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员心尖区肥厚性心肌病1例

杨志勤;向妍;李杏;胡杨

关键词:心脏
摘要:通过对本病例的报告及分析,民航医务人员应提高对疑难疾病的警惕,认真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确保飞行员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阑尾炎诊治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阑尾炎诊治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12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诊治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进行诊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天数、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护理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阑尾炎患者的诊治和护理,可明显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使更多患者掌握健康护理知识。

    作者:陆凤英;毛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椎管狭窄症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疗效优22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椎管狭窄症上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减压充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椎管狭窄症的可行办法。

    作者:吕德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刺络放血配合拔管治疗在治疗带状疱疹上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4年6月确诊为带状疱疹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对两组疗效差异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天内治愈率为100%,对照组6天内好转率为75.7%,10天后治愈率为80.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拔管治疗在治疗带状疱疹上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艾诗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综合治疗老年II型糖尿病1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治疗在老年II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救治的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社区综合治疗。连续干预6M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两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综合治疗在治疗社区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作为社区临床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宫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于单用兰索拉唑,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川省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思考

    分析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概述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对四川省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进行了全面提高认识、加强监督管理、整体提升质量几点思考。

    作者:杨麟;何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提高围手术期患者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依从性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拟定干预目标和对策并按照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围手术期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改善幅度。结果2014年4月~2014年10月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依从性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改善幅度为60%及62%。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围手术期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提高了圈员护士团队意识、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

    作者:陶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出现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照组中32例出现护理风险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由于护理人员原因造成的护理风险占18.75%、由于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风险占25.0%、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护理风险占56.25%。根据风险发生的原因采取安全文化教育的方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中出现护理风险患者为9例,差异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加强安全文化教育促进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很好的降低手术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王敏;刘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疗法(挪威)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手法( 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如桥式训练、跪位训练、平衡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以及步行训练。实验组采用除常规手法外采用悬吊训练疗法,对12名患者进行多点多轴悬吊的仰卧位腰椎中立位放置、仰卧位骨盆上抬和侧卧位拱桥三种治疗方式,每天治疗30分钟,连续治疗一个月。比较两组下肢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悬吊训练疗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早期患者步行能力。

    作者:赵英子;李瑞;于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的方式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与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相符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每周治疗一次,一疗程为5周。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80例患者中有23例缓解,达到了28.75%的比例,32例显效,达到了40.00%的比例,17例有效,达到了21.25%的比例,8例无效,达到了10.00%的比例,共计达到了90%的总有效率,而且在具体的治疗当中并没有出现各种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的方式对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确切的疗效,而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2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取出方法及效果。结果128例患儿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硬气管镜及开胸手术等成功取出者有124例,其中经硬气管镜取出者120例(96.77%),再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者3例(2.42%),经开胸手术取出者1例(0.81%),其余4例患儿术中窥视及术后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均没有发现异物存在。异物所在部位包括左支气管、右支气管、正气管声门下及双侧支气管,种类主要为常见的一些可食用性植物性异物。结论儿童气管支气管的多发年龄多为1~3岁期间的幼儿,由于该急症发展较快,对手术要求较为严格,在准确迅速地取出异物之后,还应当对患儿进行全面的监护与观察,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程树勍;薛刚;尚小领;张卫斌;李梦娜;牛亚玲;李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方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9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静滴垂体后叶素治疗)和治疗组46例(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5天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咯血量以及治疗效果,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6.13±1.64天,咯血量为240.32±23.27 mL,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经统计学分析,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用能够缩短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止血时间,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范俪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家庭肠内营养的生存质量的应用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肠内营养的生存质量的应用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长期鼻饲已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34例,采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80%低于对照组24.64%,(χ2=5.981,P<0.05);人均住院费用研究组(15235.6±943.1)元低于对照组(18653.3±926.8)元(t=21.470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建立从综合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到家庭的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病人家属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指导,有效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减少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作者:彭书慧;王力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观察改进型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实际效果,讨论护理方案改进方向。方法选择46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改进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及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例数、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暂停发作例数、住院时间及出院体重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进型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干预效果显著,降低了呼吸暂停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X射线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X射线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手术后证实为脊椎骨折患者69例,对其采取X先平片检查,对患者椎体旋转拖尾、骨折线错位、附件骨折、椎体压缩、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按照严重程度分成轻、中、重组,对三组患者X线检查结果与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X线确诊为脊椎骨折者57例,检出率为82.61%;轻度组X线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中度和重度组X线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脊椎骨折诊断中,X线检查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快捷、图像直观等主要优势,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在严重脊椎骨折的诊断中,X线检查略显不足,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郭婉莉;刘保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焦虑评估量表(SAS)、抑郁评估量表(SDS)、MOS健康问卷(SF-36)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有明显变化,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帮助肺结核患者改善心理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土萆四妙汤配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土萆四妙汤配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醇进行治疗,非布司他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非布司他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非布司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土萆四妙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检测患者的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9],同时详细记录与药物相关及不相关的不良事件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在安全性的系统评估中,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中药联合非布司他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佳辉;李晶;王在东;秦亚冰;林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

    目的:对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急诊抢救室留院观察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报告100份,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而后对比实施改进护理措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评估发现,影响急诊抢救室留院观察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为沟通能力差、患者病情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等;在实施改进护理措施后,护理风险发生率较改进前发生明显降低( 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留院观察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较多,科学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周婉嫦;吴倚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2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导管溶栓术( 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4年9月CDT治疗的2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患肢静脉造影,以判断疗效。结果28例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全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溶栓前后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显著(t=13.926,P<0.01)。溶栓后静脉通畅率为(60±19)%。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早中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宋海龙;闫笑迎;李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荆花胃康胶丸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影响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影响。方法15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荆花胃康胶丸160 mg,连续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疗效(82.3%)明显优于对照组(52.6%)(P<0.05)。观察组根除率(82.2%)明显优于对照组(68.4%)。不良反应低。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效果明显,安全,而且对hp的根除率较高。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