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忠
目的:跟踪分析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7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3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32例,病程均在10年以上,健康对照组100例,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及首次晨尿微量白蛋白、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并用干化学方法测定首次晨尿蛋白,之后每1年左右对患者随访检测一次,随访时间截止至2013年7月.结果:随访期间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颗粒管型及透明管型、干化学尿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颗粒管型检出率高于微量白蛋白、透明管型以及干化学尿蛋白;各组患者中干化学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尿颗粒管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各组患者肌酐、血尿素氮均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多数仍在正常范围内,部分病例发展为肾病.结论:颗粒管型、尿微量白蛋白、尿透明管型比血肌酐、尿素氮和干化学尿蛋白更敏感,定期检查有助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尿蛋白阴性并不能认为没有肾脏损伤,仍需要重点观察尿管型.
作者:许峰;李继刚;张明明;王汉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肌缺血无症状型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1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2组服用鲁南欣康,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血管、血脂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1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2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1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 vs 80%,P<0.05);1组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胃部不适1例、食欲减低2例、恶心呕吐1例;2组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3例、食欲减低4例、面白肢冷1例、休克2例;1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2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无症状型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血管、降血脂、等作用,毒副反应小,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彦;蔡舸;吕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7位氯取代物,二者具有相同抗菌谱,对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葡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大多数厌氧菌也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但前者抗菌活性比后者强4~8倍.抗菌机理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上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也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等.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其严重不良反应,引起医药界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近些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黄翠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GH水平的变化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0-04~2013-02收治的骨折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并按照骨折的程度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对照组患者为单纯的骨折患者,对患者的血清GH水平以及各时间点的GH水平变化进行测定分析,从而对比两组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效果.结果:以两周为测量界定,观察组患者GH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升高比较明显,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GH水平具有差异性.结论:四肢骨折合并脑外伤能够使骨折愈合加速,其血清中存在的生长因子相较于单纯骨折者要多,且增加了骨折处的骨痂量,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治愈效果.
作者:陈杰;赖汝恰;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3-05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8例,对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展开血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温度下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室温保存时间超过7 h、冰箱保存超过22 h便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在不同的保存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变化检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不管是室温还是冷藏保存均需在22 h内完成.
作者:张骆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4例,在一般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内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笑萍;于乐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总结肌内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治疗组肌注甲氨蝶呤配合辅以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纯肌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共治愈31例,高于对照组的28例,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天,低于对照组的17±9,治疗组患者共出现11例胃肠道反应、2例口腔溃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高于对照组的8例、1例及26.5%,所有不良反应均在采取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肌注甲氨蝶呤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肯定,大幅减少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莫沙比利单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负面情绪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临床症状评分(0.6±0.1、0.4±0.1、0.3±0.1、0.3±0.1)以及HAMD(12.4±2.1)、HAMA(14.8±2.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采用抗生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临床实际效果和比较优势,从而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_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哌酮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疗程均为7天.结果:(1)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且P均<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且P<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抗生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是临床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敬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方法:选取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0例,按我院自行设计AMI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疾病不确定感分别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出院时,以及出院后第6个月评分.结果:患者在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比入院第一天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第6个月比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还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巢琴;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病变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为甲组,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分为乙组,统计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液化、裂开、切口疝,术后疼痛评分、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短期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慢、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内镜下留置肛肠减压管减压后择期行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相比,前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组.结论:对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经肛肠减压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缓解肠壁组织水肿,优于急诊就行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增加Ⅰ期切除吻合机会,降低短期并发症.
作者:张国梁;管荣祥;周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禁食时间长短与胃肠功能恢复的关系,确定缩短禁食时间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取两组临床对照比较,随机选择我科5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比较对象,即剖宫产术后禁食4 h组(观察组)与禁食12 h(对照组)各25例.结果:禁食4 h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提前.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进而有利于产妇及时补充营养,恢复体能,同时还能促使乳汁分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意义.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对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6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6-12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观察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96.7%,观察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方法.
作者:陈雯;王玉梅;张许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高,具有致残致死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飞行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其糖尿病患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具哥伦比亚民航的调查数据显示飞行人员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3%;美国空军对1995~1999年飞行人员的停飞原因调查,显示糖尿病排第5位;而由于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对飞行安全威胁极大,所以对于飞行员糖尿病的早起预防、早期诊断、早治疗及医学鉴定等问题显的尤为重要,是近年航空医学重点关注的热点.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针对急诊科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使用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持续改进.结果:使用护理安全隐患沟通本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护理缺陷例数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前,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护理纠纷、投诉,及时进行分析,制定出防范措施,并持续改进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杜绝急诊各环节中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患者的安全.
作者:胡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临床治疗情况,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30例和锁定钢板组30例.结果:锁定钢板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功能良好百分率高于普通钢板组,功能差的百分率低于普通钢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万利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高龄病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8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的治疗方法,给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3个月后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2.56%),统计学有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总有效率(74.42%)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32.5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中医药治疗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金亮;石红军;胡世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的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0例,针对精神病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功能的改变.结果:80例患者在干预性护理以后,精神病耻辱感与社会适应力总评分比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病病人耻辱感及社会适应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榴珍;陈其珍;费惠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36例OSAHS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标准,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47例,中度45例,重度44例.比较各组综合治疗前后ESS评分及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综合治疗后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结果:①三组患者综合治疗后ESS评分下降,治疗前分别为(7.72±3.58,15.43±2.03,20.17±2.61)分,治疗后为(0.87±1.15,8.75±1.97,11.09±2.15)分,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SG检查评价显示各组患者低SaO2在治疗前后分别为轻度组(90.23±2.29,95.66±1.16)%;中度组(81.75±3.21,89.34±1.97)%;重度组(63.09±7.34,73.19±4.16)%,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低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SAHS综合治疗策略的治愈率为25.74%,显效率为36.76%,有效率为27.94%,无效率为9.56%.结论:在OSAHS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综合应用器械、手术、药物和行为治疗等方法,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徐鹏程;宣晓琳;沈佳;舒畅;孙常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70只眼)视神经挫伤的住院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35只眼)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同时应用激素治疗;对照组35例(35只眼)除不用葛根素外其他治疗不变.治疗21天后根据患者视力、VEP观察治疗前后的视神经挫伤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勾晓梅;李雪丽;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