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媛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 18 个月.结果:80 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 4~13 个月,平均 7.5 个月,术后疗效:优58 例,良 16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法.结果: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进效果,也需要改进PBL教学.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周苗;朴正国;车月娟;郭吕华;张清彬;欧阳可雄;何锦泉;徐妍;杜发亮;陈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术后中医按摩,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疮手术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术后便秘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范延欣;袁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很多见,治疗方法多样,在此评价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在心包积液的治疗中的效果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40例初次患心包积液患者分别行胸腔镜心包开窗术治疗20例,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20例.观察心包积液有无近期复发,心包积液完全缓解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病人的创伤程度及术中临床费用上有无差异.结果:胸腔镜心包开窗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0 min(45~110 min),20例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胸引管保留时间3~14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组:纯植管时间2~15 min,1例出现术中心率减慢至40次/min,引流管保留时间6~16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但两组病人的创伤程度及临床费用上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是一个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世群;柳春燕;陈永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分析总结了2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超声显像检查阑尾的大小、形态、壁的厚度,阑尾腔有无积液,有无扩张、有无粪石,周围有无积液等.结果: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以低频低,约35.9%,高频显示率明显提高,而二者结合效果好,准确率约达到88.4%.结论: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殷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01~2013-01救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80例,上述患者均为急性发作,上述患者根据救治程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院前急救组,对照组为家属送患者入院救治.观察两组患者治愈情况,记录治愈例数;观察两组患者中的死亡例数;记录有后遗症的患者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54例、死亡6例、后遗症发生共42例,分别占52.9%、5.9%、41.2%.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6例、死亡14例、有后遗症共48例,分别占20.5%、17.9%、61.4%.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能够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救治效果显著.
作者:武琪;米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12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除术后发生胆漏1例,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12月术后恢复好.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和痛苦少等优点,为临床有效保留胆囊功能提供一种术式和方法.
作者:陆劲松;周东平;徐启益;田贵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对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6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6-12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观察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96.7%,观察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方法.
作者:陈雯;王玉梅;张许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0 例,男12例,女18 例;年龄80~93岁,平均85.5 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Ⅱ型4例,Ⅲa型17例,Ⅲb型6例,Ⅳ型3 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感染、人工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3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Harris′评分,优21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6.7%.结论: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疗效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张斌;沈海琦;张春雷;李中连;葛大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早期给予纳洛酮治疗,对两组伤后3天脑水肿程度,以及伤后2周GC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伤后3天脑水肿程度明显改善,伤后2周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潘晓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中频与传统针灸结合推拿按摩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颈肩痛疗效的差异.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以平衡针结合电脑中频和传统针灸结合推拿按摩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平衡针法结合电脑中频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易于推广,适宜向基层卫生队及航医室推广普及.
作者:张文;王俊凌;夏鉴兴;钱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急性加重的次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小剂量罗红霉素150 mg口服,1次/d,对照组不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两组均允许吸氧、口服稳定剂量的氨茶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和吸入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变化,并通过圣·乔治呼吸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减少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病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赵年;卢旭东;陆益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成年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手术治疗方式选取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10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取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比较两个组别患者手术实施过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情况,术后随平均随访1年,届时依据肘关节功能恢复评估标准评估肘关节恢复情况;通过以上数据探讨两种方法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平均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资料评估,实验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结果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能够从生物力学、解剖学上更好的治疗成年人肱骨远端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春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4例,在一般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内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笑萍;于乐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莫沙比利单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负面情绪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临床症状评分(0.6±0.1、0.4±0.1、0.3±0.1、0.3±0.1)以及HAMD(12.4±2.1)、HAMA(14.8±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思密达6 g加地塞米松5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充分混匀后直肠滴入,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行下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同时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一次巩固疗效.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治疗组剂量巩固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例,嘱患者进食后再服药症状好转.结论: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飞行人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20名飞行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飞行人员的PSQI总均分为(6.53±12.17),以PSQI≥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则睡眠差者96人,占22.86%;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飞行环境、飞行压力、飞行时间、人际关系及再就业压力等.结论:约22.86%的飞行人员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邱涛;宋新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01~2011-12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B超和腹部B超,然后行手术及病理检查,83例患者的2种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83例患者行手术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异位妊娠,行阴道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79例,诊断准确率为95.1%,行腹部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70例,诊断准确率为84.3%.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更为准确,在诊断中更有优势.
作者:郑瑞莲;刘方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GH水平的变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0-04~2013-02收治的骨折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并按照骨折的程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对照组患者为单纯的骨折患者,对患者的血清GH水平以及各时间点的GH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从而对比两组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效果.结果:以两周为测量界定,观察组患者GH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升高比较明显,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GH水平具有差异性.结论: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能够使骨折愈合加速,其血清中存在的生长因子相较于单纯骨折者要多,且增加了骨折处的骨痂量,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治愈效果.
作者:陈杰;赖汝恰;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针对性介绍了采用单纯针刺、温针灸、电针、钩针、针刀、动气针法等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中医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弥补了现代医学应用激素及封闭疗法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陷,发挥了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因为影响因素及干扰因子较多,经过严密、科学的科研设计的课题数量有限,较难评估哪种治疗手段佳,故旨在寻找治疗本病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于杰;孙忠人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