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病毒A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上市后安全性观察

沈灵智;符剑;潘雪娇;梁辉;谢淑云;陈直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属, 疫苗, 肠道病毒71型,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A71型(EV-A71)灭活疫苗(EV-A71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上市后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EV-A71疫苗的6~59月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20191名.在每剂EV-A71疫苗接种后第4或5天对儿童监护人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儿童接种后3d内局部、全身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描述不同特征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接种疫苗32230剂次,第1和2剂分别为20191和12039剂次,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5%(413剂次)和1.611%(194剂次).第1和2剂全身不良反应剂次均较多,分别为371和175剂次,发生率分别为1.837%和1.454%;局部不良反应剂次均较低,分别为14和2剂次,发生率分别为0.069%和0.017%.接种后发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轻微,出现3级不良反应病例仅2例;全身不良反应中,3级及以上发热病例为39例,占总发热例数的8.2%.局部不良反应中,仅有3例接种部位皮疹和2例瘙痒病例需自购药或门诊治疗,其余无需治疗;全身不良反应中,除5例发热病例外,其余症状均未住院治疗.结论 儿童接种EV-A71疫苗后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为全身不良反应,且预后良好.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打印店内PM2.5和PM1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打印店内PM2.5和PM1的释放情况和特征,探讨打印机工作过程中颗粒物释放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月5日在北京某打印店进行连续12 h PM2.5和PM1的动态浓度监测,并采集PM2.5进行形态和元素构成分析;同时在密闭工作场所展开实验,分别探究不同打印机品牌、页面覆盖率及静息时间下打印机释放PM1的数量浓度峰值的差异.结果 动态浓度监测显示,打印店工作时PM1的数量浓度和PM2.5的质量浓度峰值为7.510×104个/cm3和96.85μg/m3;形态和成分分析显示,打印店室内PM2.5有球状(88.6%)、杆状(3.4%)和不规则状(8.0%),其粒径主要集中于100 nm以下,并存在典型的团聚现象,分形维数D为2.591,PM2.5的主要构成元素为C、O、Si、Ca.3台不同品牌打印机打印工作中PM1释放峰值分别为3.60×104、3.43×104和0.31×104个/cm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5).当页面覆盖率依次为0%、2.5%、5%、10%、20%和50%时,A打印机工作中的PM1释放峰值依次为6.74×104、4.62×104、3.82×104、2.82×104、1.00×104和1.08×104个/cm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7.01,P>0.05).打印工作中PM1的释放峰值的自然对数值与打印前的静息时间及打印机部件加热锟的温度变化值均有关(r值分别为0.83和0.89,P值均<0.05).结论 打印店室内空气中PM2.5和PM1含量较高,形态和元素构成较为多样;加热锟的温度变化是导致PM1数量浓度峰值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高琰钧;魏玉虾;陈俏;高萌;罗冬梅;陈瑶;王云;赵茜;余灿清;何丽华;徐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08—2015年天津市HIV-1新近感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对2008—2015年天津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报告病例进行新近感染判定,分析HIV-1新近感染相关因素.2008—2015年天津市男男同性性传播占全部HIV-1新近感染者比例由37.7%上升至83.7%.≤30岁(OR=1.53,95%CI:1.30~1.79)、汉族(OR=1.40,95%CI:1.02~1.91)、高中(OR=1.28,95%CI:1.05~1.56)和大学(OR=1.23,95%CI:1.00~1.50)学历、学生(OR=1.79,95%CI:1.28~2.51)感染者中为新近感染的可能性较高;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OR=2.58,95%CI:2.026~3.29)、性病门诊(OR=2.02,95%CI:1.51~2.71)、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专题调查(OR=2.88,95%CI:2.33~3.58)和无偿献血者筛查(OR=2.64,95%CI:1.84~3.79)发现的感染者为新近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宁铁林;郭燕;郑敏娜;柏建芸;赵璇;周宁;龚卉;程绍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吸烟对江苏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归因疾病负担分析

