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结石术后胆漏的原因与预防

余永峰

关键词:胆结石, 胆漏, T管
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胆漏预防的方法.方法:根据14例发生胆漏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胆漏的具体原因.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抗菌消炎和引流治疗完全治愈,无1例重新手术.出现胆漏的原因有:①拔管操作欠妥;②T管放置不当;③缝合存在缺陷;④患者本身并发症的存在;⑤患者不注意保护T管.患者本身存在并发症导致胆漏在胆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率(71.43%).结论:出现胆漏应该重在预防.应该充分认识到胆道手是可导致胆源性损伤这一事实,作为医生加强学习,熟悉胆道手术的相关操作,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对存在诸如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恶液质、长期使用激素、白血病等情况的患者更应该加强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胆漏的发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VSD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23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后使用VSD技术治疗.伴创面缺损者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一期愈合或二期植皮后愈合.无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或伴软组织缺损者),效果满意.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郑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平片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足的X线平片特征,加以总结.结果:糖尿病足的X线平片影像学改变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骨性关节炎和软组织肿胀为主要影像学改变.结论:X线平片检查简便、经济,可提供糖尿病足的骨质损害征象,能基本反映其病理改变,是指导糖尿病足诊疗的有效影像学方法之一,但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周鹏;高雪梅;陈荔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需要论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需要论在ICU 的应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恢复健康.方法:根据马斯落的需要层次论把基本的需要放在首位,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患者的个性特征制定护理计划.结果:运用需要论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可减少并症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在ICU 护理中,通过应用马斯落的需要层次论,不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参与治疗和护理,极大的帮助和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李义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改进

    目的:改变泌尿外科只结扎精索静脉而保留好动脉的传统治疗模式.评价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局麻,回顾性分析130例精索内动、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 min,术时未见明显出血及脏器损伤,术后平均住院6 d,随访110例,时间3~12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为5.5%.无1例发生睾丸萎缩或坏死.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医患均乐意接受的创新术式,损伤小、历时短、效果良好、可作为一个推广的新项目.

    作者:张起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78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ADR分级等方面对我院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78例儿童ADR报告为我院2008~2011年所发生.结果:78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ADR发生率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有50例(64.11%);ADR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5例(57.69%);引发ADR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多;ADR分级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儿科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及药物咨询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王典;孟庆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受孕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比子宫输卵管碘酒造影准确率高,盆腔粘连和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的主要原因.术后随访,术后二年妊娠率占5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何传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评价

    目的:对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急性期均采取氧气吸入、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对照组应用辅舒酮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两组均每次1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辅舒酮,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致脑心综合症心电图改变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1-12间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126例患者中有89例心电图显示有异常改变,占总数的71.4%,其中脑梗塞异常为65.7%,脑出血异常为75.5%,蛛网膜下腔出血异常为83.3%.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损害,病情越重,心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的改变越严重.

    作者:陈洋;王春华;张思维;岳红梅;耿璐璐;董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处女膜闭锁误诊为阑尾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张某某,女性,13岁,初三学生,住三穗县八弓镇贵根村,反复周期性下腹疼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9月余,无恶心、呕吐、腹泻、阴道流血及发热.腹痛周期为30 d左右持续1周自行缓解.昨日突发性加剧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 h,伴恶心、呕吐.

    作者:蒋至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因素,为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血小板输注病例资料,从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3种角度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结果:不同类型疾病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同,血液科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高,其次为消化内科和妇产科,手术外科与肿瘤科低;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降低;单采新鲜血小板输注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输注.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成因复杂,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均可影响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作者:王淼;高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T在肺包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肺包虫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包虫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探查,同时对胸部进行X线扫描,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CT探查肺包虫结果显示:9例病灶中有6例单发囊性病灶,3例多发囊性病灶,可见囊性病灶中单发病灶多于多发病灶,通常肺中的病灶边缘较清晰,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内可见有子囊,且密度比较均匀.感染1例,其囊壁呈点状钙化,感染后外囊壁呈弧形钙化,其囊内密度增高且不均匀,破裂时出现的征象有:新月征、水上荷花征、飘带征.结论:CT影像对肺包虫病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胆结石术后胆漏的原因与预防

