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如何与临床进行有效沟通

杨翠;杨枝叶;杨慧敏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临床科室, 沟通
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如何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评估沟通效果.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既提高了工作质量,也提高了员工素质,增进了科间的理解,维系和谐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院内感染的防控.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的有效沟通十分重要,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科室和谐,加强院内感染的防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高压氧治疗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90例2012年10月~2014年5月接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有助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文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和相对评分法在病情评价中的可靠性分析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临床绝对和相对评分法量化形式对MG患者,非MG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新斯的明试验评分,以确定评分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提高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出现症状的25例MG患者和12例非MG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非MG患者中包含9例非MG患者和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及阿托品,将注射前1h,及注射后1h每10 min的临床及相对评分记录统计学检验试验前显效时的绝对评分,同时对相对评分的阳性和阴性界定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MG组于的试验前后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选择相对评分的60%界定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值,25%界定为阴性时,约登指数相对高.结论 MG临床绝对评分法和相对评分法有助于对MG患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炜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服务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索对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产科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为97.0%、生活质量评分为96.1%;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为78.0%、生活质量评分为7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分娩产妇,在满意度、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分娩产妇,并且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的配合程度,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作者:杨晓莉;周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满意度.

    作者: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原因及临床分析.方法 将2009年1月~2013年10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进行汇总,通关观察并分析出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特点.结果 通过调查的孕妇为800例,其中检查出发生心脏血管畸形的胎儿有10例,正常出生胎儿大脑中动脉PI高于血管畸形胎儿[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产前孕妇的超声心动图的观察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胎儿的缺陷,因此是孕妇产前检查的好方法.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PCNA,Ki-67,p5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病理学分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和p53的相关性.方法 骨外科自2004年~ 2012年手术切除的46例骨巨细胞瘤标本.根据GCT分级标准,Ⅰ级:22例,Ⅱ级:9例,Ⅲ级:15例.采用病理学手段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GCT进行了PCNA、Ki-67和p53分析.结果 ①GCT的Ⅰ级以多核巨细胞为主,Ⅱ级核分裂象增多,多核巨细胞数目减少,Ⅲ级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甚多,多核巨细胞甚少.②46例GCT中,PCNA在22例Ⅰ级的GCT中100%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88.9%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73.33%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表达略减少,但彼此间无差异.③46例GCT中,Ki-67在22例Ⅰ级的GCT中36.37%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44.44%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66.67%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表达亦略减少,而彼此间无差异.④46例GCT中,p53在22例Ⅰ级的GCT中4.55%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33.33%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40.0%表达,Ⅰ级与Ⅱ级和Ⅲ级间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GC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GCT的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强.PCNA是细胞增殖核抗原的标记物,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Ki-67是肿瘤细胞生长活跃程度的标志,Ki-67表达越高,肿瘤细胞生长越活跃,但均与GCT的级别无相关性.p53在GCT的Ⅲ级别明显的高表达,所以,p53可以判断GCT的恶性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浩;于泓波;李景先;张健;公伟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深入研究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临床明确诊断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探索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禁食1天后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禁食2天后和禁食3天后的研究对象(P值分别为0.022和0.03),而禁食2天后的再出血率又明显高于禁食3天后的再出血率,两组之间再出血率比较P=0.046.结论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存在有负相关的关系,禁食时间越长,患者出现再出血的概率越低.

