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例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何蓓蕾;王效惠;刘莉

关键词:肝包虫病,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0例手术病人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40例病人度过围手术期,均康复出院.结论: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术前准备,精心地围手术期护理,细致的出院指导,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药物中毒致昏迷的抢救护理

    目的:探论急诊科急性药物中毒导致昏迷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急性药物中毒昏迷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对急性药物中毒昏迷患者,综合利用洗胃、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抢救措施,使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谷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减压分析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治疗肾囊肿又多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08~2010-01,我院对25例肾囊肿病人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疗效满意.

    作者:黄国英;王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52例心悸患儿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心悸、胸闷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2例心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儿常规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23例(44.2%),未检出心律失常29例(55.8%).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45例(86.5%),未检出心律失常7例(1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心悸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认真地检查,细致地鉴别诊断,以免发生漏诊、误诊.

    作者:王志宏;严颖煦;寻丽芹;殷明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分析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治疗上加用比索洛尔,初次给1.25 mg/d,无不良反应后,每2周递增1倍,逐渐加量至10 mg/d,1次/d,连服6~8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上加用比索洛尔,安全有效,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杜瑶鑫;刘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臀部氧疗与蒙脱石散治疗婴儿尿布皮炎

    由于腹泻、大小便污染、护理不当及尿布闷热、潮湿等原因,常使婴儿易患尿布皮炎,给家长带来烦恼,给临床护理增加负担.我科在加强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臀部氧疗加蒙脱石散外搽治疗尿布皮炎,发现它具有独特的疗效.

    作者:焦凤兰;金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放置支架行输卵管宫角植入吻合术治疗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症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行放置支架输卵管宫角植入吻合术对于恢复输卵管通畅率,提高受孕率的临床意义.方法:35例输卵管近端实性梗阻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吻合术,术中放置支架,术后保留支架15 d后取出.结果:术后6~12个月行子宫输卵管X线下造影拍片,均显示输卵管通畅,无1例发生输卵管再度粘接闭锁.术后1年随访,35例中1例输卵管妊娠,17例未孕,17例正常受孕.结论:腹腔镜下行放置支架输卵管宫角植入吻合术,对于输卵管近端严重梗阻患者术后明显改善输卵管通畅率,恢复输卵管功能提高术后受孕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

    作者:柯贤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附65例分析)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10~2009-10慢性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加服厄贝沙坦75~150 mg/次,1次/d;观察组厄贝沙坦75~150 mg/次,1次/d,待病情稳定后再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1.25 mg,1次/d,根据患者可以耐受程度8周内逐渐增加剂量,每周增加1.25 mg,增加到大剂量为10 mg,1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阳远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与常用中药注射液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参麦注射液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为了解参麦注射液与常用中药注射液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刘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患者术前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手术作为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可引起病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致使病人产生焦虑,如此类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干扰手术、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影响病人的身心康复和治疗效果.因此,为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促进康复,术前心理护理较重要.本文将结合临床分析影响术前焦虑的因素,探讨术前心理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作者:林玉静;闫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并发症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6-08~2009-10,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40例,男110例,女130例.年龄16~80岁,平均42.3岁.结石直径5~14 mm,其中上段结石25例,中段结石80例,下段结石135例.手术后均留置D-J管.结果:输尿管下段结石均1次成功取出100%(135/135),中段结石成功率95%(76/80),上段结石成功率80%(20/25).总体成功率96.7%(231/240).其中3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后,正常分娩.无泌尿系感染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张福庆;马嵘;李文华;杨光;丁峰;张川;赵志利;曹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肠镜诊断大肠癌31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判断结肠癌部位、病理分型、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2005-05~2009-06医院肠镜检查者.结果:3 444例次共检出肠癌316例,男182例、女134例,其中直、乙结肠癌216例(68%),大 87岁,小27岁,结肠中分化腺癌298例 (94%),低分化腺癌4例、高分化腺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腺癌2例、淋巴细胞癌2例.结论:结肠癌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男多于女,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病理分型以中分化腺癌为主.

    作者:才洪良;刘宇红;朱红;邱玉艳;彭书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68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脑梗死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病程长、发病迅速、致残率很高.传统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心理护理,致使许多病人丧失治疗信心,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使病人在思想上产生了消极对抗,失去生活的信心,对人体各系统产生了影响.不良情绪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及儿茶酚氨分泌增加,易导致再发病;良好情绪,神经抑郁解除,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胡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5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资料,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40例,手术治疗12例.47例治愈,死亡5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治疗措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庄剑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35例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常见输血反应.方法:对我院2004-01~2008-12的30 110人次接受对成份输血率和输血反应率的关系进行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0 110人次输血中,输血反应99次,输血反应率为0.32%,输注白细胞反应率(2.41%)高,全血(1.40%)次之,血浆、血小板(0.54%)偏低,洗涤红细胞(0.00%)低.结论:为了避免由输血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输血中应严格遵守管理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掌握输血原则和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40例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0例手术病人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40例病人度过围手术期,均康复出院.结论: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术前准备,精心地围手术期护理,细致的出院指导,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蓓蕾;王效惠;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施乐扣固定装置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施乐扣PICC固定装置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无须缝合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应用施乐扣固定装置的治疗组与常规缝合固定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应用施乐扣固定装置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施乐扣固定装置取代既往的缝合固定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方便.

    作者:安世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成角畸形管型石膏楔形矫正体会

    胫排骨骨折在四肢骨折中发生率很高,其治疗方法较多,无一固定模式,若治疗不当,可致骨折畸形、骨不连,影响行走,功能活动受限.自1990~2002年,我科对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成角畸形采用管型石膏楔形矫正治疗,成角畸形矫正,骨折均骨性愈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显著降低.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安全有效.

    作者:马学森;戚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蔗糖铁静脉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附24例报告)

    目的:观察蔗糖铁(森铁能)静脉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血液学指标变化规律,定量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并为准确预测治愈时间提供判断方法.方法:选择住院15 d以上,患者血红素≤90 g/L,年龄>18周岁,符合IDA诊断标准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测定Hb、RBC、MCV、MCHC等血液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的Hb、RBC、MCV、MCHC平均值与治疗天数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其中Hb增长比例大,其次MCHC,再次MCV,后是RBC.通过回归方程还可以准确预测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论:相关与回归分析可以很好地反应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治疗的血液学指标变化规律,可以定量比较判定疗效,并对预测治愈和进一步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叶柏萱;高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10-04收治的120例 65 岁以上肺炎患者和同期住院的 86 例青壮年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肺炎患者中78.4 %合并有基础疾病,住院病死率为 11.7 %,明显高于中青年肺炎组(P<0.01);老年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以非呼吸道症状突出.结论:老年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应予以重视.

    作者:黎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