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辉;于淼舒;张锐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称结脑)是危险的肺外结核病之一.由于不典型病例增多,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十分重要.国内外一些资料已报道脑脊液中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有助于结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1999年以来,以PPD为抗原,采用ELISA法对28例结脑患者的血清、脑脊液中结核抗体联合测定,并同时测定肺结核11例,其他疾病(非结核病)12例血清、脑脊液中的结核抗体并作对比.
作者:秦桂玲;赵延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遥测心电监护是在较大范围内对多位受检者同时连续监测的装置,监护时间在24h以上.回顾性分析,旨在对该装置的临床应用加以初步探讨和评估.
作者:刘泽银;龙拥军;姚启坤;黄平;张开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2000年2月-2004年5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16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自1988年3月-2002年10月受治的3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C臂X光机监视下行手法复位,闭合双头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术.采取心理指导和临床护理结合,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过程,由于医患双方配合,达到很好疗效.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Crassulaceae Rhodiola L)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全世界有90种,分布于喜玛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我国、朝鲜、日本至北美洲.我国共计有73种、2亚种、7变种,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颁标准中的藏药标准WS3-BC-004中记载的红景天为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data),而可供药用红景天还有:狭叶红景天(Rkirilowii)、小丛红景天(Rdumulosa)等.该属植物的主要功效为活血止血、清肺止咳[2,3].临床上除可治疗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外,还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日益深入,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此属植物,作者将文献报道红景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张晓丹;余自云;张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于孕10周至14周大月份早孕的孕妇,以往只能用宫颈插管的方法来扩张宫颈,使宫颈松驰.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后,解决了宫颈松驰扩张,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及避免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但影响了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相对多,手术操作难度并未下降.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先服用药物流产,使手术操作变得容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万晓红;姚岳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脾破裂伤不同时间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将42例急性脾破裂声像图按不同检查时间分A、B二组:A组为伤后30m次~2h检查,B组为伤后2h~3h检查,并对A、B二组急性脾破裂声像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的声像图分类构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的高回声为主明显高于B组,而B组的无回声为主型明显高于A组(X2=26.46,P<0.001).结论:急性脾破裂伤因检查时间不同声像图会有很大不同;早期以高回声为主型为多,然后向无回声为主型转变.
作者:邹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进行:切开子宫肌层直到肌瘤的假包膜,剔除肌瘤,缝合子宫切口,后取出肌瘤.结果:32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80±36)min,出血量(90±32)ml.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但术者必须具备腹腔镜下娴熟的缝合技术.
作者:赵宏辉;柴玉雪;韩秋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士除了必须具备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护士与患者接触多,他(她)们的行为、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致病因子激活细胞和体液因素,导致体内过度或失控性炎症反应,故认为ARDS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对于ARDS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以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金红永;秦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整体护理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护士只有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弄清楚他们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有必要与病人换位思考.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回访是运用心理护理的第一步.病人的良好心理是手术的需要,病人的积极反应与配合又可以增加护士的工作热情与信心,双方共同配合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医院制定规范礼貌用语,有利于手术接送病人以及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回访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避免了资历较浅、经验不足的护士访视时,因紧张而词不达意或遗忘要表达的内容等现象的发生.
作者:李淑杰;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对150例胃镜检查时心电图(ECG)改变进行分析,分别进行术前、术中、术后ECG检查.现将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术前心电图情况及年龄的影响报告如下,并对心率、心律改变出现在胃傍晚抵达消化道的部位及其发生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于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以往多采用血管加压素治疗,不良反应多.自2001年-2003年应用施他宁(14-肽生长素)治疗70例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灵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霉菌性鼻窦炎为鼻科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误诊率较高.霉菌性鼻窦炎中以上颌窦发病率高,我科1999~2004年共诊治霉性上颌窦炎22例,现报告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CT影像改变、治疗方法等.
作者:陈芳明;卢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努力宣传化疗方面的知识,使癌症患者了解化疗的重要性,现将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福琴;于洪梅;高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2004年9月7日因车祸后双眼视力下降23d就诊.头部CT检查:下颌骨骨折,颅腔CT未见异常,观察室观察一天后行下颌骨复位术.20d后父母发现其行动迟缓,视物不清,立即就诊.视力:右眼0.5、左眼:0.02(双眼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外观端好,眼位正,各方向运动自如,眼球无空出及凹陷,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面未见异常,眼底:右眼视乳头颜色淡,边界欠清,视网膜静脉轻度迂曲,后极部网膜呈灰白色水肿,伴有散在出血,乳头周围网膜可见片状棉絮状渗出,黄斑暗红色,中心凹光反射弥散;左眼视乳头颞侧色淡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迂曲,后极部网膜水肿较重,于视乳头与黄斑区可见约1/4PD片状出血,周围亦见散在出血,视乳头周围可见棉絮状渗出,黄斑区水肿暗红色,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诊断:双眼远大性视网膜病变.给予葛根素、激素、维生素等药物改善微循环营养网膜神经对症治疗.住院20d后患儿自觉双眼视力改善,视力,右眼1.0、左眼0.06(左眼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前节无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色淡,边界不清,静脉迂曲缓解,网膜颜色改善,水肿减轻,片状出血和棉絮状渗出明显吸收.黄斑区水肿减轻,色素较紊乱,见黄色硬性渗出,右眼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左眼黄斑中心凹光反射(-).
作者:栾相佳;王玉国;周丽霞;隋源;刘向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某女,孕31+2周,出生体重1500g出生后1h转新生儿科护理,检查见明显缺养指征,有明确大量吸氧史.出生后6个月发现患儿双眼对眼前事物无反应,遂去医院就诊.经北京某医院确诊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未予治疗.八岁时为防止视网膜脱离于北京某医院行双眼视网膜光凝术.2004年3月10日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我院.查患者发育良好,眼球较正常小,小角膜,双眼球水平振颤,视力右眼0.06左眼0.04矫正后不提高,散瞳后查眼底双眼视盘色淡界欠清,网膜污秽,网膜周边散在大量萎缩斑,右眼眼底被大面积机化膜覆盖,视盘及黄斑均受累.黄斑色素紊乱,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左眼黄斑区可见一灰白色机化膜,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诊断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双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因未见新生血管及视网膜脱离,无需再次手术及激光治疗,随诊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刘向芹;周丽霞;陶源;隋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髓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45例.结果: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45例均达临床愈合,按董纪元疗效评价标准,优27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达87%.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杨朝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血透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1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强心、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为43.1%,应用6周有效率为66.7%.结论: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周玉珠;付松柏;陈丽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定量动态比浊法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检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定量3.30±1.73pg/ml,定性全部为阴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内毒素945±2244.43pg/ml,定性阳性率为68.19%.经SPSS统计软件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内毒素平均值差异显著(t=2.608,P=0.025),相关性分析表明定量动态比浊法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在0.01水平相关.结论: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的细菌种类及是否存在内毒素血症,有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付松柏;周玉珠;关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