    目的 分析吸烟对江苏省30岁及以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采用全球疾病负担(GBD)比较风险评估研究方法,利用2013年江苏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死因监测数据,计算吸烟导致江苏省30岁及以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早死寿命损失年(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早死指数和寿命损失等指标.结果2013年江苏省监测地区30岁及以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162158例,其中归因于吸烟的死亡25102例(人群归因分值:15.48%,归因死亡率:55.13/10万),YLL为532494人年,潜在工作损失年为78024人年,早死指数为9.15年,人均期望寿命下降0.58岁.吸烟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归因分值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97%和3.18%,归因死亡率分别为100.13/10万和11.27/10万.缺血性心脏病和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吸烟的疾病负担为严重,标化YLL率分别达3.65‰和3.20‰.结论吸烟对江苏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

    作者:范周全;罗鹏飞;苏健;陈一佳;俞浩;周金意;武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关联,比较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传统指标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效力,建立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预测模型.方法 于2008年招募27009名东风汽车公司退休职工进行基线调查,2013年进行了第1次随访,排除<60岁,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和恶性肿瘤者,后将资料完整的6478名随访对象纳入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腰高比],以及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形态指数(ABSI)和身体圆润指数(BRI)]与高血压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 共检出新发高血压患者1787例,发病率为27.59%.调整了混杂因素之后,BMI、腰围、腰高比、VAI和BRI水平升高会增加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P值均<0.05);与其低三分位数相比,高分位数人体测量学指标对应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95%CI)值在男性中分别为:VAI:1.45(1.22~1.73),BRI:1.86(1.55~2.23);在女性中分别为:VAI:1.55(1.22~1.96),BRI:1.60(1.27~2.01);ABSI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在男性[OR(95%CI):1.07(0.90~1.28)]和女性[OR(95%CI):1.03(0.82~1.29)]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血压风险预测基础模型包括年龄、饮酒(仅男性)、教育水平(仅男性)、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水平.与基础模型相比,分别纳入BMI[男性:ROC曲线下面积(AUC)=0.697]和BRI(男性:AUC=0.696)的扩展模型预测效力略有提高(P<0.05);纳入BMI后的模型对男性(AUC=0.697)和女性(AUC=0.685)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效力好.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BMI、腰围、腰高比、VAI和BRI水平增加会提高高血压发病风险,纳入BMI模型预测高血压发病风险效力好.

    作者:杨静;王飞;韩煦;袁晶;姚平;梁渊;魏晟;张晓敏;郭欢;杨汉东;何美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杭州市某高校毕业班男生口交性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毕业班男生发生口交性行为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以杭州市某高校的毕业班男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发生过性行为且告知性行为类型,终纳入490名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口交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490名研究对象中,年龄为20~22、23、24~27岁分别占38.8%(190名)、37.8%(185名)、23.3%(114名),发生口交性行为者99名(20.2%),每次均使用口交安全套者14名(14.1%).调整意外怀孕、发生性行为阶段、感染性病可能性、性取向后,家庭关系一般/不和谐、性伴数量≥2个、具有非固定性伴、性伴来源于外校、性伴来源于社会、过去1年有性行为与发生口交性行为呈正相关,OR(95%CI)值分别为2.77(1.40~5.50)、2.29(1.27~4.15)、2.68(1.23~5.88)、2.45(1.34~4.48)、2.47(1.15~5.33)、2.04(1.05~3.96);阴道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与发生口交性行为呈负相关,OR(95%CI)值为0.20(0.09~0.42).结论 发生口交性行为与家庭关系一般/不和谐、性伴数≥2个、具有非固定性伴、性伴来源于外校、性伴来源于社会、过去1年有性行为、每次使用阴道安全套有关.

