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1临床资料患者,女,17例,因自幼左眼视力障碍于2004年3月3日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右眼前节及眼底均正常.左眼废用性外斜10°(角膜映光法),各方向运动到位,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周边浅,瞳孔直径约3.5mm,不规则,瞳孔缘鼻侧7点位虹膜后粘连,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晶体透明,眼底镜检查:视乳头与晶体之间于玻璃体内可见胶质组织呈灰白色其上有血管走行,视盘结构视不清,其周边见环形隆起,视盘颞侧见黄色增殖膜覆盖黄斑,余部网膜色暗见多处萎缩斑.双眼眼压均为13.0mmHg.左眼B超检查:晶体内见点状强回声,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光带,一端与视盘相连,一端与睫状体相连.其与强光带相连的光带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连的血流信号,左眼ERG提示:各种光刺激强度记录不到明显的a波和b波振幅.临床诊断为:左眼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废用性外斜视.
作者:隋源;周丽霞;陶源;刘向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髓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45例.结果: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45例均达临床愈合,按董纪元疗效评价标准,优27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达87%.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固定可靠,操作易掌握,髋内翻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杨朝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进行:切开子宫肌层直到肌瘤的假包膜,剔除肌瘤,缝合子宫切口,后取出肌瘤.结果:32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80±36)min,出血量(90±32)ml.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但术者必须具备腹腔镜下娴熟的缝合技术.
作者:赵宏辉;柴玉雪;韩秋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危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要原因.生后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中重度窒息.为了提高现代新生儿的优生优育,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对此做了apgar评分和HIE及生后14d恢复做了围生期调查.
作者:任海涛;刘慧清;陈玉勤;张秋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3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3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研究观察,治疗组20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5例,用中药治疗,连用两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结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作者:刘承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整体护理的内涵是以人为本,护士只有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弄清楚他们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才能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有必要与病人换位思考.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回访是运用心理护理的第一步.病人的良好心理是手术的需要,病人的积极反应与配合又可以增加护士的工作热情与信心,双方共同配合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医院制定规范礼貌用语,有利于手术接送病人以及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回访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避免了资历较浅、经验不足的护士访视时,因紧张而词不达意或遗忘要表达的内容等现象的发生.
作者:李淑杰;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某女,孕31+2周,出生体重1500g出生后1h转新生儿科护理,检查见明显缺养指征,有明确大量吸氧史.出生后6个月发现患儿双眼对眼前事物无反应,遂去医院就诊.经北京某医院确诊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未予治疗.八岁时为防止视网膜脱离于北京某医院行双眼视网膜光凝术.2004年3月10日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我院.查患者发育良好,眼球较正常小,小角膜,双眼球水平振颤,视力右眼0.06左眼0.04矫正后不提高,散瞳后查眼底双眼视盘色淡界欠清,网膜污秽,网膜周边散在大量萎缩斑,右眼眼底被大面积机化膜覆盖,视盘及黄斑均受累.黄斑色素紊乱,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左眼黄斑区可见一灰白色机化膜,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诊断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双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因未见新生血管及视网膜脱离,无需再次手术及激光治疗,随诊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刘向芹;周丽霞;陶源;隋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努力宣传化疗方面的知识,使癌症患者了解化疗的重要性,现将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福琴;于洪梅;高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于孕10周至14周大月份早孕的孕妇,以往只能用宫颈插管的方法来扩张宫颈,使宫颈松驰.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后,解决了宫颈松驰扩张,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及避免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但影响了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相对多,手术操作难度并未下降.