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健康教育路径改善疾病不确定感的护理研究

巢琴;杨敏

关键词:心肌梗塞, 健康教育, 疾病不确定感
摘要: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方法:选取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0例,按我院自行设计AMI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疾病不确定感分别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出院时,以及出院后第6个月评分.结果:患者在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比入院第一天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第6个月比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还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7位氯取代物,二者具有相同抗菌谱,对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葡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大多数厌氧菌也有很好的抗菌作用,但前者抗菌活性比后者强4~8倍.抗菌机理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上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也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等.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其严重不良反应,引起医药界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近些年来国内关于克林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黄翠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3-05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8例,对其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展开血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温度下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室温保存时间超过7 h、冰箱保存超过22 h便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在不同的保存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变化检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不管是室温还是冷藏保存均需在22 h内完成.

    作者:张骆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氯酚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氯芬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显著减轻神经元损伤,逆转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的发病过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郭保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升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干眼的诊断流程及治疗

    干眼已不是一陌生名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干眼的患病年龄明显提前而且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干眼的发病率远较人们想象的要高,及时正确的认识和诊断本病是进一步治疗本病的关键,避免因错误的诊断造成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及恶化,同时正确评价该病的严重程度对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式至关重要.

    作者:李雪丽;勾晓梅;张秀娟;周丽霞;谷万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肌内注射甲氨蝶呤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总结肌内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治疗组肌注甲氨蝶呤配合辅以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纯肌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组共治愈31例,高于对照组的28例,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天,低于对照组的17±9,治疗组患者共出现11例胃肠道反应、2例口腔溃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高于对照组的8例、1例及26.5%,所有不良反应均在采取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肌注甲氨蝶呤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肯定,大幅减少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70只眼)视神经挫伤的住院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35只眼)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同时应用激素治疗;对照组35例(35只眼)除不用葛根素外其他治疗不变.治疗21天后根据患者视力、VEP观察治疗前后的视神经挫伤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勾晓梅;李雪丽;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痔疮术后便秘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术后中医按摩,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疮手术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术后便秘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范延欣;袁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航空企业H7N9的防控与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上海、南京、郑州等华东和华北地区的大型城市发生人类感染H7N9的疫情,航空企业积极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本公司后勤保障部航卫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制定了详细的H7N9防控措施,加大了H7N9禽流感宣传和防控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柯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 18 个月.结果:80 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 4~13 个月,平均 7.5 个月,术后疗效:优58 例,良 16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临床治疗情况,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30例和锁定钢板组30例.结果:锁定钢板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功能良好百分率高于普通钢板组,功能差的百分率低于普通钢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万利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联合用药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氨氯地平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降低血压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春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病变对比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病变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为甲组,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分为乙组,统计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液化、裂开、切口疝,术后疼痛评分、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短期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慢、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内镜下留置肛肠减压管减压后择期行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相比,前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组.结论:对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经肛肠减压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缓解肠壁组织水肿,优于急诊就行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增加Ⅰ期切除吻合机会,降低短期并发症.

    作者:张国梁;管荣祥;周辉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某院临床使用抗血栓药物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抗血栓药物应用现状、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医药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2012 年抗血栓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 (DDC) 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抗血栓药物销售金额高,比2010年、2011年分别增长112.12%、44.21%,其中抗凝血药物销售金额历年位列第一.其中增幅较大的低分子肝素钙[国产]5000AXaIU、利伐沙班销售金额合计占全部抗血栓药物销售金额的68%.销售金额降幅较大的有低分子肝素钙[进口] 4100AXaIU、巴曲酶.其余品种略有波动,起伏不大,表明用量或价格趋于稳定.通过DDDs比较可见,低分子肝素钙[国产]5000AXaIU、利伐沙班、华法林、阿司匹林呈逐年上升趋势,低分子肝素钙[进口]4100AXaIU、巴曲酶的DDDs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余品种均呈不同程度的上下起伏.巴曲酶、奥扎格雷钠氯化钠、利伐沙班的DDC值排在前列,肝素、尿激酶的DDDc值略有下降,其余品种则上下波动或保持不变.结论: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中副作用少、药效独特、安全性高的品种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符合治疗的基本原则,抗血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杨笑笑;陈君;赵庆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学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健康促进、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治和第一线急救等方面的问题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服务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人,服务范围从院内扩大到院外,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来落实居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享用,从而为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的、经济的、综合的、连续的基本医疗综合性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突出一切以人为本,无性别、无疾患差别的向社区人群提供第一级接触的卫生服务,是政府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道溃疡的内科护理方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4例,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4例,在一般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内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笑萍;于乐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吸氧、物理降温、羚黄宝儿丸止惊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患儿止惊、退热效果及复发率.结果:56例患儿中,止惊方面: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有效率78.57%;退热效果方面: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有效率85.71%;复发9例,复发率16.07%.结论: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加强患儿治疗前的评估,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患儿复发.

    作者:张先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健康教育路径改善疾病不确定感的护理研究

    目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方法:选取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0例,按我院自行设计AMI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疾病不确定感分别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出院时,以及出院后第6个月评分.结果:患者在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比入院第一天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第6个月比出院时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还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巢琴;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两组均早期给予纳洛酮治疗,对两组伤后3天脑水肿程度,以及伤后2周GCS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伤后3天脑水肿程度明显改善,伤后2周GCS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潘晓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频及低频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分析总结了2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超声显像检查阑尾的大小、形态、壁的厚度,阑尾腔有无积液,有无扩张、有无粪石,周围有无积液等.结果: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以低频低,约35.9%,高频显示率明显提高,而二者结合效果好,准确率约达到88.4%.结论: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殷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