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蒙琼
干槽症实质上是骨创感染,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我科将碘仿明胶海绵置入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的拔牙创内预防干槽症取得满意效果,现进行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月门诊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335例,男166例,女169例,年龄18~38岁.随机分成实验组165例,埋伏阻生48例(29.09%),部分萌出117例(70.91%);对照组170例,埋伏阻生50例(29.41%),部分萌出120例(70.59%).
作者:陈元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治疗组)56例,节食运动组(对照组)58例,两组均给予节食运动12个月.治疗组加用双侧脾俞、胰俞、肝俞、肾俞穴位埋线,每月1次,共6次.同时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BML、TC、TG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12个月时随访,IGR向NGT逆转率和糖尿病(DM)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12个月后,上述所有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提高糖尿病前期人群逆转为正常糖耐量,减少糖尿病发生率,且疗效持久.
作者:李彦明;张存志;邸力强;曹瑞芳;李书彬;刘丽霞;尹春玲;马凤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心宝丸治疗病窦的疗效.方法:将82例病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静滴环磷腺苷葡胺同时口服心宝丸,对照组42例予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结果:经15d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率变化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心宝丸治疗病窦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金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先针刺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鹤顶,然后在膝关节疼痛明显区域皮肤表面施以隔姜灸至皮肤潮红但不起疱为止,10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52例病例,临床治愈14例,占26.9%;显效18例,占34.6%;有效17例,占32.7%;无效3例,占5.8%:总有效率94.2%,疗效满意.结论:隔姜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作者:王皓;韩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患者中实验室检查在正常范围的甲状腺激素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42例脑梗死患者,在校正了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后,测定并分析颈动脉内膜厚度(IMT)与结合型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型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结合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Ft3与IMT有线性相关(β=-0.322,P<0.05),而Ft4、Tt3、Tt4及TSH与IMT无线性相关(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中校正了吸烟、饮酒等临床危险因素及血脂、血压后,颈动脉内膜厚度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相关,且β值为负值.这揭示了正常范围的低水平甲状腺激素可能影响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王利兵;刘华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腓总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在腘窝至腓骨颈段受各种因素压迫所导致的一系列症候群.福建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此病并手术治疗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7~55岁,平均27岁,均为右侧.
作者:余兰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9年6月间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26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优6例,良4例,优良率100%;手术治疗优8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难度大,应根据复发的不同病因,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范升华;王三华;闵筠杰;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清解汤对湿熟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40例,按照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综合疗效、中医候侯疗效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清解汤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素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指具有慢性和复发性消化道症状,但缺乏解剖、生化和病理学变化依据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早饱、呕吐、腹泻及排便困难等.其发病率极高,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均有报道超过50%[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按罗马Ⅲ标准,FGIDs包涵七大类二十八种疾病,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为常见[2].FGI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影响较大,症状迁延难愈,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目前已成为消化专业中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谱之一,尤其在针灸治疗方面.本文从FGIDs的检查手段、灸法治疗FGIDs的优势、红外热扫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的特色等四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何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总结康复经验,提高脑瘫患儿康复质量.方法:根据190例脑瘫患儿的病情,制定与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性的物理、作业、言语等康复训练治疗,而观察组另加家庭康复训练.结果:16例康复痊愈,151例治疗有效,23例治疗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应遵循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基本原则,经长期正确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特别是家长参与下的家庭康复训练,能大限度地降低患儿残疾程度,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张玲;伍竟;康怀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和对孕酮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临床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胶囊,肌肉注射黄体酮或HCG;治疗组加用中药方剂,观察治疗14d后疗效及血清孕酮(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酮水平治疗后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程荔榕;梁晓樱;蔡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主要发生于退行性变的椎间盘,在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中遭遇急性外伤或者长期慢性劳损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而发生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手术又可分为传统的开放手术摘除突出髓核、椎间盘镜摘除髓核和微创介入治疗.
作者:陈力平;冯亚琴;包卫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现察针灸结合中西药辨证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中药辨证治疗,并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辨证治疗是一种治疗Hunt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燕红;邹卫兵;蒋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早期周围血管病变53例,重点研讨复方丹参滴丸和双嘧达莫二者的作用原理、疗效及临床副作用的发生率及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36~80岁,平均59.26岁;右下肢22例,左下肢23例,双下肢4例,左上肢2例,右上肢1例,右上肢及右下肢1例;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肢体怕冷、酸、麻、胀、木,其中肢体怕冷32例,肢体酸软45例,肢体麻木37例,轻度肿胀39例;合并糖尿病41例,合并高血压27例.
作者:王美玲;吴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多发于青春期女性,部分患者因疼痛剧烈,已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笔者用艾附暖宫丸配合针刺治疗虚寒性痛经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病例,经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后,确诊为虚寒性痛经的患者.年龄16~36岁,其中16~26岁25例,27~36岁15例;未婚者29例,已婚者11例;病程长15年,短4年.
作者:郭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27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辅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退行性病变,致使视盘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功能严重障碍的眼科常见病[1],病因复杂,治疗困难.近年来,我科选取视神经萎缩病人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6例38眼,男28例,女8例,年龄16~60岁,病程短2周,长2年.病因:视神经炎16例,眼外伤14例,血管性疾病6例.
作者:叶永健;肖志军;傅虹;叶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结石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胆结石病,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有效地治疗,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会严重影响泌尿系统,肾结石则会影响体内的酸碱度[1].本文对2012年1~10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00例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治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EH)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日1次,6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症状疗效和降压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药治疗EH,较之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在降低血脂、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红涛;漆成军;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思替卡韦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思替卡韦、和络舒肝胶囊口服,观察1年后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ALB)和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优于时照组(P<0.05).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为85.9%,优于对照组的4.8%(P <0.01).结论:思替卡韦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是有效改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有效药物.
作者:易爱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