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手术病人的影响分析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病人83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2例.A组实施常规干预,B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比较:(1)对康复干预的总满意度;(2)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3)病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B组较A组对康复干预的总满意度更高,P<0.05;(2)B组较A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医疗费用更低,P<0.05;(3)B组较A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手术病人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排气、进食和排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文善;赖少萍;谢晃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单纯修补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90例,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0.55±22.50) min、住院时间为(13.05±3.50)d,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感染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0例、中毒性休克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复发率为11.1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中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纯修补术复发率高,胃大部分切除术能够有效地根除病灶、复发率低,二者各有优缺点,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黄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性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云根;罗招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头孢类+抗厌氧菌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的5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头孢类+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类+抗厌氧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并根据B超检查结果评估两组盆腔积液、炎性包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 0.05).两组治疗前B超检查结果显示盆腔积液、荚性包块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积液、炎性包块改善效果更明显,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头孢类+抗厌氧菌药物可显著提高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疗效,对盆腔积液、炎性包块的改善作用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程晓宇;陈惠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后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2月我中心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生素和对症及原发病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二陈汤+三子养亲汤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83.8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胸片阴影检查结果和肺部罗音阴性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的PaCO2和SaO2水平与对照组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后并发坠积性肺炎与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相当,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使气道维持在稳定的状态,这开拓了一种新的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为脑卒中后并发坠积性肺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珺;何君毅;何宇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合“柴胡法”与“桂枝法”于一方的柴胡桂枝汤作为示范告诉我们,经方是以组成而固定的,病症是以体质而变化的,固定的经方辨治变化的病症是不能取得佳疗效的,故优化与完善经方的佳策略是利用经方各自辨治优势与特长因复杂多变的病证而随机应变地合用,即经方合用[1].余师其意,若单用柴胡桂枝汤尚且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时,便迳将其与它方进一步经方合用,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徽;张其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会厌逐瘀汤加减配合指压天突穴治疗梅核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梅核气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口福黄氏响声丸治疗,实验组采取会厌逐瘀汤加减配合指压天灾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进行治疗评分分析.结果:经过4个疗程治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临床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梅核气的过程中,采取会厌逐瘀汤加减配合指压天突穴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其治疗有效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宝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84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42眼)和对照组(42例,42眼),对照组予地奥司明片治疗,观察组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视力恢复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1级和2级率为81.0%(3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显著,且观察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降低视网膜黄斑厚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雁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老年性牙周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常规组单纯进行牙周洁治、刮治以及根面平整等常规治疗,并用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冲洗,局部用1%碘甘油涂抹.干预组在常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结束时菌斑指数(PLI)、牙龈附着水平(AL)、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GBI);给药前和给药后患者牙周疼痛评分、松动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组跟常规组比较,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0.05;干预组相较于常规组治疗结束时PLI、PD、AL、GBI更佳,P<0.05;给药前两组牙周疼痛评分、松动评分相似,P>0.05;给药后干预组相较于常规组牙周疼痛评分、松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性牙周炎的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牙周症状,缓解牙周疼痛,改善牙周松动症状,作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栋;付美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贞芪扶正注射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化疗,观察组加用贞芪扶正注射液,治疗4个周期后统计两组缓解率、毒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53.12%,高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6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CD3+、CC4+、CD8+、CD4+/CD8+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贫血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贞芪扶正注射液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武四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先行筋针疗法治疗,然后两组同时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分值差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针疗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进一步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邓小玲;王彦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合作中学的学生2 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国际通用的卫生量表进行测量筛选,将筛选出的150例情绪障碍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其中75例情绪障碍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措施,该组为干预组.对剩余的75例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一般的支持治疗,该组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比进行心理干预前低.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之干预前也有小幅度的降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均属于轻度抑郁状态,进行干预后,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抑郁均得到了改善,干预组患者属于无抑郁状态,对照组患者还处于轻度抑郁状态.干预组患者HRS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
作者:徐清;张润荣;王东明;张竹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以腹痛、腹部不适、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精神状态异常等为特征.临床上大致分为腹泻性(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不定型(IBS-U)4种类型[1].本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治疗上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对所有IBS病人都有效.当前西医以调节肠道功能、调节内脏敏感性、抗焦虑抑郁为主要治疗手段,患者症状得到暂时缓解,但疗效不确定.
作者:饶珂寒;邢成涛;曾晶晶;项凤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符合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作者:石友权;傅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以提升对该病症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于我院行产检的正常妊娠产妇2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妊高征、羊水过多、肝内胆汁瘀积症、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分别为22.86%、8.57%、21.43%和1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9%、0.95%、4.76%和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28.57%、25.71%和2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38%和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可对母婴结局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徐晶;柳林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但治疗后发现患者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控制不佳,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观察患者受干预前后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变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门冬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干预前;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后,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赵江;李凤荷;吴洁群;刘庆霜;李碧芳;姚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儿48例,予以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惠儿48例,予以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2.2±0.3)d、住院时间为(6.1±1.6)d,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的(4.0±0.2)d、(9.0±2.1)d;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实验组家长满意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差异较大,予以优质护理能明显加快病情转归,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知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涂搽配合穴位点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均予一般西药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涂搽配合穴位点按治疗,治疗4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感觉功能评测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分别采用Fugl-meyer评测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感觉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涂搽配合穴位点按治疗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侧感觉障碍,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周嘉澄;肖根发;吴婵娇;冯小芹;曾科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早中期髌股关节炎(PF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7月确诊为早中期PF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针刀联合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完成所有治疗疗程后第0、6、1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组间比较采用重复资料方差分析,经分析得F=4.54,P=0.037<0.05,说明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OMAC评分经分析得F=9.2,P=0.004<0.01,说明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软骨损伤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数据经秩和检验显示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Z=0.976,P=0.329>0.05).结论:针刀联合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早中期PFOA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
作者:孟建;戴刚;邵鸿;兰如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130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对合理用药进行建议,以减少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130例不良反应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特点是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3.08%和16.15%;女性(66.15%)多于男性(33.85%);发生不良反应高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菌药物(38.46%)、中成药(37.69%)及营养药物(6.92%),发生率较高品种为阿奇霉素、头孢呋辛、血塞通、生脉、痰热清、热毒宁,且20岁以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42.00%),育龄期妇女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0.61%).结论:在合理用药中,建议我院应重点监护儿童中抗菌药物使用,育龄期女性中成药使用,老年人中成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并对阿奇霉素、头孢呋辛、血塞通、生脉、热毒宁、痰热清、疏血通7个品种建立重点监测制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徐丽芳;魏志鸿;王兆雷;徐洁;李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