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护理

郑彩云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VSD), 皮肤撕脱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23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后使用VSD技术治疗.伴创面缺损者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一期愈合或二期植皮后愈合.无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或伴软组织缺损者),效果满意.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Nd.YAG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的Nd.YAG激光治疗作用.方法:6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行Nd.YAG激光疏通治疗后填充混合药物,并完成随访.结果:65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Nd.YAG激光手术一次成功49例,8例二次激光手术成功,失败8例.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填充混合药物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复通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罗永旗;习高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应用联合前列地尔和缬沙坦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治疗;第二组为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加上口服缬沙坦治疗.测定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总结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24 h后测定50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下降,(P<0.01);达到正常血压水平的占有62.0%,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占24.0%,未达标的占14.0%;三组的血糖值基本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二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和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如果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应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之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红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所显示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情况.方法:96名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4±10岁;男性:52例)和202名非糖尿病患者(年龄:61±13岁;男性:120例),应用冠状动脉CT检查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程度.同时利用钙化积分来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有较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1±4.2 vs 2.1±3.0;P<0.000 1);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的比例较高(P<0.001);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比例较高(37% vs 18%;P<0.000 1),而正常的冠状动脉的比例较低(20% vs 42%;P<0.000 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荷较高.

    作者:黄晗;何雪松;王锋;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T在肺包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肺包虫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包虫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探查,同时对胸部进行X线扫描,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CT探查肺包虫结果显示:9例病灶中有6例单发囊性病灶,3例多发囊性病灶,可见囊性病灶中单发病灶多于多发病灶,通常肺中的病灶边缘较清晰,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内可见有子囊,且密度比较均匀.感染1例,其囊壁呈点状钙化,感染后外囊壁呈弧形钙化,其囊内密度增高且不均匀,破裂时出现的征象有:新月征、水上荷花征、飘带征.结论:CT影像对肺包虫病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改进

    目的:改变泌尿外科只结扎精索静脉而保留好动脉的传统治疗模式.评价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局麻,回顾性分析13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时未见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6 d,随访110例,时间3~12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为5.5%.无1例发生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医患均乐意接受的创新术式,损伤小、历时短、效果良好、可作为一个推广的新项目.

    作者:张起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78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ADR分级等方面对我院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78例儿童ADR报告为我院2008~2011年所发生.结果:78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ADR发生率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有50例(64.11%);ADR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5例(57.69%);引发ADR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多;ADR分级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儿科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及药物咨询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王典;孟庆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评价其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6例门诊和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其对糖尿病诊断、监控的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受孕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比子宫输卵管碘酒造影准确率高,盆腔粘连和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的主要原因.术后随访,术后二年妊娠率占5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何传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致脑心综合症心电图改变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1-12间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126例患者中有89例心电图显示有异常改变,占总数的71.4%,其中脑梗塞异常为65.7%,脑出血异常为75.5%,蛛网膜下腔出血异常为83.3%.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损害,病情越重,心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的改变越严重.

    作者:陈洋;王春华;张思维;岳红梅;耿璐璐;董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断治疗42例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01~2011-01间我院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3例行流产后剔除术,39例顺利分娩;30例行剖宫产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结论: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应综合考虑妊娠时间、肌瘤生长状况、临床症状等因素,采取为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母子平安.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就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颜新;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痰浊阻遏证84例,脾肾阳虚证66例)都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LDL-C均可降至正常,不同分证患者的LDL-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对于高脂血症的各项治疗效果均是非常显著的,作用机制清楚,疗效稳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玻璃纤维桩与传统铸造桩在临床应用中远期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与传统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探寻更有效的修复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02例残根残冠患者(147颗患牙),其中105颗采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42颗采用传统铸造桩核修复,随访三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根尖折断发生率及龈缘黑线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修复体脱落发生率和根尖周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残根残冠患牙的治疗中,玻璃纤维桩的疗效更优于传统铸造金属桩.

    作者:谭战民;何存;李涛;刘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胆结石术后胆漏的原因与预防

    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胆漏预防的方法.方法:根据14例发生胆漏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胆漏的具体原因.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抗菌消炎和引流治疗完全治愈,无1例重新手术.出现胆漏的原因有:①拔管操作欠妥;②T管放置不当;③缝合存在缺陷;④患者本身并发症的存在;⑤患者不注意保护T管.患者本身存在并发症导致胆漏在胆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率(71.43%).结论:出现胆漏应该重在预防.应该充分认识到胆道手是可导致胆源性损伤这一事实,作为医生加强学习,熟悉胆道手术的相关操作,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对存在诸如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恶液质、长期使用激素、白血病等情况的患者更应该加强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胆漏的发生率.

    作者:余永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20例分析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2-04所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及转归.结果:20例合并出血中,消化道出血10例,皮肤瘀斑2例,气管切开出渗血2例,鼻出血1例,血性胸水1例,牙龈出血1例,深静脉置管处渗血3例,同时有两个部位出血2例.上述病例经采用适当方法止血后,出血均止住.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处理方法因出血部位而有不同,止血效果一般良好.

    作者:冯黔灵;彭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需要论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需要论在ICU 的应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恢复健康.方法:根据马斯落的需要层次论把基本的需要放在首位,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的个性特征制定护理计划.结果:运用需要论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可减少并症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在ICU 护理中,通过应用马斯落的需要层次论,不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参与治疗和护理,极大的帮助和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义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12~2011-12间儿科收治的335例小儿细菌性脑膜炎和145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儿保门诊正常体检儿童174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小儿均进行PCT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正常儿童PCT阳性率分别为77.31%、17.2%、0,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脑膜炎病原学不易早期明确,PCT在鉴别诊断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有重要意义;PCT测定结果可尽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军;闫铭锋;陶浚齐;柴佳;侯轩;吴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苯对模拟失重大鼠细胞免疫及微核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吸入染毒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免疫系统及其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染毒组.对照组吸入新鲜空气,染毒组吸入10 mg/m3的苯气体,每天24 h,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中白细胞(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LYM)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极显著降低(P<0.01)、CD8极显著升高(P<0.01).染毒组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微核率极显著升高.结论:苯吸入染毒7 d可导致尾吊SD大鼠机体细胞免疫紊乱并可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李曙光;何新星;吴大蔚;刘洪涛;肇海;许峰;杨成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X线、CT及MRI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8例,X线平片检查漏、误诊3例(其中2例表现阴性);18例中,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11例;18例中,1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周围骨髓和软组织内均可见水肿区,6例可见骨膜反应,3例中央发生坏死囊变.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其空间分辨率高,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较多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MRI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为临床定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X线平片、CT和MRI检查三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祥雏;秦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某飞行分院机场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随着航班旅客的增加,机场的院前急救逐渐成为分院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根据在航卫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岩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