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酯治疗早期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邰立慧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α-2b干扰素, 早期应答欠佳,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半年应答欠佳的患者,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就诊的,已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半年应答欠佳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共60例,治疗组30例,予α-2b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ALT水平、HBV-DNA水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早期应答欠佳的患者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治疗12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药物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50.0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和BUN以及血压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干预性临床护理在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的运用观察

    目的:探讨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的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0例,针对精神病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功能的改变.结果:80例患者在干预性护理以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会适应力总评分比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榴珍;陈其珍;费惠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胫腓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骨科收治的1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对其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愈合出院,并在随后1年的随访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防止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魏志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民航飞行员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随着民航飞行员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民航飞行员体检鉴定的相关规定,简述和分析了双胍类或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安全性研究,回顾了糖尿病前期的预防的主要方式,并对糖尿病前期的民航飞行员进行有限制的药物预防干预提出建议.

    作者:黄晓荣;刘云;傅晓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部位监测与干预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医院感染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与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甚至成为长期住院重症老年患者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原因.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2010年~2013年各科室院内感染率及部位分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强化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院内感染的必要性和有关消毒隔离措施,取得合作共同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艾灵;毛桂琴;李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临床治疗情况,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30例和锁定钢板组30例.结果:锁定钢板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功能良好百分率高于普通钢板组,功能差的百分率低于普通钢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万利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氯酚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显著减轻神经元损伤,逆转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发病过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郭保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喉切除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喉切除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喉切除病人69例,(其中有40例喉部分切除术,29例全喉切除术)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人工气道的管理.结果:69例病人术后发生咽瘘2例,加强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结论:实施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病人的术后康复.

    作者:顾琳虹;张吴花;宣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肌缺血无症状型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1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2组服用鲁南欣康,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血管、血脂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1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2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1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vs 80%,P<0.05);1组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胃部不适1例、食欲减低2例、恶心呕吐1例;2组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3例、食欲减低4例、面白肢冷1例、休克2例;1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2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血管、降血脂、等作用,毒副反应小,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彦;蔡舸;吕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氮平治疗76例急性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及使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卒中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予讨论,并观察奥氮平治疗效果.结果:76例中13例出现人格改变,情感障碍34例(45.0%),其中焦虑状态12例,抑郁状态18例,情感淡漠、情感迟钝4例,血管性认知功能减退8例,神经衰弱综合征16例,经奥氮平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2.1%,发生不良反应6例.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均可产生多种精神症状,奥氮平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陈峰;汤武装;施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长期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肾损伤随访分析

    目的:跟踪分析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7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3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32例,病程均在10年以上,健康对照组100例,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首次晨尿微量白蛋白、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并用干化学方法测定首次晨尿蛋白,之后每1年左右对患者随访检测一次,随访时间截止至2013年7月.结果:随访期间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颗粒管型及透明管型、干化学尿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颗粒管型检出率高于微量白蛋白、透明管型以及干化学尿蛋白;各组患者中干化学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尿颗粒管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各组患者肌酐、血尿素氮均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多数仍在正常范围内,部分病例发展为肾病.结论:颗粒管型、尿微量白蛋白、尿透明管型比血肌酐、尿素氮和干化学尿蛋白更敏感,定期检查有助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尿蛋白阴性并不能认为没有肾脏损伤,仍需要重点观察尿管型.

    作者:许峰;李继刚;张明明;王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急性加重的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小剂量罗红霉素150 mg口服,1次/d,对照组不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两组均允许吸氧、口服稳定剂量的氨茶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和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变化,并通过圣·乔治呼吸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减少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病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赵年;卢旭东;陆益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航空企业H7N9的防控与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上海、南京、郑州等华东和华北地区的大型城市发生人类感染H7N9的疫情,航空企业积极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本公司后勤保障部航卫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制定了详细的H7N9防控措施,加大了H7N9禽流感宣传和防控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柯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加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8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示,所有患者疼痛消失,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在正常范围(≤21 mmHg)者达90%,其余患者采用滴眼液进行治疗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角膜轻度水肿12眼,上方虹膜片状萎缩2眼,瞳孔不圆4眼,后囊膜浑浊2眼.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减少手术次数和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陆正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内镜在难治性鼻出血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难治性鼻出血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鼻内镜技术对86例难治性鼻出血进行检查和治疗,并予微波凝固止血.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后痊愈.结论:鼻内镜在难治性鼻出血诊疗中具有检查清晰、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方便.

    作者:肖仁国;任向丽;田仁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 18 个月.结果:80 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 4~13 个月,平均 7.5 个月,术后疗效:优58 例,良 16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采用抗生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实际效果和比较优势,从而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_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哌酮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疗程均为7天.结果:(1)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且P均<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抗生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是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敬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床护理路径在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临床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以传统的康复训练模式进行.分别运用NOSIE-30量表和BPRS量表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实施评估.结果:临床路径组病人康复训练后,观察量表的总分和总积极因子分比入组时提高显著(P<0.05),而总消极因子分和BPRS总分比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康复训练后,无统计学变化(P>0.05).结论:通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女性病人的精神症状.

    作者:吕景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70只眼)视神经挫伤的住院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35只眼)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同时应用激素治疗;对照组35例(35只眼)除不用葛根素外其他治疗不变.治疗21天后根据患者视力、VEP观察治疗前后的视神经挫伤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勾晓梅;李雪丽;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颌间牵引钉对比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钉对比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2007年~2011年收治的82例颌骨骨折患者随即分为颌间牵引钉组和牙弓夹板组,牙弓夹板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牵引治疗,颌间牵引钉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术后疗效;并在5个时间点测定DI、GI、CPITN指数.结果:经治疗后颌间牵引钉组总有效率为85.37%,牙夹板组总有效率为和78.02%,颌间牵引钉组总体疗效优于牙弓夹板组(χ2=10.015,P<0.05);2组的DI、GI指数经治疗后均上升,但牙弓夹板组上升显著(P<0.01);术后两组CPITN指数,颌间牵引钉组基本无变化,牙弓夹板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治愈率高、治疗过程安全且对牙周组织不良刺激小,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宇;罗小玲;杨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