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平;冯亚琴;包卫英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毒感染占原发病90%以上,可继发细菌感染,易引发其他疾病,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1].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我科2012年1~6月收治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靖;蒙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比,分别测定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尿酸值及其他生化指标,探讨血尿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血尿酸是脑梗死的重要相关因素.
作者:李江涛;秦志红;李佩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痕痕子宫妊娠28~32周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收治20例痕痕子宫妊娠28~32周引产病例进行分析,观察用药后产程进展及结局.结果:20例病人18例引产成功,2例改行剖宫取胎术.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妊娠28~32周引产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阮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3例嵌甲甲沟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采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全甲拔除术治疗,C组选用部分拔甲术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A组在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上明显低于B组及C组,A组和C组一次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所受痛苦较小,复发率低,操作简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有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水煎服,日1剂;对照组30例予胃苏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病肝胃不和证疗效肯定.
作者:张保东;张春莲;张效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周围性面瘫为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外周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同歼面部所有表情肌弛缓性瘫痪,其中以贝尔氏(bell's)面瘫多见,为原发性周围性面瘫,约占周围性面瘫患者总数的80%[1].我科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对3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茎乳孔注射甲泼尼龙结合电针、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丽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肩痛,短期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1].临床牵引治疗方法较多,我们采用正脊复位治疗仪,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分析如下:
作者:杜洛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间在九江市中医院门诊就诊以眩晕为主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5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以及西药,时照组服用西药,同时检测血常规、血流变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在治疗1周、2周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1周、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1周时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2周时与治疗1周时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各项TCD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各项TCD指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
作者:刘新举;曹爱兵;刘勇;王敏新;虞成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联合依匹斯汀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159例AR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80例,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喷鼻,2次/d,每次各鼻孔2揿,依匹斯汀片口服,1次/d,每次10mg;对照组79例,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喷鼻,2次/d,每次各鼻孔2揿;疗程均为4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3.4%.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联合依匹斯汀应用见效快,效果好,能有效缓解AR患者鼻部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范海生;张淑君;梁顺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9年6月间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26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优6例,良4例,优良率100%;手术治疗优8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难度大,应根据复发的不同病因,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范升华;王三华;闵筠杰;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现察针灸结合中西药辨证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中药辨证治疗,并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辨证治疗是一种治疗Hunt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燕红;邹卫兵;蒋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主要发生于退行性变的椎间盘,在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中遭遇急性外伤或者长期慢性劳损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而发生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类,手术又可分为传统的开放手术摘除突出髓核、椎间盘镜摘除髓核和微创介入治疗.
作者:陈力平;冯亚琴;包卫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养阴润肠理气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自拟养阴润肠理气方汤剂,对照组口服乳果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67.5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阴润肠理气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南飞;葛来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先针刺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鹤顶,然后在膝关节疼痛明显区域皮肤表面施以隔姜灸至皮肤潮红但不起疱为止,10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52例病例,临床治愈14例,占26.9%;显效18例,占34.6%;有效17例,占32.7%;无效3例,占5.8%:总有效率94.2%,疗效满意.结论:隔姜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作者:王皓;韩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40例糖尿痛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电针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15d.比较四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电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电针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方面较其它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单独应用电针和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均有疗效,但联合应用能更好改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周保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指具有慢性和复发性消化道症状,但缺乏解剖、生化和病理学变化依据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早饱、呕吐、腹泻及排便困难等.其发病率极高,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均有报道超过50%[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按罗马Ⅲ标准,FGIDs包涵七大类二十八种疾病,其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为常见[2].FGI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影响较大,症状迁延难愈,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目前已成为消化专业中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谱之一,尤其在针灸治疗方面.本文从FGIDs的检查手段、灸法治疗FGIDs的优势、红外热扫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的特色等四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何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早期周围血管病变53例,重点研讨复方丹参滴丸和双嘧达莫二者的作用原理、疗效及临床副作用的发生率及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27例,女26例;年龄36~80岁,平均59.26岁;右下肢22例,左下肢23例,双下肢4例,左上肢2例,右上肢1例,右上肢及右下肢1例;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肢体怕冷、酸、麻、胀、木,其中肢体怕冷32例,肢体酸软45例,肢体麻木37例,轻度肿胀39例;合并糖尿病41例,合并高血压27例.
作者:王美玲;吴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扩张型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起病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病情会逐步加重,往往当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时候已经到了疾病的末期,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而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效果并不好,导致病死率比较高[1].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已经被广泛重视,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洋地黄制剂和利尿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细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口周皮炎是发生在上唇、颌、鼻唇沟、鼻等处的炎症性皮肤病.因反复发作,所以病程较长,属临床常见的复发性疾病.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5月采用中药口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复发性口周皮炎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7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20例,女38例;年龄20~35岁,平均26.3岁;病程1.0个月~2.0年,平均6个月.对照组39例,男15例,女24例;年龄15~32岁,平均22.8岁;病程1.1个月~2.5年,平均7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部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白连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其与患者脑损害的部位、脑血管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疾病等等相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肢体偏瘫等等[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其临床研究价值越来越显著.本研究选择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MRI检查和CT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方法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同时分析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作者:杨璧;杨赤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