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先服用药物流产,使手术操作变得容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万晓红;姚岳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高压加热抗原修复技术在乳腺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对130例乳腺癌组织分别作抗原修复和未作抗原修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高压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中可显著提高阳性率,降低免疫组化的背景染色.结论:高压加热抗原修复法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抗原修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丽萍;徐彤;邱俊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方法:结合3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因素情况.结果:复发共19例(53.0%),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P<0.01).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儿童应密切随访,一旦发热,及早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作者:岳华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性膈疝的发病率亦有所升高,因该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缺发特异性,且易被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并有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尤为重要.自1996~2004年收治的17例创伤性膈疝报告如下:
作者:张思玲;黄贵和;陈图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7岁,2004年9月7日因车祸后双眼视力下降23d就诊.头部CT检查:下颌骨骨折,颅腔CT未见异常,观察室观察一天后行下颌骨复位术.20d后父母发现其行动迟缓,视物不清,立即就诊.视力:右眼0.5、左眼:0.02(双眼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外观端好,眼位正,各方向运动自如,眼球无空出及凹陷,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面未见异常,眼底:右眼视乳头颜色淡,边界欠清,视网膜静脉轻度迂曲,后极部网膜呈灰白色水肿,伴有散在出血,乳头周围网膜可见片状棉絮状渗出,黄斑暗红色,中心凹光反射弥散;左眼视乳头颞侧色淡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迂曲,后极部网膜水肿较重,于视乳头与黄斑区可见约1/4PD片状出血,周围亦见散在出血,视乳头周围可见棉絮状渗出,黄斑区水肿暗红色,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诊断:双眼远大性视网膜病变.给予葛根素、激素、维生素等药物改善微循环营养网膜神经对症治疗.住院20d后患儿自觉双眼视力改善,视力,右眼1.0、左眼0.06(左眼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前节无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色淡,边界不清,静脉迂曲缓解,网膜颜色改善,水肿减轻,片状出血和棉絮状渗出明显吸收.黄斑区水肿减轻,色素较紊乱,见黄色硬性渗出,右眼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左眼黄斑中心凹光反射(-).
作者:栾相佳;王玉国;周丽霞;隋源;刘向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出血型钩体病误诊为Ⅱ型肺结核的原因.方法:收集50例肺出血型钩体病误诊为Ⅱ型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出血型钩体病X线征象以两肺野外中带呈云雾状,小点状及小结节状和大片状模糊影,则以中下肺野明显,肺尖很少受累及.Ⅱ型肺结核以中上肺野内中带为主,并以双上肺野明显,肺尖常受累及.结论:肺出血型钩体病起病急,发展迅速,并有发热、全身酸痛、乏力,腓肠肌压痛明显,有疫水接触史,结合临床体征及X线征象进行分析,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戴昆;潘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血透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1例,在常规血液透析、强心、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为43.1%,应用6周有效率为66.7%.结论: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周玉珠;付松柏;陈丽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护士除了必须具备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护士与患者接触多,他(她)们的行为、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hem 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HI)病人因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出血性脑梗死多数是脑梗死病程中的自然事件,也可由抗血栓治疗引起,并常作为抗血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现将收治的8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薛伟书;薛鹏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47岁,因排尿困难、尿不畅、尿中断、滴尿15d,停止排尿2d,全腹疼痛1d,于2005.8.19日急诊入院、体查体温38.5℃,脉搏12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0-mmHg,腹部高度膨隆,未见肠型及需动波、全腹明显肌卫、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弱,阴茎发育正常,无畸型、尿道口正常,前尿道近球部可扪及2.0×1.5cm硬块,不移动、局部压痛.腹穿抽出淡黄色血性液.B超提示:双肾无异常,平卧位腹腔大量液性暗清,膀胱充盈、壁光滑、后壁见10×6.5cm实质包块、边清、形态规则、基底宽、内回声均匀、无声形,不活动、暗区清、前列腺不清.CT提示:腹腔内大量积液、膀胱明显充盈,边缘光滑、后壁欠光整、膀胱内均匀高密度影,CT值82,X线片于相似尿道球部位置见1.8×1.3cm高密度影.
作者:齐少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自1998年-2003年采用切开对口引流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6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郑培臣;王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2例患者,男,20,21岁,皮肤损伤均在躯干左、右旁侧.1例患者,女,20岁,皮肤损伤为右下肢内侧.既往史健康,化验肝功、胸部X透视、心电图正常.诊断带状疱疹.3例患者在静滴阿昔洛韦液0.9%氯化钠300ml+阿昔洛韦0.5g,滴注过程均无不良反应,滴注后12h,1例女患者出现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感.另2例男患者分别在滴注后24h,前后出现为前额、两侧颞部持续头痛,不能入睡.
作者:邵碧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