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程;宣晓琳;沈佳;舒畅;孙常领
护士长作为一所医院的环节管理人员,无论从所处位置、环节,就其身份而言,她们都起着一个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重要角色.护士长对工作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一所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虽然每所医院制定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绩效考核目标等比较完善,但是如果制度无人去执行,制定的目标无人去落实,护理质量跟不上去,病人满意度不高,导致整体的护理工作滞后,终的结果也还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护士长作为一所医院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并要注意培养护理团队成员的落实高于一切的意识,并能够带动护理人员高效地执行及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
作者:李葳;范永红;幺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GH水平的变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0-04~2013-02收治的骨折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并按照骨折的程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对照组患者为单纯的骨折患者,对患者的血清GH水平以及各时间点的GH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从而对比两组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效果.结果:以两周为测量界定,观察组患者GH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升高比较明显,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GH水平具有差异性.结论: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能够使骨折愈合加速,其血清中存在的生长因子相较于单纯骨折者要多,且增加了骨折处的骨痂量,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治愈效果.
作者:陈杰;赖汝恰;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采用抗生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实际效果和比较优势,从而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_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哌酮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疗程均为7天.结果:(1)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且P均<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抗生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是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敬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互动式模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心内科2011年8月~2012年12月60~70岁的住院病人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单纯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两组在疾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对服务的满意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运用互动式模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及使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卒中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予讨论,并观察奥氮平治疗效果.结果:76例中13例出现人格改变,情感障碍34例(45.0%),其中焦虑状态12例,抑郁状态18例,情感淡漠、情感迟钝4例,血管性认知功能减退8例,神经衰弱综合征16例,经奥氮平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2.1%,发生不良反应6例.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均可产生多种精神症状,奥氮平治疗急性脑卒中伴发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陈峰;汤武装;施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高,具有致残致死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飞行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其糖尿病患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具哥伦比亚民航的调查数据显示飞行人员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3%;美国空军对1995~1999年飞行人员的停飞原因调查,显示糖尿病排第5位;而由于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对飞行安全威胁极大,所以对于飞行员糖尿病的早起预防、早期诊断、早治疗及医学鉴定等问题显的尤为重要,是近年航空医学重点关注的热点.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 d;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 d;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第1~5 d;21~28 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8例,总有效率为68.42%,其中完全缓解(CR)10例(26.32%),部分缓解(PR)16例(42.1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骨髓抑制和轻至中度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燕;李午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78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全麻方案;观察组35例,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使用麻醉药量、清醒时间、术后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七氟烷浓度量、用量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清醒快、拔管时间短,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干扰影响小,术后可快速恢复清醒,且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育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在矽肺大鼠模型中评估使用细菌纤维素、细菌纤维素混合中草提取液治疗矽肺的效果.方法:在体重为180~220 g的大鼠肺部注入50 mg/只的二氧化硅粉尘给大鼠染尘;利用上述各种制剂对大鼠进行治疗,治疗四周后处死,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学病变、检测脏体系数、全肺胶原含量、全肺干重、全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以及检测肺灌洗液中细胞计数及分类来全面评估各种制剂的治疗效果.结果:各种制剂的治疗效果依次为:含细菌纤维素的中草药提取液治疗组>细菌纤维素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但是,各检测指标数据与阳性对照组未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制剂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P<0.05).结论:细菌纤维素治疗组稍微低于灌注的二氧化硅粉尘量,这初步表明细菌纤维能有效促进二氧化硅粉尘中肺部组织中排出,这进一步验证了中草药红茶菌中能产生细菌纤维素的木醋杆菌具有生物排尘的机理.
作者:符乃方;罗长辉;蒋盛军;吴俊才;陈晓琴;李羡筠;潘瑞辉;郑艳艳;甘永金;凌健安;梁恒秋;梁丹玉;谢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造口护肤粉联合达克宁散在ICU患者肛周皮损中的效果.方法:将56例肛周皮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造口护肤粉和达克宁散混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达克宁散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造口护肤粉联合达克宁散在ICU患者肛周皮损治疗中有显著效果.
作者:罗玉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民航飞行员中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民航飞行员体检鉴定的相关规定,简述和分析了双胍类或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安全性研究,回顾了糖尿病前期的预防的主要方式,并对糖尿病前期的民航飞行员进行有限制的药物预防干预提出建议.
作者:黄晓荣;刘云;傅晓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2~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结肠息肉患者应用钛夹结合电凝电切术切除结肠息肉,观察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息肉较大,蒂粗的息肉电切后有少许渗血,应用4枚钛夹后残基无出血.余患者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结论:在内镜下电切结肠息肉的治疗中,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阮晖;徐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07年7月~2009年12月AM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优质组和传统组,各5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以及射血分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优质组心肌酶谱变化时间为10.34±1.33小时,ST段变化时间为1.50±2.42小时均显著低于传统组15.91±3.22小时,8.52±1.36小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治疗后射血分数为(67.32±4.74)%显著高于传统组(34.78±5.8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6.34%显著低于传统组56.3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优于传统组.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来说作用显著,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云;蔡舸;高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床护理路径在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临床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以传统的康复训练模式进行.分别运用NOSIE-30量表和BPRS量表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实施评估.结果:临床路径组病人康复训练后,观察量表的总分和总积极因子分比入组时提高显著(P<0.05),而总消极因子分和BPRS总分比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康复训练后,无统计学变化(P>0.05).结论:通过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女性病人的精神症状.
作者:吕景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01~2011-12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B超和腹部B超,然后行手术及病理检查,83例患者的2种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83例患者行手术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异位妊娠,行阴道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79例,诊断准确率为95.1%,行腹部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70例,诊断准确率为84.3%.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更为准确,在诊断中更有优势.
作者:郑瑞莲;刘方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健康促进、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治和第一线急救等方面的问题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人,服务范围从院内扩大到院外,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来落实居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享用,从而为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经济的、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医疗综合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突出一切以人为本,无性别、无疾患差别的向社区人群提供第一级接触的卫生服务,是政府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显著减轻神经元损伤,逆转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发病过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郭保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方法:选取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0例,按我院自行设计AMI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疾病不确定感分别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出院时,以及出院后第6个月评分.结果:患者在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比入院第一天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第6个月比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还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巢琴;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肌缺血无症状型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1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2组服用鲁南欣康,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血管、血脂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1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2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1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vs 80%,P<0.05);1组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胃部不适1例、食欲减低2例、恶心呕吐1例;2组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3例、食欲减低4例、面白肢冷1例、休克2例;1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2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血管、降血脂、等作用,毒副反应小,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彦;蔡舸;吕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采用促排卵周期治疗,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注射,并指导同房,行黄体支持,回顾临床资料.结果:与疗前比较,疗后FSH指标、P指标、LH指标、PRL指标、E2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优势卵泡个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的20例患者中,成功妊娠率为45%.结论:采用HMG联合HCG诱导排卵,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可提高妊娠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屈海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