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
目的:探讨CT增强及MRI增强在脑转移瘤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收集35例脑转移瘤临床资料,男18例,女17例,全部患者均行CT增强及MRI增强扫描.结果:MRI增强较CT增强多发现病灶62个.结论:CT及MRI扫描是诊断脑转移瘤的主要检查方法,MRI增强扫描对于早期颅内多发微小转移瘤及小脑的数目大小部位的发现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
作者:王锋;黄晗;战心;王维丰;王永杰;刘松岩;何雪松;闫世平;吕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52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结果:在选择的病例中感染、母乳、溶血等成主要病因.经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后,患儿预后较好.结论:病理性黄疸,及早发现,早期限诊断,早期治疗、护理得当,预后良好.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或肝癌病人腹壁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2例肝硬化及肝癌病人实施腹壁静脉穿刺术,每例病人均试行腹壁静脉血管穿刺术2次,总计穿刺次数为84次.结果:一次成功次数为80次,成功率大于95%效果良好.结论: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腹壁静脉穿刺有以下好处:(1)解放病人四肢,使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自己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例如进食、读书、修饰等.(2)防止长期多次穿刺四肢血管造成四肢静脉血管血栓硬化闭塞,为其修复提供了时间.(3)易于固定等.
作者:杨晓利;彭书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明确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教员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重指数(BMI)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4名飞行教员测量身高、体重和肝脏超声检查.根据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标准和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检出的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进行分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4名飞行教员中,超重和肥胖共有30人,占47%;检出脂肪肝共15例,检出率为23.4%;18.5≤BMI< 24者,脂肪肝检出率为11.8% (4/34),24≤BMI< 28者,脂肪肝检出率为32% (8/25),BMI≥28者,脂肪肝检出率为60% (3/5)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重指数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地防止脂肪肝发生的.航医必须加强对体重超重和肥胖飞行员的健康教育和医疗干预.
作者:刘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为了降低CUFF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而对透析护理的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并作相应改进.方法:使用一次性导管帽的方法和医用无菌敷贴作敷料包扎伤口.结果:自从改进了相关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后,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和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并能变废为宝,给使用CUFF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安全保证,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凤娥;汤锋;陈荟宇;刘晓轩;贺欣;董万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45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分为预见性护理组25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生存状态评分和FCAT-L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应用可以降低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状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如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12~ 2012-12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11例患者进行静脉加鞘内注射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鞘内抗生素注射加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为31人、4人、2人、3人,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在术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增加影响,服用抗生素,根据细菌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瑞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于肝功能恢复以后自愿行人工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对母体及胎儿均较安全.
作者:陈淑侠;石志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5 ~2012-05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美他嗪治疗,回顾相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幅度、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性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良好预后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石林;陈树丹;丘向艳;罗石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慎独”精神在不同年资ICU护士中的体现.方法:针对“慎独”精神对我院ICU36名护士的基础护理、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夜班工作等进行考核测评.结果:大多数人工作主动积极,做到“慎独”,但人有极少数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思维能力差,自觉性不强,不能很好的做到“慎独”.结论:应高度重视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与规范培训,同时加大考核、监督和奖惩力度.
作者:周茂;何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眶表皮样囊肿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眼眶表皮样囊肿CT图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示眼眶外上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167 Hu~12 Hu,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图像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结合临床,CT对多数眼眶表皮样囊肿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卢斌;覃罗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03~ 2011-05的127例住院病人进行结核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讲解.结果:127例病人对结核病的相关认识明显提高,并能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完成结核病治疗疗程.结论:健康教育在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早日切断传染源,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柯娟;陈蔚颖;王微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110例患者.结果: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固定可靠,复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正常,口腔功能及颜面部外形良好.钛板钛钉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结论:坚固内固定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及骨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固定技术.
作者:张克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60例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甲泼尼龙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滴,大剂量甲泼尼龙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组予甲泼尼龙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治疗,疗程均7d;监测患者血液pH、PaCO2、PaO2及肺功能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与NIPPV联合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
作者:燕伟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彻底止血,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母婴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贺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高效省时清洁灌肠效果.方法:采用胸膝位清洁灌肠.结果:临床观察肠道清洁良好,灌肠时间短,次数少.结论:改用胸膝位后灌肠更利于灌肠液的灌入,而且灌肠效果良好.
作者:张晶;桑化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桉柠蒎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止咳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桉柠蒎口服.对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评定.结果: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桉柠蒎佐治老年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朱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早期胃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70例,均诊断为早期胃癌患者;乙组患者72例,均诊断为中期、晚期胃癌患者,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淋巴转移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一年淋巴转移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所以对胃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胃癌筛查,一旦发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郝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护理.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有效率达83.67%.结论: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方法在献血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过TPPA实验确诊为梅毒感染的献血员血浆标本150例,用胶体金、ELISA、WESTEN-BLOT方法进行TP-IgM检测.结果: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梅毒的TP-IgM抗体阳性率,ELISA检测高于胶体金5%,胶体金、ELISA检测均高于WEST-EN-BLOT5~10%.三种检测TP-IgM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组中,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快速检测胶体金法适用于快速初筛,ELISA检测适合于终确诊.
作者:郑伟;杜艳丽;王慧媛;刘彦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