    作者:陈卫永;潘晓红;郭志宏;周欣;王憓;马瞧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生物学性状变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及过氧化氢诱导的早衰过程中线粒体生物学性状的变化.方法 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至22群体倍增水平(PDL),用400μmol/L H2O2染毒工作液避光染毒1次,每次2 h,染毒于每天同一时间内进行,连续染毒4 d后,为细胞早衰起始组(PSi);连续染毒4 d后,停止染毒并继续正常培养7 d后为细胞早衰持续组(PSp);同时基于细胞传代情况,将细胞分为年轻细胞组(22 PDL)、中年细胞组(35 PDL)、复制性衰老细胞组(49 PDL)、PSi和PSp 5个细胞衰老组.分别测定不同衰老组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及相对含量、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转录因子(TFAM)、DNA甲基转移酶1(mtDNMT1)mRNA表达水平,DNA拷贝数,TFAM蛋白表达水平和总甲基转移酶(mtDNMTs)活性.结果 49 PDL组细胞的mtDNA拷贝数、8-OHdG含量、mtDNMT1的mRNA表达水平及mtDNMTs活性均高于22 PDL组(P值均<0.05);PSi的8-OHdG含量高于22 PDL组(P<0.05);PSp组细胞的ATP含量、mtDNA拷贝数、TFA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tDNMTs活性均高于22 PDL组(P值均<0.05).结论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复制性衰老与早衰细胞的mtDNA拷贝数和mtDNMTs活性均升高,氧化应激可能参与调控早衰的发生进程.

    作者:高剑基;赖彩云;张文娟;杨杏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1999—2015年天津市白血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1999—2015年天津市居民白血病死亡病例共6186例,男性占58.28%(3605),城市地区病例占52.31%(3236);天津市白血病死亡粗率为3.47/10万~4.28/10万,呈上升趋势[t=7.09,P<0.001,年度变化百分比(APC)=1.30%];标化率为3.15/10万~3.01/10万,呈下降趋势(t=-2.95,P=0.006,APC=-0.65%).儿童、老年人、男性和农村居民为白血病死亡的重点关注人群.

    作者:王德征;张爽;张辉;徐忠良;王冲;张颖;宋桂德;沈成凤;庞硕;江国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对策与展望

    经济发展和食品工业的演变不仅满足了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也引起了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膳食习惯差异,我国人群同时面临着营养过剩、肥胖而某些营养素可能缺乏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食品工业不仅影响人群对能量、盐、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模式,也在改变食物中的营养结构和有害物质的暴露风险.致病微生物、农药、重金属等造成的食品污染问题也值得关注.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引导公众的膳食行为提供了基本原则,但人们在选择健康膳食时可能受认知程度、传统习惯、媒体宣传等影响因素的制约.如何为我国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讨论了健康膳食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宣传倡导健康的膳食习惯,如何保存和加工食物以维持营养,如何控制食品安全危害,以及其他可以促进人群健康的方法.

    作者:杨辉;余四旺;陈芳;李宁;杨中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妇产科医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子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妇科恶性肿瘤,妇产科医生掌握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细胞变异、新生组织的发病机制,可以极大地提升宫颈癌筛查效力.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裸眼检查可见宫颈组织增生,同时伴有出血,符合异常细胞和异常血管增生的条件,此时高度可疑宫颈癌,有条件时,立即取宫颈异常部位的组织送病理,没有条件立即转诊阴道镜下取活检;如裸眼检查未发现宫颈异常,进行宫颈癌常规筛查,取宫颈脱落细胞单独行细胞学筛查,或者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进行联合筛查,无论采用何种筛查手段,筛查结果预测罹患宫颈癌前病变或者以上病变的风险大于5%,需要转诊阴道镜,阴道镜下在异常血管增生的区域,应用5%醋酸作用后观察是否有醋白上皮出现,出现后符合异常细胞和异常血管增生,高度可疑宫颈癌前病变,取宫颈异常部位的组织送病理;在血管丰富的区域未见醋白上皮出现,并不能排除宫颈病变,可以借助宫颈脱落细胞诊断结果,细胞学诊断提示异常则在红色区域连续取活检,包括颈管内的红色区域实施宫颈管搔刮术.妇产科医生遵循上述宫颈癌筛查三步流程,简易、准确并快速发现子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完成宫颈癌筛查的目标.

