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全华
目的:探讨肛裂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肛裂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患者,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采用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B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结论在针对于肛裂疾病的治疗中,通过采用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治疗和高效治疗。
作者:吴兆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临床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同时对其临床作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参与此次观察,并按照所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两组患者统一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进行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整体症状改善情况更好,P<0.05;统计各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可以得出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1。结论对毛细支气管患儿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确,有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张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5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同时,内服中药祛瘀利湿饮。结果激光治疗后两组间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消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对照组。结论视网膜光凝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门洁;张晓辉;孙敬文;周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率的首要原因[1]。姑息护理是伴随着临终关怀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姑息护理可以减少病人的症状负担,护理行为较符合病人和家属的选择;病人、家庭、医务人员的治疗目标可以通过姑息护理达成一致;并可以提高病人和家庭的满意度[2]。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恶性肿瘤、AIDS和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姑息护理在强调人权和生命尊严的现代社会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汪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会阴自然裂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观察组为在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对照组则会阴自然裂伤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产后42天的身体检查结果和对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产后42天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盆底肌力正常率相比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性生活障碍和伤口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的盆底功能影响较大,应谨慎使用。
作者:马素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39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宝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的治疗与护理价值。方法将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基本痊愈率为18.75%,总有效率77.08%;治疗组基本痊愈率27.08%,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比治疗组低,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性( 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脑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脑智能。
作者:何小敏;杨小兰;蔡全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40R与甘舒霖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随机、开放性比较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30R治疗, B组用预混人胰岛素甘舒霖40R治疗,A组每日早、晚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甘舒霖30R,B组每日早、晚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甘舒霖40R。比较两组患者7个时点末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低血糖事件。结果 B组三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空腹血糖(FBG)两组相似;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甘舒霖40R对餐后血糖(2HBG)控制更满意,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王论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主观抽样方式选择7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例纳入研究,按实施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即早期组36例(损伤后48 h内开始手术)和晚期组39例(损伤后48 h后开始手术),对两组对象的病例资料(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并发症、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率及椎体复位程度的评定等)进行对照分析,以明确手术时机与术后结局的关系。结果早期组术后优良率及VAS评分均优于晚期组( P<0.05),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程度亦少于晚期组(P<0.05);但早期组在手术用时和出血量方面增高(P<0.05),两组在平均改善率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早期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椎体复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在具体选择治疗方案中,也应结合患者个体因素,充分预计术中风险。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神经外科2011年2月~2014年8月留置尿管的12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64例)与普通护理组(64例),普通护理组患者则按照普通护理模式开展护理,优质护理组则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且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候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中的作用。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给予药物降压治疗,采用袖带式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仪,记录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24 h平均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24 h后收缩压、舒张压谷/峰比值均为良好。结论氯沙坦钾单用或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可在24小时内稳定控制血压,为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降压药物。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疗养院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健康教育早已成为疗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疗养院通过对飞行员推行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产生,确保身心健康。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疗养院空勤科推行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尚存在突出问题,需进一步解决与完善。
作者:斯银平;郑冬图;齐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促进溃疡的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兰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导诊汇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门诊接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服务和对照组患者常规服务,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提高门诊导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月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前恶性淋巴瘤发病较多,但脾淋巴瘤较少见,伴有骨髓毛细胞增多的病例更少有报道,我院2002年发现1例,又于2012年发现胃多发占位性病变,其临床典型症状报道如下。
作者:高晓冬;韩凤山;邹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舒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体外血管环张力测定法,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静息张力和去甲肾上腺素和氯化钾引起胸主动脉环收缩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静息张力没有明显的变化;对KCL (100μmol? L-1)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去甲肾上腺素(100μmol? L-1)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收缩则有明显抑制作用,10-2 mol? L-1和10-4 mol? L-1浓度的丹参酮ⅡA,其抑制率分别为23.82%和16.81%。结论丹参酮ⅡA对大鼠胸主动脉环静息张力和KCL引起胸主动脉环收缩无明显作用,但可明显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收缩,其效应可能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通道有关。
作者:胡瑜;陈浩凡;陈健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 P<0.05)。观察组治疗后 LVEF、LEVDV1、LVESV1、E/A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贝那普利降压效果良好,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儿科病房护理安全进行探讨,并制定院内感染管理策略。方法对接收的2185例发育健全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1092例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及分析,并根据结果制定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对观察组1093例患儿实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院内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加强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及院内感染的发生,并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技能水平。
作者:曾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和喘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见效快,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