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100例临床效果分析

冯建卫

关键词:无张力性疝修补术, 男性, 腹股沟斜疝,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加安全有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附60例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以便于乳腺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08~2011-08收治的年轻乳腺癌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即为实验组A组;再选取同期入院就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60例,即为对照组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A组患者的pTNM分期中Ⅰ期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组织学分级中A组患者3级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A组年轻患者的PR阳性率、c-erbB-2阳性率、行保乳手术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老年患者,但A组年轻患者的ER阳性率低于B组老年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为:以浸润性癌为主,肿瘤的直径大,且淋巴结转移率高,病理分期晚,组织分级高.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慎独精神在不同年资ICU护士中的体现

    目的:了解“慎独”精神在不同年资ICU护士中的体现.方法:针对“慎独”精神对我院ICU36名护士的基础护理、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夜班工作等进行考核测评.结果:大多数人工作主动积极,做到“慎独”,但人有极少数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思维能力差,自觉性不强,不能很好的做到“慎独”.结论:应高度重视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与规范培训,同时加大考核、监督和奖惩力度.

    作者:周茂;何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可吸收外科缝线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用于会阴侧切口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1-01~2012-06经阴道分娩550例,其中465例会阴侧切口采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结果:切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缩短,提高床位周转率,节省了医疗费用,疼痛减轻,受到产妇的欢迎.结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口,皮肤采用皮内缝合无需拆线,不留针眼、外表更为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道红;刘婷婷;兰国燕;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碘伏局部注入治疗舌下腺囊肿23例体会

    目的:观察碘伏注入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3例患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囊腔内注入碘伏.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或好转.结论:碘伏局部注入治疗舌下腺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秋;袁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12~ 2012-12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11例患者进行静脉加鞘内注射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鞘内抗生素注射加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为31人、4人、2人、3人,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在术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增加影响,服用抗生素,根据细菌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瑞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以来,我科15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观察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所产生的疗效.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急救护理,成功挽救视力达到70%.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越早治疗视力恢复越好.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作者:石磊;伯峰;历清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胸膝位清洁灌肠临床应用

    目的:为探讨高效省时清洁灌肠效果.方法:采用胸膝位清洁灌肠.结果:临床观察肠道清洁良好,灌肠时间短,次数少.结论:改用胸膝位后灌肠更利于灌肠液的灌入,而且灌肠效果良好.

    作者:张晶;桑化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5 ~2012-05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美他嗪治疗,回顾相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幅度、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性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良好预后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石林;陈树丹;丘向艳;罗石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护理管理对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两组不同时期的门诊输液室患者,一组进行普通管理,另一组加强规范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严格的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了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菌种结构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 ~2012-12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对于感染患儿的痰、血液、分泌物、插管或尿液等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此期间共检出病原菌297株,其中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常见的致病菌以G+菌为主,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付玉童;应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肿瘤患者45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分为预见性护理组25例和常规护理组20例.结果:预见性护理组生存状态评分和FCAT-L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后应用可以降低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状态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如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110例患者.结果: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固定可靠,复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正常,口腔功能及颜面部外形良好.钛板钛钉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结论:坚固内固定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及骨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固定技术.

    作者:张克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8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88例患者24 h内清除血肿36例,2~7d清除血肿50例,11d清除血肿2例.其中6例再出血,占6.82%,12例死亡,占13.6%,死亡者出血量均100 mL,且早期形成脑疝.对照组100例患者24h内抽吸10例,2~7d抽吸68例,13 d内抽吸22例.24例再出血,占24%,22例死亡,占22%.结论:早期手术解除脑部受压是治疗的关键,是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当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作者:李玉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转移瘤CT增强与MRI增强对比

    目的:探讨CT增强及MRI增强在脑转移瘤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收集35例脑转移瘤临床资料,男18例,女17例,全部患者均行CT增强及MRI增强扫描.结果:MRI增强较CT增强多发现病灶62个.结论:CT及MRI扫描是诊断脑转移瘤的主要检查方法,MRI增强扫描对于早期颅内多发微小转移瘤及小脑的数目大小部位的发现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

    作者:王锋;黄晗;战心;王维丰;王永杰;刘松岩;何雪松;闫世平;吕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后,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骨折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达Ⅰ期愈合.优良率93%.术后关节活动时间(8.4±5.7)周,下床活动时间(8.6±2.1)月,骨痂形成时间(2.3±0.8)月.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早起可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成彬;巩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诊治及护理

    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52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结果:在选择的病例中感染、母乳、溶血等成主要病因.经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后,患儿预后较好.结论:病理性黄疸,及早发现,早期限诊断,早期治疗、护理得当,预后良好.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咽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总结和分析咽部术后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01 ~ 2012-08收治的320例咽部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术后直接影响患者疼痛主要因素有言语交流、呼吸、饮食、睡眠.结论:护士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外,还要必须定期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时处理,对疾病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眼眶表皮样囊肿CT诊断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眼眶表皮样囊肿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例眼眶表皮样囊肿CT图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示眼眶外上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167 Hu~12 Hu,囊壁薄而光整,边界清楚.结论:CT能明确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入路提供图像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结合临床,CT对多数眼眶表皮样囊肿可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卢斌;覃罗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理能力评估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方法:对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进行分级,落实相应的基础护理.结果: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强化的基础护理.结论:自理能力的评估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护理,在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孕妇产后出血59例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彻底止血,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母婴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贺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