    作者:赵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肠道病毒A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A71型(EV-A71)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浙江省89个县(市、区)预防接种门诊中,所有接种EV-A71灭活疫苗的6~59月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接种现场30 min内观察,3 d内和4~30 d随访,收集接种者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共接种EV-A71疫苗71663剂次,其中男和女童分别接种37331和34332剂次;6~11、12~23和24~59月龄组分别接种13707、32639和25317剂次.在接种后30 min、3 d内和4~30 d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3%(239剂次)、1.58%(1133剂次)和0.34%(244剂次).3 d内发生不良反应共1372剂次,发生率为1.91%,其中1级为539剂次,2级为677剂次,3级为156剂次,未发生4级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中以红、硬结和瘙痒较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0.05%(39剂次),0.02%(16剂次)和0.02%(12剂次),全身不良反应中以发热为常见,发生率为1.19%(856剂次),其次为腹泻和食欲下降,发生率分别0.15%(104剂次)和0.13%(90剂次).结论 EV-A71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大多数较轻微,且多数为常见的一般反应,尚未发现罕见不良反应.

    作者:罗燕;符剑;潘雪娇;沈灵智;梁贞贞;陈颖萍;胡晓松;吕华坤;陈直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学生健康素养和手机使用依赖与发生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

    目的 探讨中学生健康素养和手机使用依赖与发生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乌兰察布、重庆和阳江等6个城市抽取中学生22628名,分别采用《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健康素养状况、手机使用状况和心理病理症状.根据问卷得分百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水平(P75)3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机使用依赖和健康素养与发生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 调查对象的年龄为(15.4±1.8)岁,其中男生10990名(48.6%).调查对象健康素养得分为(104.1±18.7)分,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5.4%(5752/22628)和29.1%(6581/22628).与高健康素养水平相比,中等和低健康素养水平与心理病理症状有关联,OR(95%CI)值分别为2.30(2.10~2.52)和5.40(4.89~5.97).与无手机使用依赖相比,手机使用依赖与发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关联,OR(95%CI)为3.60(3.37~3.85).有手机使用依赖且低健康素养水平的中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高,为68.0%(1345/1977),OR(95%CI)值为19.59(17.07~22.48).结论 中学生健康素养和手机使用依赖与发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关联.

    作者:杨蓉;李丹琳;万宇辉;许韶君;马双双;王伟;曾寒君;徐洪吕;徐慧琼;陶芳标;张诗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5年山东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和早死概率分析

    利用2015年山东省居民死因网络报告登记资料,通过漏报率进行死亡率调整,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2015年全省因四类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728287例(占全死因的85.83%),以心脑血管疾病(50.90%)、恶性肿瘤(25.69%)为主.早死概率为17.84%;男性早死概率(23.12%)高于女性(12.25%);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高,农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高;从东向西呈增高趋势,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高的达21.50%,沿海地区的东营市和威海市低,分别为14.84%和14.94%.

    作者:张吉玉;楚洁;鹿子龙;郭晓雷;徐爱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应用概述

    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常用的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Poisson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内容包括多变量回归模型的应用条件、分析步骤、自变量筛选策略、模型扩展讨论和应用注意事项.以期读者对多变量回归分析有所了解,在科研工作中能正确使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和统计分析水平.

