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癌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杜景升

关键词:非全植入式, 硬膜外腔输注, 癌症疼痛, 有效性, 安全性
摘要:目的 对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84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照组行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OL评分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行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为优者占66.67%(28/42),优良率为97.62% (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使用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痛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影响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无痛人流手术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自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较之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明显占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无痛人流手术者,予以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恐惧心理,还能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玮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治疗组(n=62).对照组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组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CR+PR) 5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CR+ PR) 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疗法疗效显著,且毒副反应可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莫沙必利和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与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7.7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用药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谭书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技术.方法 对收治的78例眼球摘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稳定、住院周期缩短,术后效果良好,后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做好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树立重返社会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分型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究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特征,分析各分型的特征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0例诊断为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患者,对其进行分型并分析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依据病情的峰值时间不同分为AIDP(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组和CIDP(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组,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有无前驱感染、前有无肌肉萎缩、无颅神经症状比较差异显著(P<0.05);依据预后情况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较差组,两组患者的病情达峰值时肌力评价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区别AIDP和CIDP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有无前驱感染、前有无肌肉萎缩、无颅神经症状的情况.病情达到峰值时肌力评分较高者病情较轻,同时病情达到峰值时肌力评分还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假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ku1000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假阳性的原因.方法 选取2114例尿标本,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标本,再使用显微镜进行尿沉渣复检.结果 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阳性率为22.8%(483/2114),显微镜法红细胞阳性率为15.9%(337/2114),经统计学分析,P<0.001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检测中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沉渣分析仪应与人工镜检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尹丽娟;常丽;胡海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牙齿的修复种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缺失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腔生物材料的不断研发创新,口腔种植材料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全面的更新我国现存口腔种植应用材料.

    作者:罗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100例心肌缺血(SMI)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 2014年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100例,其中50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其余50例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标记为观察组.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组在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使用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0%,两组对比,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醒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优于其他药物.

    作者:王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喜炎平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愈59例(64.13%),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65%,对照组患儿治愈41例(44.57%),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收治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对照组1),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0例,健康群体30例(对照组2).分别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hs-CRP)、血糖水平等进行检测.将观察组平均分为两组,第1组行单纯降血糖治疗,第2组行牙周病基础+一般降血糖治疗.结果观察组HbAlc、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2的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显著改善.观察组1 HbAlc显著改善,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2改善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1.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2型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可促使病情加重恶化.故对HbAlc、hs-CRP、龈沟出血指数等危险因素有效干预对其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癌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症疼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84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对观察组患者行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照组行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方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OL评分在治疗当天、两周后以及治疗末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行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为优者占66.67%(28/42),优良率为97.62% (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使用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对于癌痛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杜景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护理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护理.方法 充分的肠道准备,注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引流,加强肛周皮肤护理.结果 945例直肠癌保肛术,其中有30例发生吻合口漏,占3.9%,其中25例经保守治疗,23 ~41天漏口愈合,5例先行造瘘,90天后漏口愈合回纳造口.结论 细致的心理护理,重视肠道准备,有效引流,加强肛周皮肤护理对漏口愈合极为有效,提高了漏口愈合率.

    作者:徐爱民;刘畅;徐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与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与螺内酯联合应用治疗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实验组(卡维地洛与螺内酯组)38例,药物治疗20周,然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步行距离改变情况及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与螺内酯联合治疗,不仅能改善心功能,且长期使用更安全.

    作者:张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48例二尖辩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7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胸腔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相比,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较为理想的二尖瓣病变手术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程昊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球囊扩张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折现状及进展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也是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生物力学的不断发展,内固定器械和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经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已经逐步成为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主要的微创手术方法.就球囊扩张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孙瑞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如何规范我院合理用血的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医院合理使用血液的措施.方法 抽取输血病例共有220份,外科102份、产科74份、内科44份.手术病人158份占71.8%,非手术病人62份占28.2%,对220分输血病例进行统计以及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血46例占20.9%,其中外科21例(20.6%),产科15例(20.3%),内科10例(22.7%);手术病人输血时出血量低于输入量31例(19.6%),非手术病人超量输血15例(24.1%),搭配输血28例(12.7%),输注营养血19例(8.6%),无效输血5例(2.3%),效果评价资料不全33例(15%).结论 输血已经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治疗手段,在挽救病人生命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血液当中的成分输注、输注血液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输注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出现已经引起相关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其中不合理用血主要包括有超量输血、搭配输血等,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对应预防措施,使合理用血得到保障.

    作者:张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卒中康复期的中医护理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38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卒中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 =37例)与观察组(n=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中医护理,对比总有效治疗率、运动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运动功能评分为89.21±11.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80.35±9.31分)(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行中医护理,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宜在临床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雷友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并且取得良好的满意度.

    作者: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原因及临床分析.方法 将2009年1月~2013年10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进行汇总,通关观察并分析出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特点.结果 通过调查的孕妇为800例,其中检查出发生心脏血管畸形的胎儿有10例,正常出生胎儿大脑中动脉PI高于血管畸形胎儿[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产前孕妇的超声心动图的观察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胎儿的缺陷,因此是孕妇产前检查的好方法.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深入研究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临床明确诊断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探索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禁食1天后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禁食2天后和禁食3天后的研究对象(P值分别为0.022和0.03),而禁食2天后的再出血率又明显高于禁食3天后的再出血率,两组之间再出血率比较P=0.046.结论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与禁食时间存在有负相关的关系,禁食时间越长,患者出现再出血的概率越低.

    作者:康继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