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连东
目的:探讨丹茵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丹茵退黄汤治疗组和常规西药治疗(甘利欣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维生素C、维生素B6、10%氯化钾等)对照组.治疗组80例服用丹茵退黄汤,水煎服,日2次,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肝功能、病原学、B超检测.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随访,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4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52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B超检查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茵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思替卡韦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思替卡韦、和络舒肝胶囊口服,观察1年后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ALB)和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优于时照组(P<0.05).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为85.9%,优于对照组的4.8%(P <0.01).结论:思替卡韦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是有效改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有效药物.
作者:易爱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胆囊炎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不适,暖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本病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4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思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总结康复经验,提高脑瘫患儿康复质量.方法:根据190例脑瘫患儿的病情,制定与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性的物理、作业、言语等康复训练治疗,而观察组另加家庭康复训练.结果:16例康复痊愈,151例治疗有效,2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应遵循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基本原则,经长期正确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特别是家长参与下的家庭康复训练,能大限度地降低患儿残疾程度,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张玲;伍竟;康怀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导师刁军成教授系全国百名杰出女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研修人才,从事中医从经典入手,临床善用经方,且临证加减灵活多变,常以经方加减治疗妇科疾病,观其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以飨读者.1 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1.1 临床资料 吴某,女性,17岁,2010年9月25日就诊.经行小腹疼痛3年余,14岁初潮,经型:6~7/28~30 d,行经第1天小腹痛甚,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经服止痛药物或按摩热敷后稍舒,伴有腰背胀痛不适,经色紫暗,挟有瘀块,经量正常,腹部无压痛,饮食尚可,经行3d后痛减,舌质淡边有少许瘀点,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痛经,寒凝血瘀型.
作者:熊苏力;刁军成;黄烨;董双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痕痕子宫妊娠28~32周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收治20例痕痕子宫妊娠28~32周引产病例进行分析,观察用药后产程进展及结局.结果:20例病人18例引产成功,2例改行剖宫取胎术.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妊娠28~32周引产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阮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结石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胆结石病,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有效地治疗,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会严重影响泌尿系统,肾结石则会影响体内的酸碱度[1].本文对2012年1~10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现察针灸结合中西药辨证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中药辨证治疗,并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辨证治疗是一种治疗Hunt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燕红;邹卫兵;蒋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多发于青春期女性,部分患者因疼痛剧烈,已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笔者用艾附暖宫丸配合针刺治疗虚寒性痛经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病例,经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后,确诊为虚寒性痛经的患者.年龄16~36岁,其中16~26岁25例,27~36岁15例;未婚者29例,已婚者11例;病程长15年,短4年.
作者:郭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热敏化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131例PH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热敏灸联合NB-UVB照射治疗)和对照组(53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4.4%,对照组有效率为3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NB-UVB治疗PHN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港;龚丽萍;谌莉媚;严张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顽固性单纯性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男女均可发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特点,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12年3月采用部分皮瓣切除+皮瓣游离+亚甲蓝皮瓣注射+肛门洗剂坐浴治疗肛门瘙痒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美玲;袁伟超;赵昂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风Ⅰ号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12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风Ⅰ号颗粒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病灶大小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62.5%,对照组总有效率64.1%、显效率39.1%,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头颅CT检查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梗死体积比治疗前缩小更显著.结论:中风Ⅰ号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蔚清;徐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对孕酮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临床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胶囊,肌肉注射黄体酮或HCG;治疗组加用中药方剂,观察治疗14d后疗效及血清孕酮(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酮水平治疗后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荔榕;梁晓樱;蔡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式中避免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临床手段.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近年来甲状腺手术病例资科420例,按术式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显露RLN术式(n=239例),对照组采用未显露RLN术式(n=181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6个月喉返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2例RLN损伤、总损伤率为0.84%,对照组发生4例RLN损伤、总损伤率2.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16,P<0.01).术后6个月RLN损伤恢复情况,观察组2例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1例永久性损伤,3例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合理显露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朱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Voluson 730 Expert,Voluson E8三维超声对20147例妊娠18~40周胎儿进行常规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结果:20 147例胎儿中共检出胎儿异常991例,其中胎儿水肿综合征34例,前腹壁异常23例,心脏结构畸形173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84例,淋巴水囊瘤17例,泌尿系统畸形152例,消化系统畸形66例,胸腔异常28例,颜面部畸形110例,多系统畸形92例,鼻骨缺如101例,小指两节指骨11例.结论: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结合应用能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直观显示胎儿头面、体表结构等先天畸形,提高了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健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尿酸性肾病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水平.结果:56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E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均<0.05).结论:性激素与慢性尿酸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郭聂涛;丁谊;杨进;李燕林;刘琳娜;秦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96例患儿中,男136例,女60例,男女之比为2.27:1.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1~2岁多,占46.94%.(2)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d,出现嗜睡、激惹、呕吐、精神萎靡、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3)血肠道病毒71型检测阳性129例(65.82%),血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i6)8例(4.08%),19例(9.69%)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0例(20.41%)未检测出肠道病毒.结论:重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2岁.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刘金旭;陈文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与患者脑损害的部位、脑血管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疾病等等相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肢体偏瘫等等[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其临床研究价值越来越显著.本研究选择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MRI检查和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方法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同时分析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作者:杨璧;杨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肝片与联苯双酯滴丸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相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口服护肝片,对照组35例,口服联苯双酯滴丸,疗程8周.每4周检测肝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下降明显,8周后研究组复常率为88.6%,对照组的复常率为85.7%(P >0.05).结论:护肝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药物.
作者:顾冬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芪石斛方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临床观察合并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丹芪石斛方治疗组和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在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丹芪石斛方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疗效.结果:丹芪石斛方在降低血糖及改善高脂血症、颈动脉血管内膜厚度、眼底病变、心电图指标、尿糖、尿蛋白以及各种常见临床症状方面,均优于肠溶阿司匹林.结论:丹芪石斛方能有效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作者:陈其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