    作者:于石成;亓晓;胡跃华;郑文静;王琦琦;么鸿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2011—2015年四川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及流行趋势分析

    对2011—2015年四川省9个市(州)艾滋病监测哨点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开展新发感染检测,估算该人群HIV-1的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2011—2015年四川省MSM HIV-1新发感染率为5.16%(95%CI:4.65%~5.66%).根据《中国艾滋病流行水平分类标准(试行)》将9个市(州)分为一类(即报告现存活HIV/AIDS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0.1%及以上,报告现存活HIV/AIDS数达到500例及以上)和二类(即报告现存活HIV/AIDS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0.03%~0.100%,报告现存活HIV/AIDS数达到100~500例),二类地区新发感染率为4.24%(95%CI:3.72%~4.76%).四川省2011—2015年MSM 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并存在疫情向二类地区蔓延的可能.

    作者:杨洪;叶黎;苏玲;刘杨;肖琳;胡莹;魏东兵;袁丹;周更生;刘红露;余佳;梁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肠道病毒A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上市后安全性观察

    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A71型(EV-A71)灭活疫苗(EV-A71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上市后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EV-A71疫苗的6~59月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20191名.在每剂EV-A71疫苗接种后第4或5天对儿童监护人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儿童接种后3d内局部、全身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描述不同特征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接种疫苗32230剂次,第1和2剂分别为20191和12039剂次,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5%(413剂次)和1.611%(194剂次).第1和2剂全身不良反应剂次均较多,分别为371和175剂次,发生率分别为1.837%和1.454%;局部不良反应剂次均较低,分别为14和2剂次,发生率分别为0.069%和0.017%.接种后发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轻微,出现3级不良反应病例仅2例;全身不良反应中,3级及以上发热病例为39例,占总发热例数的8.2%.局部不良反应中,仅有3例接种部位皮疹和2例瘙痒病例需自购药或门诊治疗,其余无需治疗;全身不良反应中,除5例发热病例外,其余症状均未住院治疗.结论 儿童接种EV-A71疫苗后3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为全身不良反应,且预后良好.

    作者:沈灵智;符剑;潘雪娇;梁辉;谢淑云;陈直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江苏省常州市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各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常州市各VCT门诊招募既往有过男男性行为史、年龄为16~25岁、HIV阳性感染者的确证时间≤3个月的在校学生MSM,共纳入236例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硒和HIV抗体.采用分类回归树模型筛选学生MSM感染艾滋病的相关因素,采用交叉验证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评价.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20.76±1.97)岁,首次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年龄为(19.14±1.85)岁,血浆硒含量为(82.59±11.99)ng/ml;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者占74.58%(176例),近1年诊断性病者占8.90%(21例),近1年接受健康服务者占80.93%(191例),HIV抗体阳性率为25.0%(59例).分类树回归模型筛选出4个相关因素,分别为近1年诊断性病、近1年接受健康服务、血浆硒水平和文化程度,其中近1年是否诊断性病为主要的相关因素.分类回归树重替代估计量与交叉验证估计量分别为0.186和0.195,标准误差分别为0.025和0.026;利用预测值绘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6(P<0.001).结论 江苏省常州市VCT学生MSM HIV抗体阳性率为25.0%,近1年诊断性病、近1年接受健康服务、血浆硒水平和文化程度是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孙丽;周建波;王金塔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西部两省少数民族贫困农村婴幼儿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关联研究

    本研究于2014年10~11月,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农村地区1065名24月龄及以下婴幼儿的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联.该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52.68%(561/1065);调整母亲及婴幼儿社会人口学特征后,与2~5月龄、汉族和母亲不贫血的婴幼儿相比,6~12、13~18、19~24月龄、少数民族和母亲贫血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的OR(95%CI)值分别为11.65(7.09~19.14)、9.91(5.99~16.38)、5.87(3.39~10.16)、1.55(1.10~2.18)和1.52(1.14~2.04);与儿童体检次数不达标、非住院分娩且预防接种次数不达标的婴幼儿相比,体检次数达标、住院分娩且预防接种达标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的OR(95%CI)值分别为0.60(0.38~0.94)、0.71(0.52~0.98).婴幼儿贫血与妇幼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有关联.

