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涛;许金发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10~ 2011-05因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就诊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9例,女性21例,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优越性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08-06~2011-09间就诊的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幼儿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麻醉生效后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手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石膏外固定,石膏辅助性固定5周左右可以拆除,患者可以进入功能锻炼的阶段治疗.全程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7至12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对患者骨折部位外观和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价,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重点核查其患肢正侧位等各部康复情况.并根据X线片测量Baumann角和提携角.结果:治疗后患者患侧提携角平均值为11.89,健侧提携角平均值为10.39;患者患侧Baumann角均值为68.5,对侧为66.6,均在正常范文内.20例患者疗效评定为优者为17例,良者为3例,优良率达100%,所有患者治疗后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达100%,手术后7~8周X线检查结果显示外骨痂生长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秀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为了降低CUFF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而对透析护理的传统方法进行分析并作相应改进.方法:使用一次性导管帽的方法和医用无菌敷贴作敷料包扎伤口.结果:自从改进了相关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后,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和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并能变废为宝,给使用CUFF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安全保证,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凤娥;汤锋;陈荟宇;刘晓轩;贺欣;董万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眶表皮样囊肿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眼眶表皮样囊肿CT图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示眼眶外上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167 Hu~12 Hu,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图像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结合临床,CT对多数眼眶表皮样囊肿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卢斌;覃罗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110例患者.结果: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固定可靠,复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正常,口腔功能及颜面部外形良好.钛板钛钉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结论:坚固内固定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及骨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固定技术.
作者:张克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组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6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25 mg/次,2次/d.两组均4周为1疗程.结果: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阿孜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研究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治疗等方面的特点.方法:选择2010-02 ~ 2012-06期间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76例,中青年组7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非节律性腹痛的29例,胃溃疡的发生率55.3%,十二指肠的发生率(37.5%),并发出血8例,治愈24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80.2%,与中青年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易并发出血,治疗效果一般.
作者:李欧;何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A和B组,各42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和40 mg/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其中B组在TC、TG、LDL-C和hs-CRP改善水平显著好于A组(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6%和7.1%,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冠脉介入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脂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随着剂量增加,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杨泽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5 ~2012-05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美他嗪治疗,回顾相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幅度、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性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良好预后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石林;陈树丹;丘向艳;罗石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方法:肺部感染患者20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都采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越来越多,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好.
作者:赵军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菌种结构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 ~2012-12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对于感染患儿的痰、血液、分泌物、插管或尿液等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此期间共检出病原菌297株,其中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常见的致病菌以G+菌为主,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付玉童;应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在不同PH值输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选择大输液及相关药物的配伍提供依据.方法:配置一系列不同PH值的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灯盏花素,观察溶液的稳定性.结果:配置灯盏花素注射液时发生浑浊,主要与溶液的PH值有关,溶液在PH值高于4.2保持稳定.结论:配置灯盏花素的输液宜选用偏中性的0.9%氯化钠注射液.
作者:李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10~ 2012-08因椎管内神经鞘瘤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7.4±22.7 min,术中出血量114.5±14.3 ml,术后住院时间10.2±2.7d,脊柱稳定稳定率为97.8%,与对照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新型有效方法,具有恢复快,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优点.
作者:尹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提出的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本着自愿性质,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90例.实验组采用我院提出的止血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明胶海绵的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我院提出的把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一起应用比一般止血的材料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和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壳手术中止血效果明显,方便易用,并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作者:谢嘉涛;许金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溴敌隆是一种茆满二酮类灭鼠剂,具有高效低毒抗凝血等特点,且易于吸水.此药进人体内后,对维生素K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Ⅳ、X等合成受阻,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损伤毛心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加重出血[1].如不及时救治,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我科于2013-01-28收治一例溴敌隆中毒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婉香;李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多发性抽动之间的关系,提高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性抽动症致慢性咳嗽33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误治情况,终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33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表现为清嗓19例(57.5%),干咳9例(27.3%),吸鼻5例(15.2%).初期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终误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例(45.5%),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36.4%),过敏性咳嗽4例(12.1%),胃食管返流2例(6%).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声性抽动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咳嗽患儿要注意排除多发性抽动症.
作者:张炫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冯建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方法.方法:2010-01~ 2012-12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1年,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伤口一期愈合率93.8%,Merchant标准:优9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1.3%.术后早期(2周内)行CPM机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膝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经后侧入路此类骨折的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涛;张波;宋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以同期分娩的11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其他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结果:(1)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确切;(2)无痛分娩可加速第1产程,缩短第2产程;(3)剖宫产率下降.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好,缩短了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薛勇;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彻底止血,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母婴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贺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