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花
目的:观察造口护肤粉联合达克宁散在ICU患者肛周皮损中的效果.方法:将56例肛周皮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造口护肤粉和达克宁散混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达克宁散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造口护肤粉联合达克宁散在ICU患者肛周皮损治疗中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玉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喉切除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喉切除病人69例,(其中有40例喉部分切除术,29例全喉切除术)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人工气道的管理.结果:69例病人术后发生咽瘘2例,加强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结论:实施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病人的术后康复.
作者:顾琳虹;张吴花;宣晓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产前检查的孕妇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21例孕妇中,HBSAg、抗HCV、抗HIV和 Tp-Ab的阳性率分别为6.51%、0.09%、0.02%和0.17%.结论:对孕妇进行相关性指标的检测极为重要,有利于优生优育、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降低院内感染.
作者:王莉莉;朱美芹;陆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显著减轻神经元损伤,逆转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发病过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郭保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诊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症状、体征消失及肺功能改善所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心律失常、痰液黏滞、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付强;王红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10~2012-10收治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7例,女性6例,男性1例,年龄53~67岁,溃疡均位于腋下及侧胸,面积大的10 cm×15 cm,小的7 cm×8 cm.7例均采用胸背动脉为蒂,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供皮区中厚皮覆盖.结果:本组7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刘卫华;李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病人行椎体成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报告了7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的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PVP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其疼痛缓解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疼痛及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经PVP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不同功能改善.结论:护士的认真观察,能够为PVP术后效果提供可靠的保证;术前后的综合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尤琳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知程度、预防行为的调查,以为本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提供信息.方法:对大理市洱海周边24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已达到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
作者:吕琴;左忠梅;付智娟;刘自平;张华越;解秋林;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的48例患者与B组同期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48例,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特点和价值.结果:TMC超声图多表现为纵横比≥1,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可见微钙化灶的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颖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3-05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8例,对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展开血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温度下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室温保存时间超过7 h、冰箱保存超过22 h便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在不同的保存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变化检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不管是室温还是冷藏保存均需在22 h内完成.
作者:张骆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 d;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 d;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第1~5 d;21~28 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8例,总有效率为68.42%,其中完全缓解(CR)10例(26.32%),部分缓解(PR)16例(42.1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骨髓抑制和轻至中度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李午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 18 个月.结果:80 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 4~13 个月,平均 7.5 个月,术后疗效:优58 例,良 16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进行调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患者病例100例,对其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100%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数15.6天.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13.6天,平均住院药费费用:4491.97元.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欠合理,用药时间过长,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品种过多,需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作者:王晓威;柏秀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针对急诊科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使用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持续改进.结果:使用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缺陷例数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前,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护理纠纷、投诉,及时进行分析,制定出防范措施,并持续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杜绝急诊各环节中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患者的安全.
作者:胡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早产的疗效.方法:早产临产或先兆早产符合保胎且无硫酸沙丁胺醇用药禁忌的患者29例,硫酸沙丁胺醇的首次剂量为口服4.8 mg,30 min后口服2.4 mg,以后每8 h口服2.4~4.8 mg,宫缩消失后继续服用1天.结果:疗效满意.结论:应用沙丁胺醇方法简便,是一种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好方法.
作者:刘德香;张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很多见,治疗方法多样,在此评价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在心包积液的治疗中的效果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40例初次患心包积液患者分别行胸腔镜心包开窗术治疗20例,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20例.观察心包积液有无近期复发,心包积液完全缓解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病人的创伤程度及术中临床费用上有无差异.结果:胸腔镜心包开窗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0 min(45~110 min),20例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胸引管保留时间3~14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组:纯植管时间2~15 min,1例出现术中心率减慢至40次/min,引流管保留时间6~16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但两组病人的创伤程度及临床费用上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是一个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世群;柳春燕;陈永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2~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结肠息肉患者应用钛夹结合电凝电切术切除结肠息肉,观察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息肉较大,蒂粗的息肉电切后有少许渗血,应用4枚钛夹后残基无出血.余患者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结论:在内镜下电切结肠息肉的治疗中,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阮晖;徐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降低血压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莫沙比利单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负面情绪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临床症状评分(0.6±0.1、0.4±0.1、0.3±0.1、0.3±0.1)以及HAMD(12.4±2.1)、HAMA(14.8±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中频与传统针灸结合推拿按摩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颈肩痛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以平衡针结合电脑中频和传统针灸结合推拿按摩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平衡针法结合电脑中频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易于推广,适宜向基层卫生队及航医室推广普及.
作者:张文;王俊凌;夏鉴兴;钱韬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