    作者:孙畅;孟莎;叶睿雪;吴玉菊;王庆志;曹敏;周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肠道病毒A71型灭活疫苗(Vero细胞)上市后多中心安全性研究

    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A71型(EV-A71)灭活疫苗(Vero细胞)(EV-A71疫苗)上市后常规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浙江全省11个地市,北京丰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钦南区、平果县,江苏东台市作为研究现场,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自愿自费接种EV-A71疫苗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北京丰台区和江苏东台市以全部接种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余地区均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共45239名.在接种每剂EV-A71疫苗后30 min、30 min至3 d和4~30 d,通过现场观察、电话和面访的方式主动监测并收集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描述不同种类、症状和级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5239名儿童共接种EV-A71疫苗71243剂次,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9%(769剂次);不同年龄组间,5~11月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1.182%(177/14973),≥36月龄组低,为0.849%(18/2119);征集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为1.047%(746剂次);1和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0.404%(288剂次)和0.554%(395剂次),未见4级不良反应发生.第1和2剂分别接种40736和30507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522剂次)和0.810%(247剂次);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91%(37剂次)和0.043%(13剂次),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8%(476剂次)和0.760%(232剂次);不良反应症状基本相同,局部反应均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发红,分别发生24和11剂次,全身反应均主要表现为发热,分别发生362和190剂次;不良反应均主要发生在接种后30 min至3 d内,发生率分别为1.016%(414剂次)和0.698%(213剂次).结论 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中度,EV-A71疫苗安全性良好.

    作者:曾吉;唐田;王一军;吕华坤;黄建华;李秀群;贾宁宁;曾刚;陈直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甚至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专家共识从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及效果评估三方面,对指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调查方法、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结核潜伏感染者诊断治疗与管理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上海市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下丘脑Polycomb蛋白关键基因甲基化在孕期双酚A暴露致子代雌鼠青春期发育提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下丘脑Polycomb蛋白组(PcG)关键基因Eed和Ezh甲基化在孕期双酚A(BPA)暴露致子代雌鼠青春期发育提前的中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受孕CD-1小鼠平均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剂量暴露组(BPA染毒剂量分别为8、40、200 mg/kg),于受孕1~18 d每天进行BPA灌胃染毒.子代雌鼠出生后21~33 d观察阴道开口情况;出生后34 d处死,收集下丘脑组织,检测下丘脑Eed和Ezh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采用阴道开口提前率、阴道开口时间、第一次动情时间和阴道开口提前天数评价仔鼠青春期发育提前情况.以阴道开口提前天数为因变量,BPA暴露为自变量,通过路径模型分析Eed和Ezh基因甲基化在BPA暴露致子代雌鼠青春期提前中的作用.结果 孕期低、中、高剂量BPA暴露组子代雌鼠出生28 d的阴道开口率[分别为40.00%(29/72)、47.62%(25/53)、37.84%(20/53)]均高于对照组[14.06%(9/64)];孕期低、中、高剂量BPA暴露组子代雌鼠阴道开口时间P50(P25,P75)分别为28(26,30)、28(26,29)和28(26,30)d,第一次动情时间分别为31(27,32)、30(27,31)和31(28,33)d,均早于对照组的阴道开口时间[30(28,31)d]和第一次动情时间[32(30,33)d](P值均<0.05);孕期低、中、高剂量BPA暴露组子代雌鼠Eed1(1.61%~1.82%)、Eed2(1.36%~1.43%)和Ezh2(2.87%~3.05%)甲基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7%、1.26%、2.56%)(P值均<0.05).路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PA暴露对子代雌鼠青春期发育提前无直接作用,经Eed2和Ezh2甲基化的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045和0.142.结论 孕期母体BPA暴露会通过下丘脑PcG蛋白关键基因Eed和Ezh甲基化导致子代雌鼠青春期发育提前.

    作者:苏普玉;徐耿;韩阿珠;许诺;张国宝;陶芳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