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庄冠军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 有限内固定, 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 18 个月.结果:80 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 4~13 个月,平均 7.5 个月,术后疗效:优58 例,良 16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飞行人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20名飞行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飞行人员的PSQI总均分为(6.53±12.17),以PSQI≥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则睡眠差者96人,占22.86%;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飞行环境、飞行压力、飞行时间、人际关系及再就业压力等.结论:约22.86%的飞行人员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邱涛;宋新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氮平治疗76例急性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及使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卒中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予讨论,并观察奥氮平治疗效果.结果:76例中13例出现人格改变,情感障碍34例(45.0%),其中焦虑状态12例,抑郁状态18例,情感淡漠、情感迟钝4例,血管性认知功能减退8例,神经衰弱综合征16例,经奥氮平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2.1%,发生不良反应6例.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均可产生多种精神症状,奥氮平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陈峰;汤武装;施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干预性临床护理在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的运用观察

    目的:探讨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的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0例,针对精神病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功能的改变.结果:80例患者在干预性护理以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会适应力总评分比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榴珍;陈其珍;费惠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思密达6 g加地塞米松5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充分混匀后直肠滴入,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行下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同时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一次巩固疗效.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治疗组剂量巩固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例,嘱患者进食后再服药症状好转.结论: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知程度、预防行为的调查,以为本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提供信息.方法:对大理市洱海周边24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已达到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

    作者:吕琴;左忠梅;付智娟;刘自平;张华越;解秋林;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早期给予纳洛酮治疗,对两组伤后3天脑水肿程度,以及伤后2周GC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伤后3天脑水肿程度明显改善,伤后2周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潘晓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肌缺血无症状型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1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2组服用鲁南欣康,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血管、血脂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1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2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1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vs 80%,P<0.05);1组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胃部不适1例、食欲减低2例、恶心呕吐1例;2组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3例、食欲减低4例、面白肢冷1例、休克2例;1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2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血管、降血脂、等作用,毒副反应小,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彦;蔡舸;吕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治疗12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药物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50.0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和BUN以及血压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病人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互动式模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心内科2011年8月~2012年12月60~70岁的住院病人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单纯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两组在疾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对服务的满意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运用互动式模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制作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对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针对急诊科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使用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持续改进.结果:使用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缺陷例数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前,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护理纠纷、投诉,及时进行分析,制定出防范措施,并持续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杜绝急诊各环节中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患者的安全.

    作者:胡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加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8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示,所有患者疼痛消失,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在正常范围(≤21 mmHg)者达90%,其余患者采用滴眼液进行治疗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角膜轻度水肿12眼,上方虹膜片状萎缩2眼,瞳孔不圆4眼,后囊膜浑浊2眼.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减少手术次数和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陆正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平衡针灸结合中频治疗飞行员慢性颈肩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中频与传统针灸结合推拿按摩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颈肩痛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以平衡针结合电脑中频和传统针灸结合推拿按摩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平衡针法结合电脑中频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易于推广,适宜向基层卫生队及航医室推广普及.

    作者:张文;王俊凌;夏鉴兴;钱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氯酚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显著减轻神经元损伤,逆转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发病过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郭保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加强对小儿重症肺炎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的死亡率.方法:选取120例小儿重症肺炎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再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方法,1周后复查胸片,了解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情况,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治愈率要高,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在预防和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应值得应用和探索.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12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除术后发生胆漏1例,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12月术后恢复好.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和痛苦少等优点,为临床有效保留胆囊功能提供一种术式和方法.

    作者:陆劲松;周东平;徐启益;田贵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与胸腔镜下心包积液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很多见,治疗方法多样,在此评价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在心包积液的治疗中的效果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40例初次患心包积液患者分别行胸腔镜心包开窗术治疗20例,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20例.观察心包积液有无近期复发,心包积液完全缓解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病人的创伤程度及术中临床费用上有无差异.结果:胸腔镜心包开窗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0 min(45~110 min),20例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胸引管保留时间3~14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组:纯植管时间2~15 min,1例出现术中心率减慢至40次/min,引流管保留时间6~16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但两组病人的创伤程度及临床费用上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是一个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世群;柳春燕;陈永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高症患者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中晚孕期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研究妊高症患者胎儿脐静脉导管分流率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入院的220例接受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14~41孕周胎儿的静脉导管及脐静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建立孕周与各项检测指标的直线相关方程.其中220例胎儿中180例正常胎儿,20例母体患轻中度妊高症胎儿、20例母体患重度妊高症胎儿,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进行标准正态分布转换后做进一步比较.结果:(1)静脉导管内径、静脉导管血流量、脐静脉血流量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静脉导管分流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减低;(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静脉血流量对分流率的贡献大;(3)随孕妇妊高症炎症程度增加,胎儿脐静脉血流量逐渐降低,静脉导管血流量及静脉导管分流率逐渐增加,其中以静脉导管分流率增加为显著.结论: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胎儿静脉导管分流率是检测孕妇妊高症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陈玉婷;陈云霞;梁丽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病变对比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病变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为甲组,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分为乙组,统计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液化、裂开、切口疝,术后疼痛评分、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短期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慢、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内镜下留置肛肠减压管减压后择期行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相比,前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组.结论:对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经肛肠减压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缓解肠壁组织水肿,优于急诊就行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增加Ⅰ期切除吻合机会,降低短期并发症.

    作者:张国梁;管荣祥;周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成人OSAHS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36例OSAHS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标准,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47例,中度45例,重度44例.比较各组综合治疗前后ESS评分及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综合治疗后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①三组患者综合治疗后ESS评分下降,治疗前分别为(7.72±3.58,15.43±2.03,20.17±2.61)分,治疗后为(0.87±1.15,8.75±1.97,11.09±2.15)分,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SG检查评价显示各组患者低SaO2在治疗前后分别为轻度组(90.23±2.29,95.66±1.16)%;中度组(81.75±3.21,89.34±1.97)%;重度组(63.09±7.34,73.19±4.16)%,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低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SAHS综合治疗策略的治愈率为25.74%,显效率为36.76%,有效率为27.94%,无效率为9.56%.结论:在OSAHS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综合应用器械、手术、药物和行为治疗等方法,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徐鹏程;宣晓琳;沈佳;舒畅;孙常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频及低频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分析总结了2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超声显像检查阑尾的大小、形态、壁的厚度,阑尾腔有无积液,有无扩张、有无粪石,周围有无积液等.结果: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以低频低,约35.9%,高频显示率明显提高,而二者结合效果好,准确率约达到88.4%.结论: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殷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