    作者:康继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肌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肌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肌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NRS、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等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程度,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际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门诊患者集中输液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 从门诊集中输液的各个环节,查找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保证门诊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 成立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结果 就门诊集中输液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论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及人性化服务,促进门诊集中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谭玮璎;康小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10月收治的85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PaO2 、PaCO2 、pH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43例患者,经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后的动脉血PaO2 、PaCO2 、pH值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改善更为显著,经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动脉血PaO2 、PaCO2 、pH值,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世敏;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牙种植修复30例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行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接诊30例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均给予牙种植修复(植入75颗种植体),并给予二期修复,负载进行随访3年.结果 负载一年后,成功率为96.00%,负载3年后成功率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成功率均分别高于即刻种植组、GBR患者(P<0.05).负载1年后的吸收量为(0.78±0.24)mm,明显低于负载3年后吸收量(1.29±0.31)mm(P <0.05).且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吸收量分别显著低于即刻种植、GBR患者(P<0.05).结论 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进行较完善的治疗,在其病情得到控制后进行牙种植修复,在早期及长期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罗华渊;牛晓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100例心肌缺血(SMI)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 2014年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100例,其中50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其余50例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标记为观察组.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在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使用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0%,两组对比,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醒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其他药物.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52.63%、10.53%,对照组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23.33%、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实验组硬膜下积液及脑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骨瓣开颅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

    作者:靳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58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的58例,并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接受手术治疗后,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在82 ~216 min之间,平均(148±38) min,出血量为12~ 125 mL之间,平均(68±8)mL.手术后3~ 10天拔出了引流管.2例患者发生胆汁漏,接受引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5~ 10天,平均(6.5±3.5)天.留置T管患者,并在手术后的第2周~第4周拔除T管.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发生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具有创面小、术后疼痛轻微、疗效显著等优点,配合系统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巩固术后效果.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瘤腔注射医用胶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医用胶经皮瘤腔内注射治疗四肢血管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4月26例四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均采取动脉内造影确认,DSA引导下定位,用Seldinger穿刺针穿刺瘤腔,减影确认后注射医用胶,每次注入0.3 ~0.5 mL,总用量不超过2 mL,至假性动脉瘤显影消失,无造影剂外溢.术后注意监测患者全身状况和远段动脉搏动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1~3次栓塞即获得成功,医用胶用量0.3~1.8 mL,注射完毕后立即减影,23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患者栓塞后瘤腔消失,出血终止,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3例注射毒品伴腹股沟感染患者术后给予清创后好转出院.结论 经皮穿刺瘤腔注射医用胶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熙园;陶晓娜;沈雅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53例闭合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5例行常规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相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2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0.114,P=0.736).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葛洪刚;周里;孙铁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牙齿的修复种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缺失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腔生物材料的不断研发创新,口腔种植材料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全面的更新我国现存口腔种植应用材料.

    作者:罗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未停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情况下,将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辅助用药;对照组20例,单纯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月、3月、6月时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透明质酸钠预防肠粘连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肠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病人共70例,对70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 70例病人通过临床手术治疗以后完全恢复正常,血液常规、体温、肝脏以及肾脏功能检查都没有任何的明显异常.临床手术以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腹部疼痛(阵发性)、呕吐以及恶性等,切口愈合显著,没有过敏征象,通过B超检查腹部没有发现明显的积液存在,连续跟踪随访一年,没有出现1例肠粘连、肠梗阻以及其他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出现,当中有1例在临床手术以后六个月再一次采取剖腹手术,发现切口和腹腔当中没有明显的粘连.结论 肠粘连采取透明质酸钠进行预防,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并且不会造成腹腔感染以及药敏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庄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闭合性腹部创伤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闭合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的闭合性腹部创伤100例病人,对100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病人全部采取临床腹腔穿刺术进行诊断,当中临床腹腔穿刺呈现阳性的有92例,其阳性率92%.临床腹部B超检查呈现阳性的有87例,其阳性率87%.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和透视检查共25例,显示存在膈下游离气体13例.100例病人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后,其中治愈有98例,占总体的98%,死亡2例,占总体的2%.其中死亡2例病人全部伴有颅脑外伤,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手术以后并发症包括有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腹部切口感染,它们依次为2例、1例、2例.结论 闭合性腹部创伤采取临床腹腔穿刺术、B超以及CT等相关临床检查,可以使临床确诊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临床初期应该主要采取抗休克治疗,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手术方式,在临床手术以后合理采取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而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