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眶表皮样囊肿CT诊断与病理分析

卢斌;覃罗平

关键词:眼眶, 表皮样囊肿, 128层螺旋CT, 诊断, 病理
摘要:目的:探讨眼眶表皮样囊肿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眼眶表皮样囊肿CT图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示眼眶外上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167 Hu~12 Hu,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图像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结合临床,CT对多数眼眶表皮样囊肿可作出准确诊断.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A和B组,各42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和40 mg/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其中B组在TC、TG、LDL-C和hs-CRP改善水平显著好于A组(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6%和7.1%,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冠脉介入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脂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随着剂量增加,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杨泽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术8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12-01~ 2012-08间40例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40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手术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肥胖患者术后切口积液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等进行对照比较.结果:LA组(多项指标均较OA组有明显优势)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情况、住院天数与O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总费用较OA组高.结论:LA与OA相比较,有手术创伤小、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少、病情康复快等优点.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尤其对于肥胖体型者,为大多数阑尾炎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克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可吸收止血膜和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提出的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本着自愿性质,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90例.实验组采用我院提出的止血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明胶海绵的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我院提出的把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一起应用比一般止血的材料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和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壳手术中止血效果明显,方便易用,并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作者:谢嘉涛;许金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10~ 2011-05因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就诊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9例,女性21例,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优越性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菌种结构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 ~2012-12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对于感染患儿的痰、血液、分泌物、插管或尿液等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此期间共检出病原菌297株,其中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常见的致病菌以G+菌为主,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付玉童;应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美罗培南加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方法:肺部感染患者20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都采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越来越多,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好.

    作者:赵军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10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冯建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飞行人员疗养期间口腔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措施

    飞行人员在口腔保健方面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对智齿异常、牙龈出血、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治疗和牙齿洁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以及不正确的牙膏选择方法等.疗养机构口腔科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飞行人员定期健康疗养时机,采用口腔保健知识讲座、针对性的个别交谈、提供口腔保健宣传资料及建立飞行人员口腔保健档案和长期的口腔保健咨询机制等方法,对飞行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不断提高飞行人员口腔保健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口腔疾病的困扰.

    作者:李宏;宋新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表现为炎性肿块,27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3例表现为乳头溢液.5例表现为慢性乳管瘘.80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胸膝位清洁灌肠临床应用

    目的:为探讨高效省时清洁灌肠效果.方法:采用胸膝位清洁灌肠.结果:临床观察肠道清洁良好,灌肠时间短,次数少.结论:改用胸膝位后灌肠更利于灌肠液的灌入,而且灌肠效果良好.

    作者:张晶;桑化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种类与方法.方法:选择2009-05 ~2012-11入住我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80例,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抗菌药物大多采用静脉滴注,其次为口服用药.多采用抗假单胞类,其中以抗假单胞头孢/青霉素类、抗假单胞碳青酶烯类为主.结论:我院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多为注射治疗和抗假单胞类药物,同时需因人而异,因地适宜.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脐动脉S/D值测定对评估脐带绕颈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36 ~40周9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孕妇与分娩结果对照,并进行脐动脉血流参数分析.结果:98例胎儿中胎儿娩出证实95例,诊断正确率达97%.98例脐带绕颈孕产妇中,脐动脉S/D值≥3.0时新生儿Apgar评分与S/D值<3.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方法,具有诊断率高,检查时间短,能提示脐带缠绕程度等优点,检测脐动脉S/D值可判断胎儿是否有宫内缺氧,可指导产科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作者:才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碘伏局部注入治疗舌下腺囊肿23例体会

    目的:观察碘伏注入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3例患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囊腔内注入碘伏.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碘伏局部注入治疗舌下腺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秋;袁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110例患者.结果: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固定可靠,复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正常,口腔功能及颜面部外形良好.钛板钛钉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结论:坚固内固定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及骨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固定技术.

    作者:张克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持续硬膜外无痛分娩11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以同期分娩的11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其他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结果:(1)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确切;(2)无痛分娩可加速第1产程,缩短第2产程;(3)剖宫产率下降.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好,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薛勇;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中医“治未病”)在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体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的差异并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4~2013-01本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出生地人群出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主要中医证候类型,并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结果: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年龄段的分布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在中医证候方面以气虚血瘀证候为主,不同出生地的人群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未见显著差异(P> 0.05).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及广阔的临床前景.结论:对于无明显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正确的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后,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及广阔的临床前景.

    作者:郑粤湘;赵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标本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通过对血液样本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培养结果,探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在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以及构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BD9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 289份血液标本,对检出阳性的时间、阳性率、假阳性、假阴性和细菌种类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血液样本中快阳性检出时间为2.13h,在12h、24h、48 h、72 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7%、61.0%、82.1%、96.3%.假阳性率为1.0%,假阴性率为0.2%.分离出19属,19种,共1126株病原微生物,阳性率为15.4%,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632株(56.1%),革兰氏阴性杆菌326(29.0%)占总检出率的85.1%.结论: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提高了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多,为败血症及严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丁世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附60例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以便于乳腺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08~2011-08收治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即为实验组A组;再选取同期入院就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60例,即为对照组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A组患者的pTNM分期中Ⅰ期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组织学分级中A组患者3级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A组年轻患者的PR阳性率、c-erbB-2阳性率、行保乳手术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老年患者,但A组年轻患者的ER阳性率低于B组老年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为:以浸润性癌为主,肿瘤的直径大,且淋巴结转移率高,病理分期晚,组织分级高.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诊治及护理

    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52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结果:在选择的病例中感染、母乳、溶血等成主要病因.经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后,患儿预后较好.结论:病理性黄疸,及早发现,早期限诊断,早期治疗、护理得当,预后良好.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16例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方法.方法:2010-01~ 2012-12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1年,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伤口一期愈合率93.8%,Merchant标准:优9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1.3%.术后早期(2周内)行CPM机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膝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经后侧入路此类骨折的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涛;张波;宋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