    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胆漏预防的方法.方法:根据14例发生胆漏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胆漏的具体原因.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抗菌消炎和引流治疗完全治愈,无1例重新手术.出现胆漏的原因有:①拔管操作欠妥;②T管放置不当;③缝合存在缺陷;④患者本身并发症的存在;⑤患者不注意保护T管.患者本身存在并发症导致胆漏在胆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率(71.43%).结论:出现胆漏应该重在预防.应该充分认识到胆道手是可导致胆源性损伤这一事实,作为医生加强学习,熟悉胆道手术的相关操作,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对存在诸如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恶液质、长期使用激素、白血病等情况的患者更应该加强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胆漏的发生率.

    作者:余永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本文就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颜新;王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长期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研究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情况及患病率长期变化趋势,为防治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01~2011-12在本院疗养的2 599例海军飞行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各年份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情况及长期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1年间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5年5.22%上升到2011年24.68%.平均患病年龄呈逐年下升趋势;从2005年40.31±7.39(岁)下降到2011年36.26±5.63(岁).2011年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患病年龄与2004年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患病年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另外,根据2011年海军飞行员体检资料显示(B超检查),还有19.55%海军飞行员患有肝内脂肪浸润,平均患病年龄与脂肪肝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长期变化趋势将持续向上,患病年龄将更加年轻化趋势;海军飞行员脂肪肝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姜懿华;吴岩印;斯银平;袁秋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某飞行分院机场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随着航班旅客的增加,机场的院前急救逐渐成为分院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根据在航卫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岩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苯对模拟失重大鼠细胞免疫及微核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吸入染毒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免疫系统及其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染毒组.对照组吸入新鲜空气,染毒组吸入10 mg/m3的苯气体,每天24 h,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中白细胞(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LYM)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极显著降低(P<0.01)、CD8极显著升高(P<0.01).染毒组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微核率极显著升高.结论:苯吸入染毒7 d可导致尾吊SD大鼠机体细胞免疫紊乱并可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李曙光;何新星;吴大蔚;刘洪涛;肇海;许峰;杨成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所显示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情况.方法:96名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4±10岁;男性:52例)和202名非糖尿病患者(年龄:61±13岁;男性:120例),应用冠状动脉CT检查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程度.同时利用钙化积分来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有较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1±4.2 vs 2.1±3.0;P<0.000 1);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的比例较高(P<0.001);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比例较高(37% vs 18%;P<0.000 1),而正常的冠状动脉的比例较低(20% vs 42%;P<0.000 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荷较高.

    作者:黄晗;何雪松;王锋;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应用联合前列地尔和缬沙坦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治疗;第二组为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加上口服缬沙坦治疗.测定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总结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24 h后测定50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下降,(P<0.01);达到正常血压水平的占有62.0%,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占24.0%,未达标的占14.0%;三组的血糖值基本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二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和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如果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应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之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红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38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阿奇霉素及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对比较.方法: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如氧疗、抗感染、镇静、平喘、补液、强心应用于所有患者.此外,阿奇霉素给予治疗组;甲强龙给予对照组,并且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变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阿奇霉素与甲强龙的效果没有显著区别.结论:甲强龙的作用是抗炎,抑制气道重塑;阿奇霉素的作用是抗炎、抗肺纤维化、抑制气道重塑,其作用几乎等同于甲强龙.

    作者:邹兰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原驻训飞行卫生保障对策探讨

    针对高原驻训飞行对飞行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飞行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做好高原驻训飞行卫生保障的对策:进驻前,把好体检关;进驻中,预防高原反应;进驻后,防治高原疾病;飞行期间,把好身体放飞关;归建后,组织好飞行员健康疗养.

    作者:罗健康;张启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