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刚;周里;孙铁伟
目的 对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84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照组行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OL评分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行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为优者占66.67%(28/42),优良率为97.62% (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使用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痛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杜景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门诊集中输液的各个环节,查找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保证门诊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 成立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结果 就门诊集中输液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论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及人性化服务,促进门诊集中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谭玮璎;康小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也是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生物力学的不断发展,内固定器械和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经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已经逐步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主要的微创手术方法.就球囊扩张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孙瑞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肠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病人共70例,对70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 70例病人通过临床手术治疗以后完全恢复正常,血液常规、体温、肝脏以及肾脏功能检查都没有任何的明显异常.临床手术以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腹部疼痛(阵发性)、呕吐以及恶性等,切口愈合显著,没有过敏征象,通过B超检查腹部没有发现明显的积液存在,连续跟踪随访一年,没有出现1例肠粘连、肠梗阻以及其他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出现,当中有1例在临床手术以后六个月再一次采取剖腹手术,发现切口和腹腔当中没有明显的粘连.结论 肠粘连采取透明质酸钠进行预防,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并且不会造成腹腔感染以及药敏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庄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59例(64.13%),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65%,对照组患儿治愈41例(44.57%),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接收的患有COPD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联合BiPAP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分压显著增加,二氧化碳分压、呼吸以及心率频率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取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使呼吸衰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沧源佤族高血压好发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治疗的500例沧源佤族高血压患者,通过分析法对患者的好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沧源佤族多分布在半山区或者是山区中,对于高血压专业知识的了解较少,且由于受到傣族土司统治的影响,经济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导致沧源佤族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喜吃槟榔、喝酒以及喝浓茶的习惯,且喜欢吃舂制盐含量较高食品,生活中习惯将牲畜关闭在两层住房的下层,因此导致沧源佤族多发高血压,且与内分泌、神经学说、精神等方面的关系不明确.结论 沧源佤族居住地的医院要加大高血压的危害以及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居民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意识,提高沧源佤族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有效降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的致死致残率,提高沧源佤族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度.
作者:张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技术.方法 对收治的78例眼球摘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稳定、住院周期缩短,术后效果良好,后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做好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树立重返社会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患者的手术时机与术式选择策略.方法 以接诊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3天内手术与3天后手术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36例、B组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情况.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术式处理来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属于常见疾病,应及时采取手术处理,但不能局限于发病3天内手术的患者,对于发病3天后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也是比较安全可行的,值得借鉴.
作者:胡中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满意度.
作者: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型中的红细胞(RBC)参数变化及其在α-地中海贫血初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已建立的技术和方法测定665例患者的基因型,其中426例为α-地中海贫血组(包括SEA 272例、静止型95例和HbH 59例),239例正常组.测量其相对应的红细胞参数(RBC计数、HGB、MCV、MCH、RDW).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男性静止组的RBC计数和RDW均P>0.05差异不明显,HBH组有RBC计数P>0.05差异不明显;女性只有静止组的RDW P>0.05差异不明显,其余比较均P<0.05差异显著;(2)随着贫血加重,RBC的各项参数差异越明显.结论 表型红细胞参数可以做为α-地中海贫血的初筛,有助于基层医院开展地贫筛查.
作者:张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及联合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适应症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对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1月,根据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Harris评分由治疗前(50 ~ 84分),提高到治疗后(75 ~9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影像学检查示:股骨头轮廓光滑,无坏死进展.结论 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支撑,缓解症状,改善股骨头的供血,促进骨长入,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治同;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医院合理使用血液的措施.方法 抽取输血病例共有220份,外科102份、产科74份、内科44份.手术病人158份占71.8%,非手术病人62份占28.2%,对220分输血病例进行统计以及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血46例占20.9%,其中外科21例(20.6%),产科15例(20.3%),内科10例(22.7%);手术病人输血时出血量低于输入量31例(19.6%),非手术病人超量输血15例(24.1%),搭配输血28例(12.7%),输注营养血19例(8.6%),无效输血5例(2.3%),效果评价资料不全33例(15%).结论 输血已经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病人生命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血液当中的成分输注、输注血液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输注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出现已经引起相关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中不合理用血主要包括有超量输血、搭配输血等,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对应预防措施,使合理用血得到保障.
作者:张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2名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n=43),细菌性肺炎(n=50),混合感染组(n=59).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混合感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小儿肺炎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D-二聚体可作为肺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作者:郭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置措施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的患有重症胸部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49例,对49例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 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49例重症胸部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对重症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采取早期临床抢救,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王文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如何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评估沟通效果.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既提高了工作质量,也提高了员工素质,增进了科间的理解,维系和谐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院内感染的防控.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的有效沟通十分重要,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科室和谐,加强院内感染的防控.
作者:杨翠;杨枝叶;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3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占27.91%),其中腹腔出血4例,腹腔积液6例,切口感染2例,经治疗均好转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4±2.6)天.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易出现并发症,通过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还给予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在入组前后治疗遵从率的变化.结果 入组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不遵从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遵医行为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服从性,改善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52.63%、10.53%,对照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23.33%、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实验组硬膜下积液及脑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
作者:靳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牙齿的修复种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缺失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腔生物材料的不断研发创新,口腔种植材料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全面的更新我国现存口腔种植应用材料.
作者:罗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