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唤醒麻醉在癫痫灶切除术中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

杨方兰;刘晓燕

关键词:癫痫, 病灶切除术, 唤醒麻醉
摘要:唤醒麻醉是保证神经外科术中进行功能检测,准确区分病灶和功能区的重要方法,可以尽可能保护病人脑功能.了解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以及术中可能出现情况对于护理人员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对儿童癫痫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左乙拉西坦(LEV)和托吡酯(TPM)对儿童癫痫单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07-01~2009-06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45例,随机分组为左乙拉西坦治疗组(A组)20例,托吡酯治疗组(B组)25例.治疗剂量:A组初始剂量25 mg/d,每周增加25 mg,目标量为6~8 mg/(d·kg),在6~7周内达到目标剂量.B组起始剂量为0.5~1.0 mg/(d·kg),根据病情每周增加0.5~1.0 mg/(d·kg),终维持剂量为4~6 mg/(d·kg).随访3~12个月.结果:A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B组托吡酯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结论: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对于儿童癫痫的单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方力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09~2009-09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3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同时服用谷维素,疗程为30 d.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疗程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腹泻、腹痛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程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论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

    介绍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及我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在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郭锦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胃散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和胃散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橙皮苷在7.0~70.0 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0.82%,n = 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和胃散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崔永青;刘光斌;毛和平;隆旭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效果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本院结核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06~2009-12收治的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中,有2例是患者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痰菌未阴转,导致病情恶化而死亡的,其余均完成疗程,痰菌转阴.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治疗中,采用短程化疗方案,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普通型甲型H1N1流感23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23例确诊患者体温正常3 d,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发热期间病情观察,正确采集标本及用药后的观察,心理干预等对疾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流程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薛丹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辩证施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上消化道疾病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发病还能造成其他严重的继发病症.

    作者:王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随着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呈上升趋势,而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

    作者:周传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内出血32例分析

    目的:明确异位妊娘、黄体破裂和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妇科以腹腔内出血收入院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振24例,占75%,黄体破裂6例,占18.75%,出血性输卵管炎2例,占6.25%.本资料31例手术止血,无1例死亡.结论:详细询问病史,血HCG检测和后穹窿穿刺是异位妊娠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25例幽门管溃疡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125例幽门管溃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内镜诊断的2 561例各类溃疡中,资料完整的幽门管溃疡125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内镜所见及病理检查等.结果:良性溃疡121例、恶性溃疡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肠化.结论:幽门管溃疡患者多数有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的饥饿性腹痛,呕血、呕吐和幽门梗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P<0.05).

    作者:孙延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与防治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静脉输液对各种疾病的康复和抢救危重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原发病的加重恶化甚至死亡,现就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对静脉输液反应及预防概述如下.

    作者:蒋英军;李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380例效果与安全性评估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剂量及效果.方法:孕周12~28周,自愿到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90例,收入住院治疗,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列醇口服,排胎后常规行清宫术,对引流产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用药后宫缩出现时间早,宫颈软化较快,总产程较短,胎盘及胎膜剥离完整,宫颈裂伤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宗琮;李小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胰腺囊性肿瘤70例的诊治报告

    目的:对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分析、诊治.方法:收集我院2005-01~2009-10间送检病理的7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5例采用手术治疗, 5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50例(71.43%),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5例(28.57%).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方法而言,治愈例数和有效率大幅度提高.结论:手术治疗是胰腺囊性肿瘤根本治疗手段,原则上,一经发现,就应手术切除.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袁汝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6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探讨6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35例.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例,肺功能轻度受损8例,高血压15例,冠状动脉硬化10例.结果:全部患者平均住院19.3 d.术后7例(18.6%)出现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4例和中枢神经系统3例并发症多,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1 d.结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多同时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手术治疗存在危险性;但只要术前准备充分,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内科合并症,尽量采用创伤小、快速的麻醉及手术方法,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就能够取得满意疗效.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低体温原因及护理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护理预防.

    作者:伏晓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钙拮抗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钙拮抗剂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与单盲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高血压患者221例,其中应用钙拮抗剂71例,占用药人数的32%;其中大部分合用1~5种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仅3%的患者单用或合用钙拮抗剂.结论:对于高血压尤其是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宜单用钙拮抗剂,应遵循小剂量降压药联合使用的原则,作为初始和维持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和基本策略.

    作者:冯秀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玻璃酸钠在严重眼球破裂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在严重眼球破裂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5~2008年间我院收治8例8眼严重眼球破裂伤,一期修复缝合并填充玻璃酸钠,随后择期行二期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诊3~24个月(平均11.1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8例8眼观察期内视网膜在位7眼,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二期术后视力均较一期提高.结论:应用玻璃酸钠提高了严重眼球破裂伤一期修复质量,进而使伤眼在二期玻璃体手术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辛志坤;霍冬梅;要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护理

    老年人因步入暮年,天癸已竭,脏腑机能低下,呈现阴阳平衡失调,阴气不足,阳气衰微,极易引起脾胃病证而引起便秘.西医治疗便秘大多采用对症治疗,长期应用效果不理想.中医药治便秘方法较多, 结合辨证调护方法不仅解除便秘,而且使紊乱的肠胃功能得到了调整,改善了患者体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且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作者:刘文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伤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45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和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对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5例45眼外伤性近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瞳检影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均存在近视,表现为轻、中度近视.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检查发现所有外伤眼的近视度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用合适的凹透镜均可使外伤眼矫正视力达到1.0.经应用散瞳剂联合樟柳碱治疗有40例外伤眼3周内,5例外伤眼5周,视力恢复至≥1.0.结论:由于挫伤程度和损伤性质不同,外伤性近视的损伤机制各异,主要包括睫状肌痉挛、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睫状体水肿、眶内组织压迫等.外伤性近视的预后良好,散瞳剂联合复方樟柳碱应用可缩短病程,对视力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卫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1~2009-06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行剖腹手术,其中行胃次全切除20例、局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6例.术后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21例(70%),胃平滑肉瘤9例(30%).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7~10 d出院,随访至今均健在,无复发.结论:B超检查检出胃内占位病变的诊断率较高,并且应用方便、简易、经济.因此,可作为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结合术中情况及可确诊的病理检查进行肿瘤的综合分析,是提高本病临床确诊率的关键.

    作者:凌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