液的措施.方法 抽取输血病例共有220份,外科102份、产科74份、内科44份.手术病人158份占71.8%,非手术病人62份占28.2%,对220分输血病例进行统计以及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血46例占20.9%,其中外科21例(20.6%),产科15例(20.3%),内科10例(22.7%);手术病人输血时出血量低于输入量31例(19.6%),非手术病人超量输血15例(24.1%),搭配输血28例(12.7%),输注营养血19例(8.6%),无效输血5例(2.3%),效果评价资料不全33例(15%).结论 输血已经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病人生命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血液当中的成分输注、输注血液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输注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出现已经引起相关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中不合理用血主要包括有超量输血、搭配输血等,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对应预防措施,使合理用血得到保障.
作者:张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接收的患有COPD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联合BiPAP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分压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分压、呼吸以及心率频率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使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52.63%、10.53%,对照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23.33%、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实验组硬膜下积液及脑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
作者:靳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48例二尖辩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7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相比,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二尖瓣病变手术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程昊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治疗组(n=62).对照组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CR+PR) 5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CR+ PR) 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疗法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可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深入研究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临床明确诊断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探索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禁食1天后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禁食2天后和禁食3天后的研究对象(P值分别为0.022和0.03),而禁食2天后的再出血率又明显高于禁食3天后的再出血率,两组之间再出血率比较P=0.046.结论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存在有负相关的关系,禁食时间越长,患者出现再出血的概率越低.
作者:康继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90例2012年10月~2014年5月接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有助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文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病灶支气管镜腔内抗癌药物顺铂注射以缓解气道阻塞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40例腔内生长型20例,随机分为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观察组奥林巴斯BF-1T-260和配套的NM-3K型针注射顺铂40 ~ 60 mg到肿瘤外周,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EP方案常规化疗.根据病理类型对照组患者采用EP或EP方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相比对照组50%的有效率,具有显著更高的临床效果,P <0.05.结论 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可以迅速使肿瘤缩小或消失,缓解引起的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阻塞.因此,该方法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作者:李源;周庆元;房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 2014年11月收治的10例进行ELAPE手术的直肠癌患者(ELAPE组),另选择11例进行传统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传统组).结果 ELAPE组手术时间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术中出血量、ASA评分均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10例中,发生并发症1例,其中尿潴留1例.传统组发生并发症1例,术中穿孔1例伤口延迟愈合.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伤口均愈合,有并发症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ELAPE可减少术中肠穿孔的发生率,减少会阴切口延迟愈合.
作者:钱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些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民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卫生部在2010年提出了“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护士工作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会对护士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下面就浅析优质护理特色服务在产科中的实验体会.
作者:唐中兰;蒋本利;赵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置措施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的患有重症胸部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49例,对49例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 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49例重症胸部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对重症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采取早期临床抢救,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王文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用胶经皮瘤腔内注射治疗四肢血管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4月26例四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均采取动脉内造影确认,DSA引导下定位,用Seldinger穿刺针穿刺瘤腔,减影确认后注射医用胶,每次注入0.3 ~0.5 mL,总用量不超过2 mL,至假性动脉瘤显影消失,无造影剂外溢.术后注意监测患者全身状况和远段动脉搏动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1~3次栓塞即获得成功,医用胶用量0.3~1.8 mL,注射完毕后立即减影,23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患者栓塞后瘤腔消失,出血终止,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3例注射毒品伴腹股沟感染患者术后给予清创后好转出院.结论 经皮穿刺瘤腔注射医用胶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熙园;陶晓娜;沈雅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探讨防治方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产妇的生产安全,深入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救护措施促进产科学发展.方法 对300例产妇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诱发因素是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因素.为预防此病的发生因避免子宫内膜的损伤,减少非意外流产及提倡少生优生.
作者: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