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沙酮维持综合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石珊;杜慎华;黄映善;蔡彦;黄静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综合治疗, 心理康复,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综合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样本条件的患者1 128例.按入组时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单号为综合治疗组(I组,566人);双号为对照组(II组,562人).I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以集中干预、个体干预、家属干预、追踪随访等形式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II组患者只接受系统的治疗及一般的键康教育.治疗一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脱失率.结果:①I组干预后生活质量(QOL)指数平均分值为83.92,II组为68.58,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I组干预后QOL平均分值为83.92,干预前平均分值69.4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③II组治疗后QOL平均分值(68.58)与治疗前平均分值(69.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2,P>0.05).结论:MMT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海洛因依赖者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家庭关系,降低脱失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盆腔炎症包块患者,于非经期口服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直肠放置野菊花栓,连用半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炎症包块缩小情况.结果:痊愈23例(38.3%),好转34例(56.7%),无效3例(5.0%)(后改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57例(95.0%).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翠婷;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例报告

    目的:观察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8例病人覆膜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无释放多个支架的病例.2例患者因破口距LSA<1.5 cm封堵了LSA,均无脑供血不足及截瘫发生.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封闭了夹层近端破口,扩大了主动脉真腔,改善了腹腔脏器血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源;张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12~2011-12间儿科收治的335例小儿细菌性脑膜炎和145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儿保门诊正常体检儿童174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小儿均进行PCT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正常儿童PCT阳性率分别为77.31%、17.2%、0,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脑膜炎病原学不易早期明确,PCT在鉴别诊断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有重要意义;PCT测定结果可尽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军;闫铭锋;陶浚齐;柴佳;侯轩;吴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民航飞行学院某分院飞行教员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民航飞行学院某分院飞行教员的健康状况,为增进飞行教员的身体健康及飞行航卫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民航飞行学院某分院飞行教员连续五年空勤大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影响飞行教员的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有高脂血症、听力下降、高血压、脂肪肝、视力不良;超重和肥胖也是影响飞行教员健康的主要因素;飞行教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飞行教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分院、教员本人及航卫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明;李岩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航空医学鉴定机构对文职人员保密工作的管理探讨

    近年来,由于编制体制的调整,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等鉴定机构中,许多现役军官和文职干部的部分涉密岗位工作由非现役文职人员接替,致使可能出现的失泄密问题摆到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如何做好文职人员的保密工作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嘉莉;齐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组方案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06~2011-05收治的50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各25例,分别开展护理工作.3个月后随访,让两组患者打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5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者.3个月后随访,常规护理组效果满意的8例,较满意的11例,不满意的6例,总满意率为76.0%;个性化护理组效果满意的20例,较满意的4例,不满意的1例,总满意率为96.0%.两者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手术的围手术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性化护理的干预作用更好,更人性化,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大程度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袁令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X线、CT及MRI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8例,X线平片检查漏、误诊3例(其中2例表现阴性);18例中,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11例;18例中,1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周围骨髓和软组织内均可见水肿区,6例可见骨膜反应,3例中央发生坏死囊变.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其空间分辨率高,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较多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MRI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为临床定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X线平片、CT和MRI检查三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祥雏;秦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应用联合前列地尔和缬沙坦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治疗;第二组为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加上口服缬沙坦治疗.测定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总结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24 h后测定50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下降,(P<0.01);达到正常血压水平的占有62.0%,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占24.0%,未达标的占14.0%;三组的血糖值基本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二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和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如果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应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之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红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20例分析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2-04所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及转归.结果:20例合并出血中,消化道出血10例,皮肤瘀斑2例,气管切开出渗血2例,鼻出血1例,血性胸水1例,牙龈出血1例,深静脉置管处渗血3例,同时有两个部位出血2例.上述病例经采用适当方法止血后,出血均止住.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处理方法因出血部位而有不同,止血效果一般良好.

    作者:冯黔灵;彭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NCPAP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经面罩持续吸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NCPAP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方法简单、方便,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娟;刘九月;贾西燕;贾湘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部Madelung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2例

    介绍两例颈部Madelung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与健康宣教,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摆放合适体位、指导饮食、做好引流管和防褥疮的护理,两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颈部外形满意,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赵晓霞;严凤娇;汝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方法的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8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术后6 h夹闭尿管每3 h开放一次,拔管前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持续开放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方法对排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采用定时开放加膀胱冲洗的方法较传统的持续开放尿管的方法对排尿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汪晓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致脑心综合症心电图改变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1-12间12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126例患者中有89例心电图显示有异常改变,占总数的71.4%,其中脑梗塞异常为65.7%,脑出血异常为75.5%,蛛网膜下腔出血异常为83.3%.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脏损害,病情越重,心脏损害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的改变越严重.

    作者:陈洋;王春华;张思维;岳红梅;耿璐璐;董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评价其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6例门诊和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其对糖尿病诊断、监控的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60例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对2009-10~2011-10本院60例院前急救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救设备的缺乏所占比率高,为36.6%,120的接听问题比率为10%,第一现场处置不合理26.7%,急救人员的素质不足为13.3%,救护车问题和急救程序混乱同为6.7%.与急救设备的缺乏比较,六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工作需要社会高度重视,基层医院全员参与,全程培训,规范行为与操作.

    作者:杨光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事故后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反应分类的质化研究

    目的:运用质化研究方法分析疗养期间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状况,探讨心理行为过程,力求针对出现不同类型心理应激反应的飞行人员进行分类心理支持.方法: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结果:飞行事故后创伤反应类型分为表露型、休眠型和内疚型三类.结论:休眠型的来访者容易出现驱力退化;内疚型来访者对时间概念出现平行认识;到过事故现场的来访者创伤程度受具身认知影响;经历多次事故的来访者对首次创伤记忆深刻.

    作者:冯琦;王煜蕙;戚菲;项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流行性腮腺炎血尿淀粉酶增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附43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尿淀粉酶增高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检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尿淀粉酶指标.结果:该组病例选取我院保健科传染病上报资料及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436例,男性235例,女性201例;年龄分布为8月龄至16周岁的儿童及青少年,平均8.7周岁;血尿淀粉酶增高396例,其中轻度增高218例,占55.05%;中度增高178例,占44.95%;并发急性胰腺炎11例,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临床症状轻、治疗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预后好.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尿淀粉酶增高与是否并发急性胰腺炎无相关关系,其发病率2.52%(资料报到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中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约2.4%,大致相当).

    作者:陈弘星;王佩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2009-08~2011-08间住院治疗的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脑出血急性患者中治愈62例,有20例好转,6例死亡;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正确的认识脑出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断治疗42例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01~2011-01间我院4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3例行流产后剔除术,39例顺利分娩;30例行剖宫产术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结论: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应综合考虑妊娠时间、肌瘤生长状况、临床症状等因素,采取为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母子平安.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78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ADR分级等方面对我院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78例儿童ADR报告为我院2008~2011年所发生.结果:78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ADR发生率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有50例(64.11%);ADR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5例(57.69%);引发ADR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多;ADR分级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儿科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及药物咨询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王典;孟庆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