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在增强盆底肌肉肌力及提高阴道紧缩度中的意义

李博;胡少娜;邱彩霞

关键词: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盆底康复, 阴道紧缩度
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在增强盆底肌肉肌力及提高阴道紧缩度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76例产妇,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常规盆底康复训练的3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康复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康复锻炼后,观察组盆底综合肌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康复锻炼1、3个月时,观察组阴道肌电电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夜尿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将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妇的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产妇盆底肌肉的肌力,增加其阴道的紧缩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草酚《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麝香草酚《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需氧菌总数检查为薄膜过滤法,冲洗量为800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为薄膜过滤法,冲洗液为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量为800 ml;大肠埃希菌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均为薄膜过滤法,冲洗液为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量为800ml.结果:在三次独立平行的试验中,5株试验菌的回收比值0.5~2.0.结论: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刘绪平;张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儿48例,予以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惠儿48例,予以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2±0.3)d、住院时间为(6.1±1.6)d,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0±0.2)d、(9.0±2.1)d;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实验组家长满意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差异较大,予以优质护理能明显加快病情转归,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知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30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合理用药建议

    目的:对130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对合理用药进行建议,以减少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130例不良反应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特点是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3.08%和16.15%;女性(66.15%)多于男性(33.85%);发生不良反应高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菌药物(38.46%)、中成药(37.69%)及营养药物(6.92%),发生率较高品种为阿奇霉素、头孢呋辛、血塞通、生脉、痰热清、热毒宁,且20岁以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42.00%),育龄期妇女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0.61%).结论:在合理用药中,建议我院应重点监护儿童中抗菌药物使用,育龄期女性中成药使用,老年人中成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并对阿奇霉素、头孢呋辛、血塞通、生脉、热毒宁、痰热清、疏血通7个品种建立重点监测制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徐丽芳;魏志鸿;王兆雷;徐洁;李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药艾迪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研究组60例患者给予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51.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中药联合放疗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近期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许映华;李伟;王明伟;李曙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以腹痛、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精神状态异常等为特征.临床上大致分为腹泻性(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不定型(IBS-U)4种类型[1].本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治疗上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对所有IBS病人都有效.当前西医以调节肠道功能、调节内脏敏感性、抗焦虑抑郁为主要治疗手段,患者症状得到暂时缓解,但疗效不确定.

    作者:饶珂寒;邢成涛;曾晶晶;项凤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利湿消肿汤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患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利湿消肿汤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湿消肿汤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有轻微肠道不适、皮疹或过敏现象,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采用利湿消肿汤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唐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贞芪扶正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目的:分析贞芪扶正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贞芪扶正注射液,治疗4个周期后统计两组缓解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53.12%,高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6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CD3+、CC4+、CD8+、CD4+/CD8+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贫血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贞芪扶正注射液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武四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120例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微波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所接受治疗的12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徽波技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情况,并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一次治愈98例(81.67%),二次治愈17例(14.17%),三次治愈4例(3.33%),无效1例(0.83%).治疗结束后,于第2、4、6、8周复查,未出现严重感染情况,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微波技术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且治疗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以提升对该病症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于我院行产检的正常妊娠产妇2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妊高征、羊水过多、肝内胆汁瘀积症、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分别为22.86%、8.57%、21.43%和1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0.95%、4.76%和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8.57%、25.71%和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38%和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可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徐晶;柳林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针刺法为主治疗针刀治疗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仿照针刀治疗取穴,以改进合谷刺联合滞针提插手法针刺治疗为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针刀治疗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经针刀治疗3次后仍无效或疗效不佳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仿照针刀治疗取穴,采用改进合谷刺联合滞针提插手法针刺治疗为主,配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分别比较VAS及JOA治疗前后评分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VAS与JOA评分较治疗前分别显著降低与升高(P<0.01);治愈19例占63.3%,显效8例占26.7%,有效3例占10.0%,愈显率90.0%.结论:仿照针刀治疗取穴,以改进合谷刺联合滞针提插手法针刺治疗为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针刀治疗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明显,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原龙;李灿新;苏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小凡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及多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给予综合性的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利巴韦林组和阿昔洛韦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MR复查可见,多数惠儿的颅内病变范围显著缩小甚至消失.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所以要在入院早期给予及时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性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云根;罗招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住的骨科术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总体上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84,P<0.01).舒适护理组患者在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态度、护士责任感、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总体评价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84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42眼)和对照组(42例,42眼),对照组予地奥司明片治疗,观察组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视力恢复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1级和2级率为81.0%(3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显著,且观察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雁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激素治疗视神经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10mg)和高剂量组(20m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低剂量组患者相比,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改善更为显著(P<0.05);高剂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6个月,低剂量组眼部炎症的复发率高于高剂量组,而两组患者继发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更有利于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视力的恢复,减少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均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先行筋针疗法治疗,然后两组同时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分值差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针疗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进一步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正骨手法结合MIPPO技术重建肱骨近骨折端内侧柱稳定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并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6.7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但螺钉尚在肱骨头内,未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内固定,肩外展功能受限明显;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拆除内固定,行肱骨头置换;余患者术后6~9个月骨性愈合,摄片复查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总分比较:3个月与6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75~88分,良21例,中13例.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丁红;许晓跃;童松林;高益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陈夏六君子汤治疗COPD肺脾气虚证的中西医评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且呈不完全可逆性、进行性发展.而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会使其慢性炎症反应增强[1].随着重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空气质量下降,COPD的危险因素增加.其在农村人口死因中占第四位,在城市更高,位列第三[2].西医对COPD的治疗能改善症状,中医药对COPD固其本元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蹇瑛红;肖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节通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通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口服关节通片治疗,5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ROM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ROM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5周后两组的VAS 、ROM和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VAS、ROM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通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持久.

    作者:袁惠康;李伟;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严光俊教授应用十枣汤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经验

    严光俊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严光俊教授善于活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临床观察并治疗肝硬化腹水病人较多,颇有疗效.笔者杏林学步,幸得严师指引而有所得,兹就严师运用十枣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之法作以下论述:

    作者:刘冲;严光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