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张畅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2-04所作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处理方法及转归.结果:20例合并出血中,消化道出血10例,皮肤瘀斑2例,气管切开出渗血2例,鼻出血1例,血性胸水1例,牙龈出血1例,深静脉置管处渗血3例,同时有两个部位出血2例.上述病例经采用适当方法止血后,出血均止住.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发出血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处理方法因出血部位而有不同,止血效果一般良好.
作者:冯黔灵;彭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从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ADR分级等方面对我院78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78例儿童ADR报告为我院2008~2011年所发生.结果:78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ADR发生率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有50例(64.11%);ADR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45例(57.69%);引发ADR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多;ADR分级以轻中度为主.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儿科药物,并重视ADR的监测及药物咨询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王典;孟庆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张某某,女性,13岁,初三学生,住三穗县八弓镇贵根村,反复周期性下腹疼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9月余,无恶心、呕吐、腹泻、阴道流血及发热.腹痛周期为30 d左右持续1周自行缓解.昨日突发性加剧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2 h,伴恶心、呕吐.
作者:蒋至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01~2011-12收治的142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组B超检查127例(89.4%),静脉尿路造影(IVU)98例(69.0%),CT检查142例(100%).保守治疗103例(72.5%),手术治疗39例(27.5%).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时间(23.7±8.4)d.治愈133例(占93.7%),9例(6.3%)死于多器官损伤合并休克.106例(74.6%)随访2个月~4.6年,定期复查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和IVU均正常.结论:B超检查快捷、无创,可作为首选的筛查诊断方法;CT检查是本病准确诊断与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大部分肾损伤可保守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邓孙林;黎锐波;盘毅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苯吸入染毒对尾吊模拟失重大鼠免疫系统及其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染毒组.对照组吸入新鲜空气,染毒组吸入10 mg/m3的苯气体,每天24 h,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中白细胞(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LYM)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CD4极显著降低(P<0.01)、CD8极显著升高(P<0.01).染毒组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微核率极显著升高.结论:苯吸入染毒7 d可导致尾吊SD大鼠机体细胞免疫紊乱并可产生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李曙光;何新星;吴大蔚;刘洪涛;肇海;许峰;杨成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随着航班旅客的增加,机场的院前急救逐渐成为分院卫生单位的工作重点之一.笔者根据在航卫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岩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总结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200例除外手术禁忌症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对照组(静脉麻醉组)各100例;实验组(电针麻醉组):取双侧合谷、内关穴电针麻醉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对照组(静脉麻醉组):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及2 mg/kg丙泊酚后行常规妇科门诊手术.结果:对照组:镇痛优良率88%,镇痛不全率12%,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0%.对照组:镇痛优良率94%,镇痛不全6%,镇痛有效率100%;发生副作用率11%.结论:电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效果确切、无药物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
作者:吴学磊;王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LG2000电脑肛肠治疗仪应用于肛门疾病中的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肛周脓肿患者依照诊断的情况以随机数字表分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两组首先都采用切开挂线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LG2000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平均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G2000电脑肛肠治疗仪在临床使用安全方便,能有效改善肛周脓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高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针对高原驻训飞行对飞行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飞行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做好高原驻训飞行卫生保障的对策:进驻前,把好体检关;进驻中,预防高原反应;进驻后,防治高原疾病;飞行期间,把好身体放飞关;归建后,组织好飞行员健康疗养.
作者:罗健康;张启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本组18例,X线平片检查漏、误诊3例(其中2例表现阴性);18例中,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优于X线平片11例;18例中,10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组织所取代,肿瘤周围骨髓和软组织内均可见水肿区,6例可见骨膜反应,3例中央发生坏死囊变.结论:X线检查简便、易行,其空间分辨率高,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方法.CT对显示结构复杂、重叠部位较多的骨肉瘤病灶有明显优势.MRI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为临床定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X线平片、CT和MRI检查三者结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祥雏;秦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应用联合前列地尔和缬沙坦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分析其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前列地尔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治疗;第二组为缬沙坦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治疗;第三组为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加上口服缬沙坦治疗.测定三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总结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24 h后测定50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下降,(P<0.01);达到正常血压水平的占有62.0%,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占24.0%,未达标的占14.0%;三组的血糖值基本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二组,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和缬沙坦均具有保护肾脏功能和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如果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来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上可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应及早诊断糖尿病患者,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控制其病情发展,提高其生存之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红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鉴别小儿细菌和病毒性脑膜炎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09-12~2011-12间儿科收治的335例小儿细菌性脑膜炎和145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儿保门诊正常体检儿童174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小儿均进行PCT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正常儿童PCT阳性率分别为77.31%、17.2%、0,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脑膜炎病原学不易早期明确,PCT在鉴别诊断细菌性、病毒性脑膜炎有重要意义;PCT测定结果可尽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军;闫铭锋;陶浚齐;柴佳;侯轩;吴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因素,为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血小板输注病例资料,从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3种角度分析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结果:不同类型疾病血小板输注效果不同,血液科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高,其次为消化内科和妇产科,手术外科与肿瘤科低;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降低;单采新鲜血小板输注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输注.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成因复杂,疾病类型、输注次数及输注方式均可影响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作者:王淼;高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总结了整形外科中常用的生物材料种类及其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提论参考依据.
作者:于建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及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进行对比较.方法: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如氧疗、抗感染、镇静、平喘、补液、强心应用于所有患者.此外,阿奇霉素给予治疗组;甲强龙给予对照组,并且对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变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阿奇霉素与甲强龙的效果没有显著区别.结论:甲强龙的作用是抗炎,抑制气道重塑;阿奇霉素的作用是抗炎、抗肺纤维化、抑制气道重塑,其作用几乎等同于甲强龙.
作者:邹兰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NCPAP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经面罩持续吸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NCPAP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方法简单、方便,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娟;刘九月;贾西燕;贾湘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胆漏预防的方法.方法:根据14例发生胆漏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胆漏的具体原因.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抗菌消炎和引流治疗完全治愈,无1例重新手术.出现胆漏的原因有:①拔管操作欠妥;②T管放置不当;③缝合存在缺陷;④患者本身并发症的存在;⑤患者不注意保护T管.患者本身存在并发症导致胆漏在胆漏患者中占有很大比率(71.43%).结论:出现胆漏应该重在预防.应该充分认识到胆道手是可导致胆源性损伤这一事实,作为医生加强学习,熟悉胆道手术的相关操作,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对存在诸如年老体弱、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恶液质、长期使用激素、白血病等情况的患者更应该加强护理,从而尽量减少胆漏的发生率.
作者:余永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23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后使用VSD技术治疗.伴创面缺损者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过VSD治疗后,创面均一期愈合或二期植皮后愈合.无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创面(或伴软组织缺损者),效果满意.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郑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介绍两例颈部Madelung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与健康宣教,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摆放合适体位、指导饮食、做好引流管和防褥疮的护理,两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颈部外形满意,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赵晓霞;严凤娇;汝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盆腔炎症包块患者,于非经期口服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直肠放置野菊花栓,连用半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随访观察炎症包块缩小情况.结果:痊愈23例(38.3%),好转34例(56.7%),无效3例(5.0%)(后改为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57例(95.0%).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野菊花栓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翠婷;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